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懷柔區楊宋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1400)繆景瑞
近年來,高血壓、冠心病呈逐年上升趨勢,心肌梗死的發病年齡正逐漸年輕化。現將2002年~2006年筆者5年來接診22例45歲以下患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的臨床資料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根據WHO規定,本文將45歲以下人群定為青年人。在22例患者中有男性20例,女性2例,年齡30~45歲,平均年齡37.6歲。發病后最早30分鐘,最晚1.5天來院就診。
1.2 誘因及病史 本組22例患者均存在明顯的易患因素,有高血壓、冠心病史6例,大量吸煙、飲酒發病9例,情緒激動發病2例,勞累(郊游爬山)發病3例,晝夜娛樂、上網發病2例。22例患者中有20例有煙酒嗜好(占91%)。
1.3 臨床癥狀 首發癥狀:胸悶氣短、胸痛19例,中上腹痛2例,心慌、頭暈、大汗1例。伴隨癥狀:惡心嘔吐6例,后背及腰痛2例。
根據病史,臨床癥狀,心電圖改變及心肌酶變化基本符合AMI的診斷標準。前壁AMI有14例(有廣泛前壁AMI的3例)下壁AMI的4例,后壁2例(有兩例來院后經搶救無效死亡)。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險因素,根據本地區的發病情況及生活習慣,青年男性發病率顯著高于女性,長期吸煙飲酒、過度疲勞、不良生活習慣是導致青年男性發病率高的重要因素。吸煙可增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吸煙時刺激交感神經系統,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降低血漿中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血漿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促使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能力增強,阻塞血管,改變血流特性,導致冠狀動脈血栓形成而發生AMI[1]。
綜上所述,吸煙、飲酒、不良的生活習慣,已成為男性尤其是青年男性AMI重要的發病因素。因此積極開展戒煙限酒、合理膳食、適當的體育運動、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和減少AMI事件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