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曉
(煙臺綠葉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山東省獸用生物制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煙臺 264003)
養殖過程中對動物病毒病的預防和控制,首推疫苗。無論是弱毒疫苗還是滅活疫苗,其免疫效果取決于機體免疫應答水平的高低、疫苗本身質量的優劣以及使用方法的正確與否。
處在一個免疫抑制狀態的雞群,無論疫苗質量有多好,使用方法多么正確,抗體檢測的結果一定會差強人意。
如何才能保障我們在飼養管理過程中正確使用疫苗并且獲得一個較好的免疫效果呢?了解一些畜禽機體免疫應答的基本機理以及掌握一些對疫苗免疫應答的影響因素較為關鍵。
免疫應答是指畜禽機體免疫系統受到抗原物質刺激后,免疫細胞對抗原分子識別并產生一系列免疫連鎖反應和表現出特定的生物學效應(如分泌抗體、干擾素、白細胞介素等細胞因子的)一個過程。
免疫應答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生物學過程,也是當今免疫學研究的前沿性課題。了解機體免疫應答的基本機理,將有助于我們在使用疫苗時能夠全面正確的理解產品質量、讀懂宣傳資料并進行恰當的免疫。
參與免疫應答的核心細胞是T、B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等是免疫應答的輔佐細胞,也是免疫應答所必不可缺少的。免疫應答的表現形式為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分別由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介導產生。
T淋巴細胞來自于骨髓的多能造血干細胞。這類細胞里面有一部分細胞分化為前體T細胞,前體T細胞進入胸腺發育成為T細胞,經血液循環進入全身組織中(胸腺依賴區)。這些細胞正常情況下是靜止的,如果有抗原進入機體并且刺激這些細胞,這些細胞就會被活化,進一步增殖,分化成為效應細胞,分泌細胞因子,殺傷或清除外來的抗原。
B淋巴細胞也來自于骨髓的多能造血干細胞。這類細胞里面有一部分細胞分化為前體B細胞,前體B細胞進入骨髓或者是法氏囊發育成為成熟B細胞經血液循環進入全身組織中(非胸腺依賴區)。這些細胞正常情況下也是靜止的,如果有抗原進入機體并且刺激這些細胞,這些細胞就會被活化,進一步增殖,分化成為漿細胞,產生特異性抗體,中和或清除外來的抗原。
這兩類細胞在分化過程中,均能夠產生一部分記憶細胞。記憶細胞的存在有利于機體在再次被相同病毒感染或者相同疫苗加強免疫時產生更為強烈的免疫應答。
記憶細胞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如T類記憶細胞能夠存活數月或數年,B類記憶細胞可存活一百多天等等。因此,其免疫應答也具有一定周期。這就是為什么進行疫苗免疫時往往需要采取二次免疫、加強免疫等免疫手段從而確保疫苗的免疫效果。
免疫應答的定義很好地揭示了疫苗免疫反應的過程。
疫苗的主要成分是抗原,一般是用病原或者病原的一部分制備而成,如新城疫疫苗,其抗原就是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疫苗,其抗原則是禽流感病毒。這些病毒可以是滅活的也可以是活毒。疫苗經過注射或者口服等途徑進入機體后,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細胞,其中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類是叫做抗原呈遞細胞(APC)、單核/巨噬細胞等細胞對抗原進行識別、捕獲,然后將抗原進行加工處理和呈遞給效應細胞(如效應性T細胞),分泌細胞因子如干擾素、白細胞介素等,產生細胞免疫;
一類是抗原特異性淋巴細胞(T細胞、B細胞)直接對抗原進行識別,識別以后活化,這些特異性淋巴細胞就會進行增殖與分化,產生效應性淋巴細胞和效應分子。其中T細胞產生多種細胞因子如干擾素、白細胞介素等,而B細胞只分泌抗體。
