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朝暉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計量測試中心,四川 綿陽 621900)
溫度試驗箱是電工產品、化工產品環境試驗中不可缺少的設備。溫度試驗箱的校準參數一般包括溫度偏差、溫度均勻度、溫度波動度、升降溫速率,測量系統一般由工業鉑電阻溫度計(RTD)和數據采集器組成。溫度試驗箱的校準需要進行長時間的測量,數據采集量大,要求數據采集器具有計算機通信接口,以便實現自動數據采集/存儲、實時數據分析等功能。
利用目前流行的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Visual C++開發軟件前臺,后臺采用Access數據庫,解決溫度實驗箱校準的信息化管理問題。
啟動Access,創建新的數據庫。數據庫中包括客戶信息表、儀器設備信息表、檢定人員信息表、檢定規程信息表、證書信息表、測量信息表、原始記錄表、測量結果記錄表、原始記錄表。
客戶信息表用于存儲客戶公司的名稱、地址、聯系電話等信息。儀器設備信息表用于存儲被校溫度試驗箱的名稱、型號、出廠編號等信息。檢定人員信息表用于存儲具有資格的檢定人員的有關信息(姓名、性別、檢定員證書編號等)。檢定規程信息表用于存儲與校準有關的檢定規程、校準規范等技術文件的名稱、編號等信息。證書信息表用于存儲所有設備儀器的檢定/校準證書信息。測量信息表用于存儲校準所使用的計量標準、校準日期、環境條件、被校設備、校準員、核驗員等信息。測量結果記錄表用于存儲溫度試驗箱的校準結果,原始記錄表用于存儲多個通道的巡回讀數,目的是為客戶提供詳細的溫度試驗箱的溫度分布。測量信息表、測量結果記錄表、原始記錄表的結構分別見表1~表3。
表1 ChamberTestInfoTab表的結構
表2 ChamberTestResultTab表的結構
表3 ChamberTestRawTab表的結構
設備編號、原始記錄編號和證書編號的編碼設計是數據庫系統開發的前提條件,是系統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是進行信息交換、處理、傳輸和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的關鍵。設備編號的編碼前3位由漢語拼音字母縮寫組成,后5位為具體信息編碼,從00001開始,按順序遞增的方式編碼(例如:DEV00001)。原始記錄編號的編碼前4位由年號組成,中間7位表示信息分類,后面4位為具體信息編碼,從0001開始,按順序遞增的方式編碼(例如:2009CHAMBER0001)。證書編號的編碼前2位表示證書的專業分類,中間2位表示年號,后面4位為具體信息編碼,從0001開始,按順序遞增的方式編碼(例如:TT090001)。
測量系統由Fluke2625A數據采集器、9只鉑電阻溫度計和便攜式電腦組成,數據采集通過RS-232接口實現。
串口編程采用由Remon Spekreijse提供的串口類CSerialPort,CSerialPort類是基于多線程的,其工作流程如下:首先設置串口參數,再開啟串口監測工作線程,串口監測工作線程監測到串口接收到的數據、流控制事件或其他串口事件后,以消息方式通知主程序,激發消息處理函數來進行數據處理。發送數據可直接向串口發送。
訪問數據庫通過 ADO(ActiveX Data Object)實現。ADO使得客戶端應用程序能夠通過任何OLE.DB提供者來訪問和操作數據庫服務器中的數據,最主要的優點是易于使用、速度快、內存支出少和磁盤遺跡小。
為了方便數據庫連接的統一控制和方便對異常的捕捉,需要將ADO封裝到類中,類中只定義一個連接對象,將其聲明為靜態的,與其相關的操作也設成靜態的,由于要頻繁訪問數據庫,所以需要一個記錄對象作為成員變量。
溫度試驗箱校準過程中最重要的步驟是判斷溫度是否達到平衡,平衡后才能進行溫度波動度、溫度偏差和溫度均勻度的測量。測量過程中根據不同試驗箱的情況,實時分析、計算各通道的測量數據,通過測量時間(Duration)、窗口(Window)和裕度(Tolerance)參數的計算結果判斷試驗箱內的溫度是否達到平衡(見圖1),因此以圖形和數據的方式直觀顯示測量狀態十分重要。
圖1 狀態示意圖
對于技術指標要求較高的設備,基于數據庫訪問應用系統的測試軟件,可以根據傳感器或測試系統在實驗室的校準結果,針對各測量通道計算特征系數,將特征系書存入Access數據庫表中,測量時利用特征系數對各測量通道的測量數據進行修正,提高校準結果的準確度。
溫度試驗箱校準過程的用戶界面由兩部分組成,校準信息用于描述被校對象的基本信息(名稱、型號、出廠編號、生產廠家)、校準日期、校準人員、核驗人員、技術文件、測量設備等(見圖2),校準過程用于顯示校準過程中的測量數據、測量結果和圖形(見圖 3)。
圖2 校準信息界面
圖3 校準過程界面
為了保證校準結果的不間斷溯源鏈和校準的合法性,測量設備只能從經過校準/檢定的證書列表中選擇,校準、核驗人員只能從具有檢定員資格證書的人員中選擇,依據的技術文件只能從國家正式頒布的檢定規程和校準規范中選擇。測量結束時以上所有信息將保存在表1~表3所示的數據庫表中。
操作流程如圖4所示,校準時首先在校準信息界面中選擇已經登記的被校對象,輸入校準日期等信息,并且預先設定溫度校準點,然后在校準過程界面中選擇開始測量,打開串口接收數據采集器的測量數據并進行數據顯示和圖形顯示,最后將測量信息、原始數據、校準結果存入Access數據庫。
圖4 操作流程
采用該文介紹的方法開發的溫度試驗箱自動校準系統,現已成功應用于環境溫度試驗箱、電子元器件老化試驗箱等設備的校準工作。校準軟件系統,實現了對被校設備、測量設備、計量人員、檢定規程、測量結果、校準證書等的信息管理問題。
實踐證明在校準軟件的開發過程中應用數據庫訪問技術,能夠解決多用戶、多應用共享數據的要求,靈活、方便地利用測量信息和測量數據生成各類報告,提高工作效率。
[1] JJF 1101-2003,環境試驗設備溫度、濕度校準規范[S].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3.
[2]求是科技.Visual C++數據庫開發技術與工程實踐[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
[3]龔建偉,熊光明.Visual C++/Turbo C串行通信編程實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4]王聰華.ADO訪問數據庫實例剖析[J].計算機應用技術,2002,19(5):159-160.
[5] 熊朝暉.提高工業鉑電阻溫度計的測量準確度[J].計量與測試技術,2006,33(167):6-8.
[6]周 鴻,單麗娜.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J].江西科學,2004,22(8):181-184.
[7]樊耀銘.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的結構模型及典型應用功能[J].試驗技術與試驗機,2007,47(1):48-50.
[8]李 云,黃家瑜.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24(10):54-55.
[9]JJF 1059-1999,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S].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1999:12-23.
[10]潘圣銘,茆冠華.溫度計量[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