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新
團結和諧謀事業 務實創新求發展
□ 陶新
2009年12月8日,省委、省政府在省電視臺舉辦了黑龍江省第二屆“六個十佳”頒獎晚會,哈爾濱市水務局榮獲黑龍江省“十佳和諧機關”榮譽稱號。
哈爾濱市水務局機關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以人為本,大力加強和諧機關建設,用和諧機關建設成果推動水務各項事業,取得了優異的工作實績,使水務工作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班子連續兩年獲得市委一等班子,行風建設獲全市第一名,創新的春旱冬抗、砂源管理等新機制,得到水利部的高度稱贊,并在全國推廣經驗。
團結凝聚人心,和諧成就事業,是水務局領導班子建設的重要理念。一是把堅持民主集中制作為加強和諧建設的基礎。制定了《班子議事原則》、《班子重大決策的基本程序》等規定,形成了班子按制度辦事,按程序操作的良好習慣。工作中注意發揚民主,集中大家的智慧,發揮集體的力量和優勢,保證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和正確性。二是把團結作為加強和諧建設的關鍵。水務局把顧全大局、加強團結擺在班子建設的重要位置,班子成員間不團結的話不說,不團結的事不做。班長率先垂范,對副職做到“三多”“三不”,即多理解,不挑剔,幫助副職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多支持,不拆臺,讓副職在分管工作中開拓創新,建功立業;多關心,不護短,對副職身上存在的缺點和問題,從愛護的角度,及時提出批評與指正。同時,注重協調各副職間的關系,營造班子間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關心,和諧共事的良好風氣。副職注意擺正自己的位置,樹立配合意識,自覺做到工作到位不越位,攬事不攬權。由于班子成員之間以事業為重,分工不分家,相互補臺,相互照應,珍視一起共事的緣分,自覺地維護了班子的團結,形成了巨大的工作合力。三是把溝通協調作為加強和諧建設的手段。在工作中常溝通、多協調、勤交流,已經成為水務局領導班子的工作習慣和共識。班子成員堅持在日常工作中和遇到特殊情況時,一把手主動與副職溝通,發揮副職的主觀能動性,群策群力解決困難。副職之間堅持經常溝通,防止工作撞車,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在班子內部,每遇到大事和全局上的工作,成員間心中想溝通,實際中真溝通。友情在溝通中融洽,信賴在溝通中倍增,工作在溝通中順暢,和諧在溝通中加強,發揮了和諧建設的示范作用。
水務局以建設高素質的機關干部隊伍為根本,以正確的用人導向為指引,不斷加強和促進機關和諧建設。一是教育人,以德促和諧。圍繞建設和諧機關,注重加大和諧教育力度,引導大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此,每年都要請德高望重的老領導和心理專家為機關干部上課,講解怎樣做機關干部,怎樣與機關干部相處,怎樣解決經常遇到的矛盾和問題,注重解決因私利、嫉妒心理產生的各種人際矛盾和摩擦的問題,從正確做人和正確解決心理問題兩個層面促進機關的和諧。二是培養人,以能力促和諧。幾年來,水務局非常重視對機關干部素質的培養,通過理想信念、黨員宗旨、公文寫作能力、依法行政能力教育培養和《奧運與水利精神》、《黨,偉大的母親》、《負責、求實、獻身水利行業精神》、《讀書·立志》演講、書法繪畫攝影比賽以及開展月讀一書等活動,機關干部綜合素質有了很大提升。三是公正選人,以競爭促和諧。在實踐中我們正確貫徹了公開選拔的選人用人新機制、新方法,受到廣大干部和群眾的認可和支持。以一種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公認為主要特征的干部選用方法,為每個人提供了公正的競爭平臺,打破了“由少數人在少數人中選人”那種神秘選人方式,在同等條件下比拼“德、能、勤、績、廉”的優劣。自2007年以來,有3人提拔到副局級崗位,有8人提拔到正處崗位,都是在公開競爭情況下產生的。新提拔的干部干勁倍增,單位實績突出,沒有競爭上的人員,找到了差距,不斷提高完善自己。在選用人問題上,通過競爭避免了矛盾,實現了和諧。
構建和諧機關,首先必須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達到黨群、干群關系融洽。水務局始終把職工冷暖擺在和諧機關建設的突出位置,關愛職工堅持從小事做起。堅持為職工過生日送蛋糕、慰問卡和為在崗55歲以上職工送午休床;根據職工生活需要,修建了浴池和健身房,建設了綠色疏菜基地,為機關食堂提供綠色食品,每周三、周五,機關職工可以從食堂購買綠色面食;當職工有困難時,做到了職工生病必訪,生活困難必幫,婚喪嫁娶必到。2007年冬天,機關干部肖萬峰在上班途中不慎摔傷住院,局領導多次到醫院看望,并把從家中煲好的雞湯送到床前,使肖萬峰和得知此事的同志們深受感動。領導關愛下屬,下屬尊重支持領導,這種良好的人際關系深得人心。
創造和諧的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和諧主題實踐活動,引導人們廣泛參與、積極投身和諧社會實踐活動,是水務局一直堅持的成熟做法。根據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崗位,黨員干部多層次、多元化、多形式的活動需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使每名黨員干部都能在自己所喜聞樂見的活動中展示才華,使需求得到滿足。針對喜歡運動的黨員干部,組織了乒乓球、競走、跳繩比賽和“徒步進北京”健身活動;針對有文“民治”相結合,不僅有效遏制了私采濫采現象,變無序為有序,規范了采砂行為,還節省了大量的行政管理支出,而且實現了從“強制征收”到“主動上繳費用”的轉變。去年收繳采砂管理費200.5萬元,是市財政下達指標的4倍多,在管理上實現了新突破,這種管理模式得到了水利部的高度贊揚,并在全國推廣哈爾濱市的經驗;針對水力工程建設資金短缺的瓶頸,進行了水利投融資機制創新,注冊成立了哈爾濱水務投資公司。通過科學開發水利用地、開展涉水產業投資與運營,現已盤活水利存量資產7 000萬元,儲備項目10個,吸引意向投資30億元。這一投資規模是以往年度水利投資的10倍。同時,針對國家“保增長、擴內需”投資計劃給哈爾濱市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千載難逢機遇,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水利部將哈爾濱市五大灌區整合工程所需8億元資金列入近期的實施計劃,并支持西泉眼水庫消險加固工程資金9 400萬元,加之農村飲水安全、水土保持、黑土地治理等項資金,合計近12億元,現已到位1 700萬。藝特長的黨員干部,組織了“迎新春聯歡會”、“三八節”、“八一節”聯歡會。使機關干部職工在比賽中增強了拼搏精神,開闊了心胸,在音樂聲中陶冶了情操,凈化了心靈。
構建和諧機關的核心目的是充分激活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讓活力迸發,源泉涌流,讓事業騰飛。幾年來,每當遇到難題時,水務局十分重視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通過開展每人獻一策、“諸葛亮會”、攻關小組等辦法,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推動水務事業不斷前進。針對灘涂管理難的問題,在面對管理人員少,松花江哈爾濱段灘涂多、面積大,私建濫建、傾倒垃圾及善自開荒等難管理的實際情況,運用市場方式籌措資金,修建并出售水上公園,既改善了周圍環境,為居民提供了休閑場所,還解決了管理難的問題,同時還為市政府獲取了近億元資金;針對河道采砂私采濫采、管理費難收和破壞環境的問題,對河道采砂管理模式進行了大膽革新,指導采砂業主成立采砂協會,變“官治”為政府管理與
哈爾濱市水務局15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