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禎
過去的世博會,英國引領了工業革命,帶人類走進現代文明;美國發動了電器革命,讓人類擺脫黑暗走進了電力時代。
中國則是要向世界宣告她的綠色企圖心,上海博即是中國跟世界各國競逐綠色科技的競技場。而打算一次到位的綠色建設,已經讓中國成為全世界最“賺頭”的綠色市場。
花上百億蓋海上風電場可供上海20萬戶家庭一年用電量
中國的綠色企圖心有多大,到上海與洋山港的東海大橋看一看即明白。聳立在橋側的是巨型風力發電機,每個高近100米,這是中國首座海上風力發電場,也是全亞洲、甚至所有發展中國家中的第一個海上風電場,第一期共有34臺風機,每臺的功率為300萬瓦(MW),總裝機容量為10萬千瓦。
這個風力發電場可以為上海提供綠色電力;按上海每戶家庭每年平均的用電量1200度計算,這個風力發電場可以滿足20萬戶家庭一年的電力需求。這些巨型風力發電機落成時間恰好在世博開幕前。
因為目前全球只有20多個海上風力發電場,基本上都是建于歐洲國家,就連美國也一座都沒有。因此,這座海上風電場對中國來說,不僅是個零的突破,也讓上海躋身世界可再生能源應用的前列。
不光是上海,在武漢這個過去大家印象中充滿煙塵、夏天酷熱、城市顏色單調的重工業城?,F在也開始綠色變身。
走進全中國首條通車的高鐵車站武漢車站。這里的屋頂鋪設了太陽能電池,成了中國第一個太陽能發電的火車站,每年可發兩百萬度的電。除了火車站,武漢從工業區的屋頂、學校與植物園也都裝配了太陽能發電。不僅太陽能,在武漢的東湖風景區環湖道路裝上了LED的路燈,是大陸十城萬盞的重點城市,武漢計劃3年內裝3萬盞LED路燈和兩萬盞LIED室內燈。
看煙囪大國變低碳市場新型燃煤發電廠,年省20萬噸煤
過去身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大陸,為了生產全世界的低廉商品,靠著老舊的燃煤發電廠日夜造電,卻也為上空制造濃濃的黑色陰霾。中國大陸到目前為止,還有兩萬多座老舊燃煤發電廠,整個總電力結構仍有7成以上仰賴火力發電,老舊的火力發電還讓大陸每年排放30億噸二氧化碳,只為了發電。
但是,目前全球最高效率的燃煤發電廠,卻也于2008年的時候出現在上海。
上海的外高橋超超臨界燃煤發電廠,是全世界最先進的燒煤發電廠,跟同樣發電容量的傳統燃煤發電廠相比,這座電廠一年減少排放二氧化碳40多萬噸,一年省煤20萬噸以上。
這座電廠也贏得國際的肯定,今年3月,《華爾街日報》刊登了標題為《世界最高效的燃煤發電廠在上?!返奈恼隆倪@座電廠開始,廣西、海南、天津、貴州以及東北吉林,大陸各地興起了蓋超超臨界燃煤發電廠的潮流。
光是大量的落后與老舊的燃煤電廠改成超超臨界電廠的商機,中國大陸毫無疑問將是全世界最大的低碳市場。
“變綠”的第一個野心不讓能源短缺問題,阻礙經濟發展
上海世博,這個中國人第一次舉辦的世博會,它留下的不只是類似水晶宮或是艾菲爾鐵塔這樣的建筑物,上海世博是一個范本,示范一個不需外來能源、傳統石油與煤的城市,城市可以自己產生能源,進而解決城市發展的問題。
什么叫不需要煤跟石油的城市?
首先,世博展館與地鐵的冷氣,其實是來自重建黃浦江濕地的奇跡。
黃浦江畔南邊靠近世博會址的地方,有廢棄的上海鋼鐵與梅鋼舊廠房,這里原本堆滿了設備與廢鐵。上海在爭取到世博會舉辦權之后,把這塊土地還給黃浦江,沿江邊6公里長的土地變成了濕地,上面用植物過濾黃浦江水,地下5米的江水,維持攝氏15度恒溫,與水面溫度產生了自然的溫差,再把這些江水抽上來,透過熱交換的方式,成為各展館的自然空調。上海市的目標是這些自然空調不只供應世博園區,未來也將成為浦東辦公樓中的自然空調。
電力來源則是來自于太陽能發電,世博太陽能發電總功率預計可達10萬億瓦,特別是世博主題館使用了全世界最大的單一太陽能電池,可以自給自足供應自己的電力。
至于世博最中心的世博軸,則是世界上最大的LED照明,漏斗形的造型在雨天則能夠搜集雨水成為世博用水的來源。
“變綠”的第二個野心先做大市場,再當技術主導者
所以第二個看世博重點,不是展覽會也不是科技技術,而是商機。主要研究兩岸經濟的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說,世界低碳經濟之爭將是標準與規格之爭。
舉一個今年例子,中國大陸有很大的電動自行車市場。今年起就實施了新的電動自行車標準,超過40公斤以上、時速20公里以上改列入電動摩托車管理,也就是說,原本生產超過這個重量與速度的廠商,突然之間沒法賣了,必須盡快降低重量,否則就被淘汰或必須轉行到電動摩托車領域,但那一行又有不同的標準。
中國大陸有計劃、有步驟地進攻綠色市場,世博除了辦展覽,也有科技行動計劃??偣舶才帕?1個專題規劃、232項科技研發項目,動員近千家科研單位的上萬名科研人員參與世博。所以當世界各國將最新的技術放在上海世博上展示時,大陸科技研發人才也在進行研究與掌握。
舉例來說,今年世博使用氫能源車雖然原始概念不是大陸提出,但大陸卻研發出充氣更快、儲氫量比美國大12倍的氫能源車,是世界上儲氫量最大的氫能源車,就在世博會場上提供服務。
這就是中國的綠色企圖心,中國是世界最大電動車、太陽能電池等綠色產品的制造國,但主要技術或是專利卻在歐美國家手中,現在中國先把自己變成最大的綠色市場,再用自己制定的標準綁住游戲規則,讓自己的企業成為未來專利與技術的主導者。目的:讓中國在下一波綠市場興起時,成為領先世界的綠色大國。
(摘自《商業周刊》)
(編輯袁紅)
海外星云 2010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