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晨璐
最美的公主不是屬于童話屬于夢想,而是肩負責任,為人們夢想的實現而奔走努力。詩琳通,這位來自泰國的公主,用30年書寫中國情緣,用刀里華夏行搭建中泰友誼的橋梁。
大陸之南,曼妙的古老文化與素萬那普這片金土交融。暹羅的傳奇,歷史的洗禮,佛教的智慧,夏日的斑斕締造出一個寧靜和睦的美麗國度——泰國。濃厚的佛教文化背景讓這個國家的人們多了一份包容與真誠,四季如夏的氣侯讓這個國家有著五彩繽紛的生活。這里,走出了一位兼具智慧與遠見的公主,寫下一段不解的華夏情緣,用沉穩而大度的微笑傳遞著兩國人民深厚的友誼。她,就是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的次女——詩琳通公主。
在泰國,每個人都有一種屬于自己的顏色。國王是黃色,莊重氣派;王子是紅色,朝氣蓬勃;而紫色則屬于詩琳通公主,高貴典雅,又不失活力。背著照相機,手握筆記本,與民眾親切地談話,記錄下人民的心聲以及自己的心得,公主走到哪里,都象征著一種精神,傳遞著一份希望,她用干練颯爽的身影寫下了不亞于男兒的傳奇,在每個人的心中留下一份美麗和圣潔。作為泰國的公主,她從小聰穎好學,多才多藝,更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有著特別濃厚的興趣。自1981年以來,公主曾先后32次造訪這片“龍的故土”,走遍大江南北。為提高自己中國語言文化的水平,公主還曾于2001年在北京大學學習一個月。公主愛在春天來到中國,在這個一年之始的季節,在這個童話中屬于公主的季節,來到她熱愛的鄰國,帶去新希望,帶去中泰兩國交流的新起點。
緣起情牽
當初,在王后詩麗吉的鼓勵下,詩琳通公主開始學習東方語言,并逐漸對中國的語言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國王和王后的指導下,公主通讀了一些中國的古典名著,勤學中國語言,鑒賞中國詩詞,更培養了一份對中國古典藝術的熱愛。之后,為了進一步提高漢語聽、說、寫的能力,學習中國文化,走近中國人民,公主決定在中國當地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經過一番準備,公主來到了北大,在2001年伊始,開始了在中國的學習之旅。
公主在中國的日常學習生活緊湊而豐富。每日清晨,天還未亮,北大未名湖畔便有了公主長跑、打太極的身影。公主甚為喜歡這種安靜的,能夠修身養性、吐故納新的武術,希望在那些富有哲理的一招一式中磨煉自己的脾性。對于中文學習,公主總是嚴格要求,一絲不茍,并且努力使用全中文對話,培養自己的語感。在寧靜的下午,公主則跟隨著老師體驗一些中華文化藝術,或是蒼勁有力的書法,或是意境深遠的繪畫,或是優美深情的二胡演奏。除了日常學習,公主還四處走訪,與季羨林、王蒙等文化大家攀談,聽他們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造訪老舍、宋慶齡等名人故居,感受中國文化人的精神;走訪各處名勝,回溯千年歷史;參觀老年活動中心、幼兒園以及中小學,體驗中國百姓的尋常生活。
一部照相機,一本日記本。公主總愛拍下每一瞬間的精彩,寫下每一天的故事。她將這些文字和照片整理成一本書——《我的留學生活》,記錄在中國學習的點點滴滴。一個月的學習、見聞讓公主更加真實全面地了解了中國,不僅是語言文化,還有教育、社會;不僅感受到了文化大家的風采,更走入尋常百姓家;不僅探訪了華夏的千年文明,更感受了新中國的偉大成就。因為興趣,所以了解;因為了解,所以情牽;因為情牽,所以付出。在往后的數年里,詩琳通公主一直致力于中泰兩國的交流溝通,在這片“龍的故土”付出關心、熱心和愛心。
見證春天的故事
