北京市順義區天竺鎮衛生院(101312)楊立平
病例1,患者,男,76歲,退休工人,因“咳嗽,咳白痰伴喘息、低熱2月余”入院,夜間不能平臥入睡,時有憋醒現象,自感胸痛,持續約1分鐘后自行緩解,與活動無關,無發熱及嘔吐,無體重下降。患者來院正位胸片示:雙側胸廓對稱,氣管居中,雙肺紋理增強,右中下肺部片狀模糊影,雙側肋膈角銳利,心隔未見明顯異常,提示肺部感染。血常規:WBC6.09x109,RBC3.76x1012,Hb120g /L尿常規(-);便常規(-);血糖:5.1mmol/L,LDH 219.7U/L 。給予靜點“青霉素960萬U、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6g”。治療3日后無效,化驗:癌胚抗原(CEA)40.9ng/ml 血清CA-125 195.11U/ml;血清CA-50 0.49U/ml,痰培養+鑒定+藥敏:草綠色鏈球菌、類白喉桿菌,結核菌涂片檢查:未見抗酸桿菌,血沉56mmol/h,轉入上級醫院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經電話隨訪,此病人確診為“小細胞型肺癌”。
病例2,患者,女,56歲,務農,因“咽痛伴咯血2月余”而入院,咯暗紅色血塊,量較多,晨起明顯,無發熱及咳嗽,無消瘦,無體重下降,無發熱及胸痛,既往有支氣管炎病史,否認吸煙史,經口服抗炎藥兩周不見好轉,查體:血壓120/70mmHg,精神可,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干濕羅音,心率75次/分,未聞器質性雜音,腹軟無壓痛,肝脾肋下未觸及腫大。血常規:WBC10.5x109,RBC4.0 x1012Hb120g/L,BPC150x109/L 尿常規(-);便常規(-);正位胸片:雙側胸廓對稱,氣管居中,右肺門可見圓形陰影,肺部陰影性質待查。診斷:肺部陰影性質待查,肺癌?因我院屬于基層醫院,故轉入上級醫院檢查,后經電話隨訪,此患者診斷為“支氣管肺癌”。
病例1以咳嗽、咳白痰伴喘息、低熱為首發癥狀,易誤診為肺炎。肺炎起病急驟,先有寒顫高熱等癥狀,后出現呼吸道癥狀,抗菌藥物治療多有效,病灶吸收迅速而完全。而癌性阻塞型肺炎的炎癥吸收較緩慢,或炎癥吸收后出現塊狀陰影,此病人病程較長、抗菌藥物治療無效,故高度懷疑肺癌的可能,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細胞學檢查可確診。
病例2以咽痛伴咯血2月余為首發性癥狀,咯血量較大,易誤診為支氣管擴張。支氣管擴張以慢性咳嗽伴大量濃痰,反復咯血,量較大。肺部可聞及固定而持久的局限性粗濕羅音,童年多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氣管肺炎遷延不愈病史,常有反復發作下呼吸道感染,確診有賴于纖維支氣管鏡及胸部CT。
肺癌的早期診斷多不容易,僅僅依靠病史很難做出相應的正確診斷,這就需要基層醫院熟悉掌握肺癌的診斷及鑒別診斷,進行逐一排查,做到不漏診、不誤診。
在臨床上,尤其對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或者征象時,因定期進行排除癌腫的有關檢查。
對40歲以上長期重度吸煙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作為可疑肺癌對象進行相關檢查:無明顯誘因的刺激性咳嗽持續2~3周,經抗炎治療無效者,原有呼吸系統疾病,咳嗽性質發生改變,如咳嗽劇烈、頻繁或出現痰中帶血而無其他原因可解釋者,應高度懷疑肺癌且需進行必要的檢查。如文中所示,細胞學檢查和病理學檢查是確診肺癌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