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鮮藥是我國中醫藥學者在繼承傳統鮮藥防病、治病經驗的基礎上所取得的一項重要發展和創新。作為現代中藥的重要分支,其憑借“生者尤良”的中醫理論思維和創新工藝,在疾病治療中顯現出了新的活力,尤其在惡性腫瘤等疑難雜癥的防治上顯示出了良好的研究潛力。
鮮動物抗癌藥金龍膠囊,系經中國癌癥基金會北京鮮動物藥研制中心研發。近年來,在循證醫學思想的指導下,一些學者針對金龍膠囊在防治術后復發轉移、配合放化療增效減毒、提高晚期腫瘤患者生存質量及防治不同類型腫瘤等方面的作用特點和優勢進行探討,并積累了一定的臨床研究資料。結果顯示,金龍膠囊在腫瘤治療中具有優于一般植物藥的療效。
防治術后轉移復發是腫瘤臨床的重要難題之一。盡管實踐中多有運用中醫藥方法防治腫瘤術后轉移復發者,但始終缺乏系統研究數據。金龍膠囊的相關研究則為此提供了支持。
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謝斌等對122 例肝細胞癌的研究結果顯示:肝癌切除術后聯合金龍膠囊組(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血清AFP 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MMP-9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術后半年影像學檢查示,治療組腫瘤復發率為37.7%,明顯低于對照組(60.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期較對照組明顯延長(P=0.001);治療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肝癌切除術后聯合金龍膠囊治療能明顯降低MMP-9 水平,有效抑制殘肝術后肝內轉移的發生,并能顯著提高手術療效及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明顯延長患者生存期,對于肝細胞癌的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李輝等曾對90 例行切除術后的原發性肝癌(HCC)患者進行隨訪(實際隨訪85 例,金龍組55 例,對照組30 例),結果顯示:金龍膠囊組術后1、2、3 年總生存率分別為100%、72.7%和61.8%,對照組分別為100%、50%和36.7%;金龍膠囊組術后l、2、3 年無瘤生存率分別為69.1%、29%和13%,對照組分別為47%、10%和0。提示金龍膠囊可以提高患者術后2、3 年總生存率(P=0.0361,P=0.0264)以及術后1、2、3 年無瘤生存 率(P=0.04261,P=0.0435,P=0.0414)。這表明金龍膠囊可有效預防肝癌術后的復發、轉移,延長生存期。
配合化療減毒增效是中醫藥治療腫瘤的重要特色之一,金龍膠囊配合全身化療或介入在不同病種(如肝癌、非小細胞肺癌、胃癌和大腸癌等)的治療中均顯示出作用。
配合肝動脈介入,保護肝功能,提高腫瘤的控制率和遠期生存率。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董海濤等將133 例原發性肝癌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金龍膠囊聯合肝動脈介入組)和對照組(單純肝動脈介入組)進行觀察,結果顯示:治療組有效率為62.7%,對照組有效率為51.5%,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血清AFP 水平均有所下降,治療組有效率為84.7%,對照組有效率為77.3%,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半年生存率分別為61.2%和53.0%,有顯著差異(P<0.05);治療組Child-Pugh 分級改善率為79.2%,明顯優于對照組的48.1%,表明金龍膠囊對介入患者的肝功能有突出的保護作用。
上海市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孫保木等對42 例胃癌伴肝轉移患者進行觀察,結果發現栓塞化療聯合金龍膠囊組(治療組)總有效率為61.9%,擴展率為9.5%;對照組(單純栓塞化療組)總有效率為33.3%,擴展率為33.3%,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在遠期療效上,治療組平均生存期為20.4±13.4 個月,對照組為13.6±7.0 個月,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配合全身化療,減輕化療的血液學毒副反應,提高生活質量。陳熙將42 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化療加用金龍膠囊組)和對照組(常規化療組)。治療組有效率為47.6%,對照組為38.1%,兩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治療組血液毒副反應、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改變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臨床受益率、臨床癥狀改善率、生活質量KPS 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可見,金龍膠囊可降低化療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及毒副反應,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中醫藥配合放療可增強對放療的敏感性,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金龍膠囊配合放療用于鼻咽癌、食管癌、原發性肝癌和宮頸癌的臨床研究結果,也為此增添了依據。楊光偉等將87 例鼻咽癌患者隨機分為常規放療加金龍膠囊組(治療組,45 例)與單純常規放療組(對照組,42 例)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鼻咽原發灶全消率86.7%,高于對照組的69.0%(P<0.05);治療組頸淋巴結全消率為75.9%,高于對照組的48.3%(P<0.05);兩組在放療中及結束后不良反應無明顯差異。提示金龍膠囊配合放療能夠增強療效,提高放射治療的敏感性,且無毒副作用。