另外,有一部分T、B細胞還會轉化成記憶細胞。這些記憶細胞在將來如果有同樣的抗原進入時會發生更強烈的免疫應答反應,分泌更多的細胞因子或者抗體(這也是加強免疫的機理之一)。
因此,疫苗的免疫應答一般情況下包括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兩種應答反應。在肉雞飼養過程中,新城疫疫苗的免疫程序經常采取7日齡首免,21日齡加強免疫等。按照一般情況,這樣的免疫程序似乎能夠產生較高的抗體來預防新城疫病毒的感染,但實際上抗體檢測水平往往很低,平均在3log2或4log2,再高的也有,但不多見。我們常常把新城疫血清抗體在4log2的時候稱之為免疫臨界線,也就說當抗體低于4log2時,雞群就必須進行免疫了,但很多肉雞場即使在這種低水平的抗體狀態下,雞群也不會發生新城疫。這是為什么呢?很大原因就是因為雞場采用新城疫弱毒疫苗進行免疫,除了激發產生抗體以外,同時也能夠激發產生細胞免疫分泌各種細胞因子,共同防御新城疫野毒的感染。
(一)免疫系統免疫系統由具有免疫作用的細胞、免疫分子及其相關組織和器官等構成。免疫器官分為中樞免疫器官(骨髓、胸腺、法氏囊)、外周免疫器官(脾臟、淋巴結、哈氏腺、黏膜相關淋巴組織)等;免疫細胞包括T、B淋巴細胞、NK細胞、粒細胞、肥大細胞等;免疫分子包括抗體、各類細胞因子、補體等。另外還有黏膜免疫系統和紅細胞免疫系統等等。
這些免疫系統發育是否正常,將很大程度上影響機體對疫苗的免疫反應。相對而言,哺乳動物的免疫系統發育比禽類更徹底、更完善;禽類中肉雞免疫系統的發育則比蛋雞稍差。發育程度好的,對疫苗的免疫應答水平就高,產生對特異性抗原的免疫反應就強烈就能夠分泌高水平的抗體與細胞因子,抵抗病毒感染能力提高等,反之亦然。
免疫系統的發育除了先天因素影響外,飼養過程中對畜禽的營養供給至關重要。合理的營養配給有助于免疫系統的發育與成熟。因此在飼喂過程中,添加適當的微量元素、維生素以及高蛋白飼料等均有助于動物的健康發育。通過飼喂添加中草藥免疫增強劑的飼料對免疫系統的發育無疑會起到一個很好的促進作用,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
(二)免疫抑制病免疫抑制病對疫苗免疫的影響顯而易見。免疫抑制病由來已久,并且疾病不斷增加,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免疫抑制病如馬立克、淋巴白血病、傳染性貧血、法氏囊、圓環病毒等等,最近筆者在對禽流感(H9)的研究過程中發現,H9也能夠廣泛性引起機體免疫系統的損傷,造成免疫抑制。尤其是弱毒H9,用EID50為10~4.60的毒株對健康7日齡雛雞進行100個EID50的攻毒試驗表明,試驗第7 d,雛雞僅個別出現流淚現象,其他未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病理分析則發現攻毒雞各免疫器官組織表現出明顯的免疫抑制變化。并且,對該雞群進行新城疫疫苗免疫時,也表現出明顯的免疫抑制現象,如抗體水平低下且不整齊。
(三)免疫效率一個機體正常情況下,其免疫系統也是一個高效運轉的有機體。對外來抗原發生應答反應的強烈程度取決于機體的敏感性與免疫系統的靈敏性。良好而健康的免疫系統能夠發揮疫苗的最大效能,產生最佳抗體水平和抗病能力,從而使機體具備較高的免疫效率。
所謂的免疫效率,就是指使用正常的免疫程序、正常的疫苗進行正常的免疫,從而使機體能夠有效產生正常的抗體水平。任何過度免疫、高濃度大劑量的抗原、名目繁多的聯苗、多價苗的超強度免疫,均能夠破壞機體正常的免疫應答反應,導致機體免疫系統出現免疫麻痹、免疫不應答甚至在免疫選擇壓力下出現變異毒株的風險大大加強。在臨床上新城疫弱毒疫苗的使用就是一個例子,很多朋友在使用新城疫疫苗免疫的時候,往往采取4倍量、5倍量的做法,筆者甚至見過采用10倍量、12倍量的免疫做法,這種大劑量的免疫,所導致的后果就是免疫耐受、免疫麻痹,出現對疫苗免疫不應答,抗體水平很低等現象,發生非典型性新城疫的概率就會加大。
因此,了解機體的免疫應答機理和掌握畜禽的免疫狀態,通過血清學的檢測方法如對抗體進行定期檢測、對流行病進行定期普查,建立一種良好的、簡單易行的適合本地區的免疫程序,不但有助于畜禽養殖業的健康發育、降低疫苗免疫的人力物力成本,而且對控制疾病的流行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