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毛志君 湖南省標準化研究院 李楷明
企業標準化戰略是新經濟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當代企業必須學會運用技術標準化戰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
隨著經濟全球化以及技術發展的深刻變化,國際競爭開始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決定未來國際競爭成敗的關鍵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土地、資本和勞動力等有形資本,而是以高新技術為核心的創新能力。從較短時間而言,企業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力;但從長遠來看,實施技術標準戰略才能提高企業持續的市場競爭力,掌握標準致高點的企業才會成為行業中的主導者和行業利潤的主要攫取者,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準,才能使企業在行業中處于難以超越的領先地位。

廣義上,企業技術標準化戰略是一種圍繞技術標準而制定的使企業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的總體謀劃。具體地講,企業技術標準化戰略是指企業從自身的發展出發,利用標準和標準化這一武器,在技術競爭和市場競爭中謀求利益最大化的方略。其內容涉及面很廣,包括標準與科技協調發展,標準與知識產權的結合,標準的制定、使用、管理等多方面的內容。
一項技術標準要成為事實上的標準,僅依靠企業設立是不夠的,市場對標準的選擇才是確立事實標準的關鍵。所以,技術標準戰略必須堅持以顧客為本的經營理念,通過提供顧客滿意價值來使企業的技術獲得廣泛應用,并成為事實上的標準。
企業標準化戰略是新經濟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當代企業必須學會運用技術標準化戰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
企業在進行標準化戰略時,還應清楚認識到目前標準化戰略的新特點。包括:
(1)影響遠 威力大
從規則角度講,技術標準有別于專利,如果說一件專利對應的是一種產品,那么技術標準對應的就是一個技術群落。它往往決定了某一行業的技術路線,并最終決定企業的產品發展方向。標準化戰略的運用得當與否,往往能決定企業的生死。
(2)系列化 標準化
企業在進行標準化時,產品批量化后,一定要考慮其綜合性的標準化要求,以更全面的方式指導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在傳統的標準化形式即簡單化、統一化、通用化下,還應具有組合化、模塊化等新興標準化形式,以求達到產品設計標準化的最高形式——零部件的標準化,產品的模塊化、系列化。
(3)國際性
技術標準戰略是為市場競爭服務的,其目標就是要通過技術標準來拓展或控制市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在這場爭奪戰中,必然要牽扯到國際上各方面的力量。技術標準戰略的制定、實施必須考慮到國際化這一因素。
(4)政治性
技術標準之爭涉及面廣,影響深遠。由于事關國家經濟利益,其背后往往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各發達國家千方百計地控制國際標準化工作,并通過標準建立貿易技術壁壘。
隨著經濟、技術競爭的不斷升級,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都制定了與之相應的標準化發展戰略。目前,我國企業在標準競爭中大多數處于不利地位,所以要根據企業的實際狀況確定最適合自身發展的企業標準化戰略,但其最終目標是:形成自己的技術標準,然后推而廣之成為行業標準。下面筆者就不同企業或企業發展不同階段怎樣去制定和實施標準化戰略提出一些淺見。
1.對于資金雄厚、技術領先企業建議采取的標準化戰略
(1)兼并收購式戰略
資金雄厚、穩定發展的大公司,可不過多考慮研究開發技術產品,可采用最有效、最直接的收購投資方式,及時獲取本行業需要的核心技術,達到壟斷某一行業技術,來構筑自己的標準,占據行業霸主地位的目的。
(2)參與標準制定戰略
在研發過程中積極參與標準制定的準備工作,并盡量使自己的技術在標準形成中發揮作用,有效地避免按別人的規則辦事。標準代表了一條產業鏈,而產業中的所有公司都必須密切關注標準化發展方向,從而決定選用何種標準進行設計。比如在移動通訊標準中,摩托羅拉公司就是因為選擇了CDMA,造成決策失誤,而走了下坡路,在當時盛行的是GSM手機,而非CDMA手機。而NOKIA的成功得益于其標準戰略的成功。
(3)知識產權轉化為標準戰略
隨著經濟、技術競爭的不斷升級,一個企業要想永遠保持技術領先很難。與其等著技術讓別人趕超,等待別人研發替代技術,不如主動出擊,將專利變為標準,以獲取最大經濟利益。首先運用專利戰略,圈占知識產權領地。再根據自己的技術數據把技術規范上升為行業標準。標準形成后,要求其他要進入這個產業的廠家同自己合作,而本企業則或是收取專利費,或是讓其他廠家成為代工。
(4)企業間聯盟戰略
標準的形成首先決定于技術,新標準的推出取決于新技術的形成與產業化;其次決定于市場,技術沒有市場跟隨,至多只能成為企業的內部標準,標準的擁有者根本無法獲得市場游戲規則制定者的地位。由于單個企業在技術、資金上的局限性,要想形成標準需要各方面的支持。為此,企業間可建立戰略聯盟,既可以彼此取長補短,獲得事業互補效益,以達到優化資源配置的目的;同時,又可以降低新技術開發風險,尤其可以避免企業間的技術標準之爭,達到“雙贏”目的。技術有多方跟隨,就容易制定并形成行業標準。如英特爾公司、戴爾公司及其他8家公司組建戰略同盟,共同開發了一套移動因特網技術標準。國外大公司建立技術標準戰略聯盟的通行做法,于我國企業有很好的借鑒意義。目前我國許多企業處于高速發展期,多足鼎立,各自為政,尤其要重視標準戰略聯盟的作用,集中實力,形成我國某一行業方面的技術標準壁壘。
(5)事實標準的市場擴張戰略
技術群落形成后,并不意味著標準化工作的結束,實施技術標準戰略的最終目標就是要贏得市場。因此,獲得市場支持就成為企業標準戰略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微軟、英特爾因為其產品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極高,對于市場的控制,有著極強大的運作能力,它們推出的技術標準,即使還不能成為正式標準,也能很快取得事實標準的地位。
2.對于技術實力相對較弱的企業建議采取的標準化戰略
技術實力相對較弱的企業,由于其技術研發力量薄弱,市場主導能力欠缺,在缺乏有效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支撐下,追隨別人的技術標準是比較可行的策略,同時可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但在經營方面需出奇制勝、超越別人。若產品需進入已形成技術壁壘的市場,就必須研究該市場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消化吸收,使產品符合當地準入條件。
首先,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要制定不同的技術標準戰略。在制定標準戰略時,一定要先分析國內外本行業的技術現狀及發展方向,研究技術發展中的知識產權狀況,明確技術標準可能形成的方向,使企業研發方向與之一致,讓專利戰略與技術標準戰略始終貫徹于產品設計、制造、銷售、售后過程中。其次,當一項技術被廣泛運用后,它就有可能形成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但這取決于技術本身具有的先進性與合理性,是否得到多數用戶與同行的認可。在自己的技術成為正式的或通用的標準后,企業還應該注意,并不是有了技術有了標準就能取勝。由技術標準形成產品,需要把握3個問題:性能上有大幅度的提高,新一代與上一代產品兼容,價格上與原產品基本持平。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成為真正的王者。再者,因為技術標準化戰略本身就具備政治性的特點,國家政策鼓勵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企業參與制定國際標準,所以要爭取國家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