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藝雯
我們不設定約束,只是找到最優(yōu)秀的人,然后讓他們放手一搏,這就是通往成功的最佳之路。
2010年8月10日,國家外國專家局局長季允石、副局長孫照華在北京外國專家大廈會見了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副院長沈本漢先生,雙方就合作事宜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會談。會談前,沈本漢先生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
《國際人才交流》:我們知道您在2003年榮獲上?!鞍子裉m獎”(上海市政府專門頒發(fā)給有重大貢獻外國專家的獎項),您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這些年您和上海市有哪些方面的合作?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上海市政府與沃頓商學院合作開設的高級公務員研修班的情況?
沈本漢:我第一次到上海是在1984年。那時,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受上海交通大學之邀幫助他們重建管理學院。因此,我們選派教授去上海交大授課,交大也選派學生來沃頓商學院學習。同時,我們還在上海交大開設了管理培訓課程。1984年,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重新落成,那年夏天我初次到訪上海,那是十分激動人心的時刻。從那以后,每年我都至少來中國四五次,這26年來我已經(jīng)來過中國100多次了。26年來,我感悟最深的就是中美應該更深入地了解對方,這點至關重要。我認為,中國在這方面做得比美國更好,因此我的職責同時也是目標之一就是學習中國,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熟悉兩國之間的特性及共性:26年來,我們與上海交大、復旦大學、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以及清華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開展合作項目,我的目標始終是盡我們的微薄之力幫助中國了解我們管理以及組織的方法,并把美國人帶到中國來,讓他們了解中國。
我還清楚地記得26年前我第一次到上海時的情景,那是1984年6月12日。那天,我去黃浦江參觀游覽,在游船上,導游指著河對岸告訴我們說:“那邊是浦東,除了蚊子什么都沒有?!贝蠹乙宦牰夹α?。但這的確是事實,那時的浦東還只是一片灘涂。時光荏苒,近年來,我與上海市政府官員的接觸日益頻繁,他們的出色領導力著實令我欽佩。例如,當我第一次到上海的時候,那時從虹橋機場到市區(qū)的路才剛修好。然而就在不久之后,上海市政府就開始大興土木,巨大的交通網(wǎng)絡破土動工。我不禁感嘆,對于政府官員而言,思維前瞻性是何其重要。那時,上海市政府開始規(guī)劃在浦東興建新機場,當時很多人認為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但是我深知上海市政府的領導力和決策力,他們對中國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有著清晰的認知,對中國經(jīng)濟的騰飛有著強烈的感知,因此我對浦東機場的建設信心滿滿。如今,夢想果然變成現(xiàn)實了。上星期,我讀到一則新聞說今年中國汽車銷量首超美國,年銷量超過1200萬輛。然而26年前,中國的汽車銷量幾乎是0。這強有力地證明了中國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同樣的,沃頓商學院在中國也經(jīng)歷了這樣一段發(fā)展的過程,20世紀90年代初,我們開始與上海市政府合作開設高級公務員研修班培訓課程。時任上海市嘉定縣委書記孟建柱是第一期培訓班的學員,當時,班上共有45名學生,他是全班公認的優(yōu)秀學員。我與他一直保持著聯(lián)系,后來,他先后被任命為上海市副市長、江西省省委書記、公安部長。其間我們大概見過15次面,每次和他交談,我都深深被他的真知灼見所震撼,他認為中國需要改革,中國即將成為更加現(xiàn)代化、繁榮富強的國家。在參加培訓班的時候,孟建柱就已經(jīng)展現(xiàn)出他的全局意識及卓越的領導力,因此我并不驚訝于他現(xiàn)在如此出色的表現(xiàn)。我認識中國政府的很多官員,對他們的長遠的視角及清晰的發(fā)展思路感到十分欽佩,他們不但充分理解中美關系,并且認同兩國關系發(fā)展的重要性。
《國際人才交流》:除上海外,沃頓商學院還與中國哪些城市的高校開展合作項目?沃頓是否有意在中國開設分校?沃頓的中國戰(zhàn)略又是什么呢?
