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轍元
奧巴馬阿富汗戰爭的成敗,勢必決定奧巴馬任期的成敗,及其能否連任的政治命運。
不得已而為之
2009年12月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選擇在西點軍校宣布了美國對阿富汗戰爭的新戰略。奧巴馬阿富汗戰爭新戰略的兩大戰略基點是:一、向阿富汗增派3萬美軍,在2010年夏季之前完成增兵計劃;二、從2011年夏季開始逐步從阿富汗撤軍。
阿富汗新戰略是奧巴馬別無選擇的鋌而走險之舉,是不得已而為之,甚至是不得已必為之的戰略抉擇。首先,阿富汗戰爭已延續了8年之久,形勢卻越來越糟糕,塔利班不僅控制了阿富汗幾乎80%地域,而且勢力擴展至阿巴邊境,在巴基斯坦開辟了第二戰場。其二,奧巴馬除了面臨阿富汗戰爭、巴基斯坦危急形勢的難題之外,還面臨著經濟、政治方面內外交困的難題。
戰略轉向軟性
奧巴馬阿富汗戰爭新戰略,因其面臨的兩大戰略環境,而不得不設定了兩大戰略基點。兩大戰略基本點則是圍繞新戰略目標而設定。須知,奧巴馬早在2009年3月就公布了對阿富汗新戰略目標:破壞、瓦解、擊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裝勢力,以及基地組織武裝勢力,并且將從伊拉克撤出的部隊增派到阿富汗作戰。
表面上看,似乎新戰略目標依然如舊,僅僅增加了新的戰略內容即兩大新戰略基本點。其實不然,奧巴馬新戰略的戰略目標已迫于當前的和可以預見到的未來形勢而做大調整,這就是奧巴馬所謂的“勝利結束阿富汗戰爭”。相對于3月既定的剛性戰略目標而言,新戰略目標是軟性的,具有可伸可縮的彈性。
很顯然,奧巴馬既然決定撤軍時間,而撤軍時間限制也是剛性的,不管2012年前阿富汗形勢如何,奧巴馬是要完成撤軍的,否則奧巴馬的競選連任勢將化為馬有。這當然是奧巴馬所不愿意的。更何況美國人民也不愿無限期地深陷災難性的阿富汗戰爭泥潭。
依據新戰略環境,遵循新戰略目標,圍繞新戰略基點,奧巴馬設定的阿富汗戰爭新戰略任務是:一、美軍作戰部隊將最大限度打擊、清剿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武裝勢力;二、包括作戰部隊在內的所有駐阿美軍,將全力培訓阿富汗安全部隊和警察,使其具備接管、控制安全局勢的能力。
難度風險都很大
客觀預測,奧巴馬新戰略任務要基本完成的難度都非常大,風險也非常高。
首先,就第一大戰略任務而言,在不可能徹底消滅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武裝勢力的情況下,求其次也要哪怕暫時平息其卷土重來、東山再起或死灰復燃、星火燎原的勢頭。這些無論能否如愿完成任務都相當艱難,而完不成任務,失敗的幾率相當大,且代價也相當高昂。再者,人員的傷亡還將繼續增加,甚至大量增加。所有這些都是美國人民所不愿承受的。可以預見,國內的厭戰、反戰情緒和壓力還將隨之高漲,奧巴馬的政治風險也將隨之增大。
其次,就第二大戰略任務而論,腐敗、虛弱、無能的阿富汗政府和軍隊,乃是扶不上墻的泥巴,駐阿美軍全體動員、全力以赴培訓阿富汗軍隊和警察也無濟于事。更何況阿富汗軍力嚴重不足,原計劃要建制達13.4萬人,現還不足9萬人;而且阿軍多為文盲,素質低下;尤其可怕的是,阿軍警中還有部分人過去或現在還暗中支持或勾結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武裝勢力。
戰略還將調整
因此,美軍要完成奧巴馬新戰略的第二大戰略任務幾乎是不可能的。而這一戰略任務不完成,美軍全部撤離阿富汗,無異于拱手讓塔利班武裝復辟,基地組織東山再起。這當然是奧巴馬及其政府不能容忍的。由此看來,奧巴馬的新戰略任務必定還預留有第三大戰略任務:還將在較長的時期內留下部分美軍維持阿富汗最低限度的弱平衡。這也正是奧巴馬新戰略并無明確的撤軍時間表的重要原因所在。
綜上所述,奧巴馬阿富汗戰爭新戰略是一種以進為退的權宜戰略,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應付戰略,一種別無選擇的冒險戰略,一種注定了不可能成功的平衡戰略。可以預見,今后奧巴馬阿富汗戰爭新戰略還將會有第三次、第四次再調整的新戰略出爐。
(編輯/王克峰)
海外星云 2010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