陳威佐等將232 例食管鱗狀細胞癌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金龍膠囊配合放療組)及對照組(單純放療組)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有效率為81.9%,對照組有效率為51.7%(P<0.01);治療組生活質量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KPS 改善率分別為63.8%和33.6%(P<0.01);白細胞增高情況治療組高于對照組(P<0.01);癥狀改善程度治療組亦優于對照組(P<0.05)??梢?,金龍膠囊配合放療具有一定的抑制腫瘤、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及恢復免疫力的效用,可達到延長生存期、改善預后的目的。
金龍膠囊配合中藥用于非放化療中晚期腫瘤患者(如原發性肝癌、腦膠質瘤、肺癌、胃癌、宮頸癌和膀胱癌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癥狀、提高生存質量,為中藥治療中晚期惡性腫瘤提供了可行的治療思路與有效的方法。
中日友好醫院黃金昶對應用金龍膠囊結合中藥治療的62 例原發性肝癌患者進行觀察。結果顯示:臨床癥狀改善率為80.7%,其中腹水完全消失者占41.4%;瘤體變化總體有效率43.5%,其中完全緩解0.1%,部分緩解33.9%,穩定者40.3%,進展16.1%,50%腫瘤可見縮小,門靜脈癌栓消失者為78.3%;治療后生活質量提高者62.9%;生存期最短者2 個月,最長54 個月以上,平均生存19.6 個月。說明金龍膠囊結合中藥辨證治療原發肝癌能較好控制穩定瘤體,改善臨床癥狀,并明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存期。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林顯敢等觀察金龍膠囊對89 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CD+4/CD+8與NK 細胞活性的影響。結果顯示,治療組(化療聯合金龍膠囊組)治療前后CD+4/CD+8、NK 細胞活性分別為1.2±0.3、1.5±0.4,P<0.05 及27±9、32±10,P<0.05,統計結果有差異,而對照組(常規化療組)相應結果無統計學差異,表明金龍膠囊具有增強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免疫能力的功效。
張火俊等將48 例肝癌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TACE 聯合金龍膠囊組)和對照組(單純TACE 組),兩組患者在60 天內行2 次TACE 治療。研究結果顯示,第2 次TACE 治療的第1、7、15天,治療組IL-2 表達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sIL-2R 表達水平則較對照組降低(P<0.05)。可見,金龍膠囊配合TACE 治療能改善肝癌患者血清IL-2 及sIL-2R 表達,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治療效果,對遠期療效亦有一定輔助作用。
現代鮮藥是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作為現代鮮藥的典型代表,金龍膠囊通過高科技提取,保留了動物體內大量活性物質,攻補兼施,扶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將提高機體免疫功能與抑制腫瘤細胞有機結合。一方面,單純應用金龍膠囊或與中藥湯劑辨證結合,具有提高中晚期腫瘤患者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的功效;另一方面,配合放化療可以減毒增效,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此外,其在防治術后轉移復發方面也顯示出了一定研究潛力,值得今后深入研究。
在基因與蛋白質組學等科學理論和技術的支撐下,現代鮮藥研究已經邁上了一個新的高度。鮮藥的主要組分是核苷酸和蛋白質,小分子的特點是活性成分易于被人體吸收利用,使用劑量小而療效顯著,且毒副作用少,開發利用潛力很大。蛋白質組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有利于蛋白質藥物靶標以及直接或間接蛋白質藥物的篩選和應用,將為開發新的抗腫瘤鮮藥提供研究思路?,F代鮮藥,尤其是鮮動物藥仍具有尋找多種抗瘤有效成分、發揮多靶點效應的空間,其作用機理、干預途徑、蛋白質結構及藥效活性關系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