沈本漢:目前,我們與中國4所大學開展合作,他們分別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清華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我們學校的規(guī)模很大,但是中國太大了,對我們而言,在中國的每個城市都建立自己的分?;蚍种C構是有一定難度的。在中國,我們的未來規(guī)劃有三一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充分了解中國,因為在不熟悉的情況下是難言發(fā)展的。因此我們選擇教授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對中國有足夠的了解,這點至關重要。第二,我們想把對中國的了解告訴更多的人,我們有一個在線商業(yè)期刊叫做“沃頓知識在線”,目前中文版本的訂閱數(shù)已超過35萬。除此之外,還有成百上千的讀者在線閱讀??偨Y來說,第一步是學,第二步是聯(lián)絡整合各方資源,第三步是教。當我們逐步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時候,我們樂于提供一些相關的培訓課程來幫助中國政府以及企業(yè)更行之有效地開展工作。這就是我們的“三步走”戰(zhàn)略。目前,我們并沒有打算在中國建立分?;蜷_展雙學位項目,雖然我們收到了很多的邀請,但是目前并沒有這個打算。為了使教學質量與本校相同,我們必須有與之配套的師資力量以及其他設施,目前這對我們而言尚有難度。
《國際人才交流》:在美國,沃頓商學院幫助許多企業(yè)培訓員工,中國企業(yè)對此的需求也十分旺盛。中國企業(yè)有何途徑參加沃頓商學院的培訓課程?
沈本漢:我們有3種方式幫助培訓中國企業(yè)的員工。第一,我們的MBA項目會收到一些來自中國企業(yè)員工的申請。第二,我們也歡迎中國企業(yè)的員工參加我們的高級管理培訓項目。第三,也是我們培訓中國員工的主要途徑,那就是通過我們提供的定制培訓項目。例如,從1990年開始,我們就和上海市政府合作開設高級公務員研修班培訓課程,到今天已經(jīng)有20個年頭了。此外,2006年,沃頓和民生銀行上海分行開設“高級金融研修班”。因此,我們有多種不同的渠道和方式為中國企業(yè)和中國企業(yè)的員工提供培訓。
《國際人才交流》:與美國本土的學生相比,來自中國的學生在學校的表現(xiàn)如何?
沈本漢:沃頓商學院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我們希望學生們都能有出色的表現(xiàn),在這一點上中國學生與美國學生并無二致。就我的經(jīng)驗而言,我認為沃頓商學院的學生水平相對平均,無論他們來自俄羅斯、巴西、中國或是美國。當然對于那些來自母語不是英語國家的學生而言,他們面臨的挑戰(zhàn)更多,但這并沒有影響他們的表現(xiàn),他們在學校表現(xiàn)得非常優(yōu)秀。
給你講一個有意思的故事。去年,有一個來自中國的MBA學員來找我,他剛剛來學校幾個月,告訴我他要退學。我問他為什么,他說他的學習小組有問題。沃頓商學院的課程組織方式是把10個人組成一個小組,以團隊的形式共同進行學習。于是我問他:“你的小組有什么問題?”他回答說:“我們組一共有10個人,其中有5個是美國的學生,他們總是吵吵鬧鬧,永遠都在說自己的想法而不聽別人的意見。另外有2個來自日本,他們非常地安靜,從來也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很自私。還有1個來自法國,他的發(fā)音很奇怪,我根本就聽不懂,還有1個來自巴西的女孩,她整天在
外面玩。我作為唯一的一個中國學生,是唯一一個正常的學生!”我說:“這很好啊!”他說:“這一點兒都不好,簡直就是折磨!”我告訴他:“這恰恰就是我們設立學習小組的目的,你畢業(yè)后就會跟這些國家的人打交道,可能50%的時間跟美國人打交道、20%的時間跟日本人打交道,10%的時間跟法國人打交道、10%的時間跟巴西人打交道,所以你必須學會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即使你現(xiàn)在認為這是折磨?!甭犕晡艺f的話,這個學生恍然大悟。于是他決定留下來,不再考慮退學的事情了。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踏上自己的事業(yè)之路,一半的時間和美國人打交道,20%的時間跟日本人打交道,正如我所言。
《國際人才交流》:您對中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沈本漢:這26年我經(jīng)歷了很多,使我有各種機會從不同角度觀察中國,了解中國。也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很久之前,我遇到了一位美麗可愛的中國姑娘,并且娶她為妻,現(xiàn)在我有兩個可愛的女兒,每年我都會帶她們來中國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我認為,世界未來的發(fā)展很大一部分取決于中美之間建立緊密的伙伴關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成為未來世界的領導者,有能力建立兩國司的這種聯(lián)系。這就是我在中國感悟最深的——中美關系是重中之重。也許你要問如何建立這種關系?我的回答就是:人。當我和我的妻子決定組建一個家庭的時候,我們達成了這樣一個共識,那就是自己的孩子不能是一半美國人,一半中國人,他們不能對這兩個國家都一知半解,他們應該是百分之百的美國人,同時也是百分之百的中國人。我認為如果有更多人有這樣的雙重視角、雙重身份,那么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和平、更加繁榮。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未來世界的領導人,其他人也同樣如此。
《國際人才交流》:中國的商學院正在經(jīng)歷一個高速發(fā)展的階段,您對中國的商學院有何建議?