公主初次來華是在1981年,恰逢改革開放之初。在以后的近30年中,公主先后30多次到訪中國,從首都北京到遙遠的邊疆,從繁華喧鬧的都市到偏僻貧困的山村,大江南北都留下了她的足跡。每一次中國之行,公主都會用文字和圖片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并出版成文集或畫冊,為泰國人民了解真實的中國打開一扇清新而明麗的窗口。從《踏訪龍的故土》到《隨公主踏沙遠行》,再到《詩琳通公主天路行》,公主來華的30年,是增進了解的30年,更是見證中國發展奇跡的30年。2009年,詩琳通公主在華舉辦了一次個人攝影作品展,參展的119幅作品,除了行走各地的精彩瞬間,還有一部分是她在北京奧運會期間拍攝的“奧運印象”。在公主眼里,奧運的勝利是整個亞洲的勝利,作為中國的國際友人,公主感至憮比自豪和喜悅。
“中國真的變化很大,那時候房子沒有那么高,在中國的泰國人也沒那么多,來一趟中國也不是那么方便?!绷钠鸶惺艿降闹袊l展,公主這樣感慨。簡短的一句話,卻概括出了中國30年來發展的特點,那就是經濟更發達,思想更開放,溝通更便捷。
中國改革開放的奇跡被稱為春天的故事,30年來中國的土地蒸騰著蓬勃的生命力,推動著這個國家提升自己,融入世界,與周邊國家拉近彼此的距離。每一次來華,公主總會用心體驗中國的新變化,用親身經歷見證春天的故事,將中國的和煦春風與泰國的夏日陽光交織成燦爛的友誼之橋。
春暖延綿
在中國學習的日子讓公主感受到中國發展巨變的同時,也深深地體會到高等院校在歷史上推動中國經濟,政治、社會前進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北大為例,其自由民主的精神,豐富優質的教學資源,以及越來越國際化的發展方向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氐教﹪?公主開始進一步推動兩國的教育合作,鼓勵泰國學生來中國學習,來北大,以及其他知名高校學習,將所學的知識帶回泰國,為泰國的發展作出貢獻。
以后每年四月,公主都會帶著新的期待來到中國。了解中國高校新的學科發展狀況,挖掘新的資源,尋求更多的合作可能。公主十分注重各領域合作的全面發展,她清楚地看到,隨著全球化的推進,經濟、技術領域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作為友好鄰邦,加強科技領域的研究合作成為了中泰兩國教育交流的發展趨勢。2005年,在公主的支持下,北京大學詩琳通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成立。該中心作為北京大學跨院系跨學科的學術交流機構,開展以泰國為主的合作交流工作,除進一步深化現有的語言、文學、文化、中泰關系等研究領域的合作外,逐漸擴展在更廣泛領域,尤其是科技領域的合作交流。這個里程碑式的交流中心體現了公主的智慧與遠見,成為了深化中泰兩國大學和研究機構合作交流的紐帶。
說起未來,公主充滿了希望。她談到,中國頂尖大學在數學、物理、化學等理科項目有著雄厚的實力和豐富的教育經驗,具有很強的優勢,她將致力于選派更多的泰國學生進行這些學科的學習。公主還特別提到一個學以致用的問題。中泰兩國的教育機構已經有了不少的合作研究項目,如何將研究成果轉化成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例如開展一些工程項目,將成為我們更加關心的問題。
公主的留學生活在2001年的春天畫下了句號,但這份春憶讓公主不僅對于兩國教育交流傾注了更多的心血,也與中國人民結下了更為深厚的情誼。留學期間,公主接觸到一些貧困學生,了解到了一些希望學校的情況,在之后的幾年里,她都十分關注希望工程,并資助一些貧困學生繼續求學,鼓勵他們堅強地面對人生。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公主以個人名義捐贈了10萬元,還和泰國紅十字基金會共同捐贈了100萬元人民幣的帳篷和廚具;之后,她又以個人名義捐資援建了在地震中成為廢墟的綿陽市先鋒路小學,勉勵孩子們敦品勵學,將這份春暖播撒到更多人的心中,一直延綿下去。
最美的公主不是屬于童話屬于夢想,而是肩負責任,為人們夢想的實現而奔走努力。詩琳通,這位來自泰國的公主,用30年書寫中國情緣,用萬里華夏行搭建中泰友誼的橋梁,帶著來自大陸之南的問候,帶著春天一樣溫暖的笑容,在每一次新的中國之行,見證春天的故事,將一份摯愛華夏文明的春暖在兩國間一直延綿下去,在龍的故土留下最美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