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順義區天竺鎮衛生院(101312)杜瑞燕
藥物流產一般用于妊娠49d內的早期妊娠,其完全流產率達90%~95%[1]。但在臨床上,部分病人由于各種原因失去最佳終止妊娠時機,使妊娠達到8~10周,對這個時期終止妊娠方法的選擇是人工流產負壓吸引術和鉗刮術。傳統的負壓吸引術和鉗刮術患者痛苦大,宮頸擴張很不充分,胎兒胎盤不易吸出,術中出血多,手術時間長,創傷大,術后并發癥多。北京市順義區天竺鎮衛生院對8~10周孕婦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終止妊娠取得理想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4年1月~2006年1月本院收治妊娠8~10周要求終止妊娠者108例,年齡18~39歲,B超確診宮內妊娠,查血尿常規均正常,乙肝表面抗原陰性,無藥物禁忌癥。
1.2 方法 米非司酮總量200mg,第1、2天均為早10時服50mg,下午4時服50mg,第3天早8時米索前列醇0.6mg陰道后穹隆放藥,觀察6h若無腹痛或腹痛輕微,陰道流血少,妊娠物未見排出,即行清宮術。
1.3 效果評定 完全流產:放米索前列醇后6h內妊娠物自然排出,出血量少;不全流產:放米索前列醇后6h內妊娠物排出,出血多,須緊急清宮;失敗:放米索前列醇超過6h胚胎不排出,無陰道流血或出血極少,須行清宮術。
2.1 流產結果 完全流產93例,流產率86.1%;不全流產9例,占8.4%;失敗6例,占5.5%。失敗者在行清宮術時,宮頸口已松弛,胎囊胎盤與子宮關系疏松易吸出,一次可完成,術中出血量少,子宮收縮好。完全流產者陰道流血量約10~80ml,難免流產者流血量約100~150ml。完全流產胚胎排出的平均時間為3±0.45h。
2.2 不良反應 用藥期間,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放米索前列醇后有腹痛、胃部不適、腹瀉等癥狀,均可耐受,未予處理。
2.3 流產后處理 孕8~10周是胎盤絨毛發育旺盛至胎盤完全形成的過渡期,此期流產胎盤絨毛與蛻膜聯系較緊密,妊娠物常不易完整剝離而發生流產不全,流血多[2]。為防止組織殘留,流產后出血過多或出血時間長繼發感染,流產后當時予常規清宮,刮出物均為胎盤碎片或蛻膜組織。妊娠物已排出,出血量與月經量相似或少于月經量的,常規給予縮宮素10個單位立即肌注,觀察2小時后離院,并給予抗生素及活血化瘀、促進子宮收縮藥物口服一周,2周復診。本組完全流產中有5例因2周復查B超宮腔內有殘留行清宮,總清宮率為18.5%。
米非司酮為受體水平抗孕激素藥物,在分子水平與內源性孕酮競爭結合受體,從而產生較強的抗孕酮作用,它可通過抑制滋養細胞增殖,促進滋養細胞凋亡,使絨毛組織及蛻膜變性、壞死,內源性前列腺素釋放,導致子宮收縮,胎盤胎膜與宮壁剝離,同時作用于宮頸,使之軟化及擴張,利于宮內組織排出。而米索前列醇是合成的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能促進宮頸結締組織釋放多種酶蛋白,促進膠原纖維降解,纖維組織軟化,促使宮頸成熟,同時興奮子宮誘發宮縮。因此,兩藥配伍增強了子宮收縮及擴張宮頸口的作用,有利于胚胎和蛻膜組織排出。本院應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終止8~10周妊娠,總有效率91.7%。用藥后即使妊娠物排出不全或不排出,此時宮頸已軟化、松弛,行清宮術時無須擴張宮頸,清宮順利,加上米索前列醇收縮子宮的作用,可減少出血,降低手術風險,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終止8~10周妊娠較為理想和有應用前景的流產方法,該法降低了傳統吸宮及鉗刮術的風險,減輕患者的痛苦。對初孕婦,剖宮產術后、哺乳期、不能承受人工流產疼痛的患者,行人工流產術風險較大的早期妊娠者,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