沈本漢:我認為中國的大學并不需要我的建議,他們做得非常好。但是我要提到這樣一件事,幾個星期前,我和美國幾所商學院的院長碰面,我們談到了未來的挑戰(zhàn)和機遇,每一個人都說他們目前最關注的問題就是中國的商學院未來將成為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但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趨勢,因為意識無限,思想無疆,如果有更多的人關心并且專注我們共同面臨的問題,并且尋找解決方法以使世界變得更加美好,這何樂而不為呢?中國商學院的發(fā)展將會使我們更難聘請到優(yōu)秀的教授,并且對生源也會有一定影響。我認為中國的商學院在世界教育之林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而且已達到世界商學院的統(tǒng)一標準,這也是我們與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合作的原因之一。光華管理學院的院長張維迎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曾多次互訪,交換教授并且建立合作項目,雖然我們處于一定的競爭關系之中,但我們和張維迎院長以及北大的教師團隊合作相當愉快,我想這就是我們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我認為,合作永遠比競爭更重要。
《國際人才交流》:我們知道沃頓在上海開設了聯(lián)絡代表處,請問沃頓上海聯(lián)絡代表處負責的工作有哪些?
沈本漢:2005年,沃頓商學院全球的第四個聯(lián)絡代表處——中國聯(lián)絡代表處在上海成立,由沃頓MBA畢業(yè)生吳吻先生擔任上海聯(lián)絡代表處執(zhí)行董事,主要負責5項工作:第一,創(chuàng)建“沃頓知識在線”,上海聯(lián)絡代表處負責整合文章、翻譯、市場調查等工作,以此向中國讀者傳達我們的想法。第二,我們的高級管理培訓項目收到很多來自企業(yè)的申請,上海聯(lián)絡代表處負責協(xié)調這個培訓項目。第三,我們收到很多MBA課程的申請,上海聯(lián)絡代表處同時負責協(xié)調此項工作。第四,很多沃頓的校友希望來到中國工作,他們中有中國人、美國人還有其他國家的畢業(yè)生。上海聯(lián)絡代表處負責幫助聯(lián)絡工作單位,找尋工作機會。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沃頓商學院的很多教授希望在中國做課題研究,上海聯(lián)絡代表處負責聯(lián)系企業(yè)以及學校,以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科研項目。
《國際人才交流》:在您看來,美國的高等教育為何居于世界領先水平?
沈本漢:我認為美國教育成功的原因有二。一是我們聘請最頂尖的教授,錄取最優(yōu)秀的學生,聘用最稱職的教職人員,然后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因為我們發(fā)現(xiàn),方向性強,效果反而不好。所以,我們不設定約束,只是找到最優(yōu)秀的人,然后讓他們放手一搏,這就是通往成功的最佳之路。第二個原因是,我們挑選出的這些人來自世界各地,人才的多樣性是美國教育成功的真正原因。例如,在沃頓商學院,40%的學生不是美國人,這個比例是相當大的。今年,有來自85個國家的學生參加我們的MBA課程。因此,聚各方賢才,集大家之所長,鼓勵他們通力合作,他們就會開出思想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