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華 ,李曉泉 ,吳 迪 ,黃亞雄 ,奚 華
(1.潼南縣柏梓鎮獸醫站,重慶 潼南 402660;2.潼南縣蔬菜產業發展局,重慶 潼南 402660;3.重慶市農業學校,重慶 400050)
七彩山雞,學名雉雞,也稱環頸雉雞、山雞、野雞,是一種集食用、藥用、觀賞于一體的野外飼養特禽,潼南縣已有10多年的飼養經歷,全縣有11個鎮鄉109戶農戶飼養,飼養量110萬只,建有種雞生產、孵化、育雛場7個,年孵化育雛山雞200萬只,生產山雞商品蛋500萬余枚,山雞生產產值達6000萬元,建有山雞生產合作社3個,發展七彩山雞區域化生產村1個。
2.1 選址建場與山雞的生物學特性不相適應 有的山雞養殖場建于公路邊,行人與交通工具的噪音,嚴重影響山雞的生長發育與生產,也有的山雞場建于溝壩田里,排水不暢,一遇下雨,積水嚴重,場內大面積污水泥地,導致大腸桿菌病及其它疫病傳播繼發,嚴重影響生產和經濟效益。
2.2 群勢過大,養殖密度過高多數場養殖量都在3000~5000只,多的幾萬只,群勢過大,給飼養管理和防疫帶來很多不方便,一但驚群,重的導致死亡,輕的產蛋下降,受精率、孵化率降低,生長受阻。
2.3 飼料單一,影響生長發育山雞是雜食動物,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或者高密度飼養場內幾乎沒有可供采食的其它任何自然飼料,個別場只喂玉米或稻谷,供給營養單一,使其生長不良,弱雞比重大,群體參差不齊,易感染疫病,生產效益和經濟效益低。
2.4 防疫消毒不到位,疫病時有發生 部分養殖場未建立健全疫病防控制度,免疫未按程序實施,長期使用一個藥品消毒,使病菌產生抗藥性,飼養人員或其他人員出入場舍消毒不嚴,使家禽感染疫病,導致雞場疫病周而復始的發生,長期用藥且效果差,死亡率高,生產效益低。
2.5 品種退化嚴重,生產效益低 我縣山雞品種原于1998年從廣東引進,數量近100只,通過十多代的自群繁育,品種退化嚴重,個體參差不齊,商品雞在一定飼養期內出欄體重降低,種雞產蛋率降低,孵化、出雛、育雛率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3.1 推廣良種,提高產品質量對現有種雞場進行選育,淘汰體重小、生產性能低下的個體,有針對性地引進我國培育的優良品種(品系),進行改良,建立七彩山雞良種場,推廣七彩山雞優良品種,提高生產水平。
3.2 改善飼養條件,創造適宜的環境 選擇地勢高燥,向陽、通風、排水良好,距交通線和住宿區500米以上,無污染的草地、草坡、冠木林地建場,圍欄高度1.8~2.5米,建造適宜的遮陽棚和棲架,飼養群勢種雞100~300只,商品雞300~500只,飼養密度0.8~1.0只/m2,場內嚴禁飼養其它動物,除飼養人員外,嚴禁陌生人入場,嚴禁高分貝噪音,給七彩山雞創造一個空氣新鮮安靜、環境優美的生長條件。
3.3 飼料多樣化,提高山雞產品品質 充分利用圍欄內的天然牧草、牧草種籽、樹葉、冠木種子、昆蟲、兩棲動物等自然飼料,補充的飼料應做到多樣化,這樣可有效保持山雞野外生存的能力,提高其肉、蛋品質,保持特有的野味,提高市場競爭力。
3.4 推進山雞產業化發展 應利用山雞味美、具有觀賞價值的特點,拓展山雞觀賞旅游、山雞食品等產業鏈,利用潼南紅色旅游的條件,辦山雞食品節等活動,山雞觀賞旅游節,真正把山雞產業安全生產、加工增值、觀賞娛樂、銷售服務等各個環節更加密切聯系起來,形成獨具特色的七彩山雞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