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弘旭



王俊博小檔案
生日:1951,4,11
學歷:高雄工專化工科畢業
經歷:亞洲唱片負責人、智冠董
事長、中華網龍董事長
家庭:已婚,1子2女
最討厭:敷衍、逃避
最喜歡:認真
經營網絡游戲,猶如進入藏寶圖世界,不知道下一個轉彎是死巷,還是寶藏?征戰游戲業近30年的王俊博,領軍智冠集團,在游戲圖上尋尋覓覓,跌跌撞撞,終于殺出血路。
咚!咚!咚!在激昂的戰鼓聲中,王俊博搭著金色戰船從舞臺前方緩緩降落。在美女衛士的簇擁及魏、蜀、吳三色旗幟的烘托中,王俊博意氣風發地宣布:“《三國志On line》網絡游戲正式開戰。”
在臺灣游戲市場,身兼智冠、“中華網龍”董事長的王俊博仿佛征戰三國,從代理游戲、自制游戲,最后跨入網絡游戲,征戰26年,成為臺灣網絡游戲最大品牌。
設擂臺挖掘新秀
一手創立“智冠”、“中華網龍”的王俊博,創業初期,吃盡英、美游戲原廠的閉門羹,僅靠求來的3000套游戲勉強度日;1992年從代理游戲轉型自制游戲,慘賠5000萬元(新臺幣,下同);2000年時,為了開發網絡游戲,轉投資子公司“中華網龍”,也曾經虧損1.43億元,股價最低僅17元。
但隨著“中華網龍”游戲開發技術成熟,加上宅經濟發燒話題,“中華網龍”成為游戲股當紅炸子雞。智冠旗下的“中華網龍”,股價從2009年初的93元,到7月14日飆到460元,半年內攀升近5倍,一度成為新股王;之后稍有回檔,但到10月中旬股價仍約450元,僅次于聯發科。
“中華網龍”總經理呂學森說:“20世紀90年代起,智冠每年都會舉辦金磁片獎,鼓勵學生創作游戲,當時我還在念交大,和室友劉裕敏(現任“中華網龍”副總)參加,得了銀牌。”1996年,在王俊博的資金支持下,成立“太極工作室”,專門為智冠設計單機版游戲。
砸重金開發江湖
當時,王俊博投資了十幾個游戲開發工作室,他說:“我常去工作室突擊檢查,發現睡滿一地的人,我也搞不清楚他們是熬夜開發游戲,還是熬夜玩游戲。跟我說1年可以交出一款游戲,結果常常是3年也交不出來。只有呂學森的團隊最有效率,他們說1年交作品,就是1年,根本不用我擔心。”
單機游戲開發3年后,呂學森建議王俊博轉做網絡游戲,王俊博說:“他們一開口就說要2000萬元,當時一款單機游戲才要四五百萬元,做一款網絡游戲可以開發4款單機游戲,這次換成我對他們說,讓我回去考慮看看。”
2000年的單機游戲市場,盜版軟件占去80%,出現瓶頸。“當時美商藝電公司開發的《網絡創世紀》網絡游戲,每個月收月費,不擔心盜版問題,但是網絡游戲開發花時間,我也擔心投資沒有回收。”
在呂學森的保證下,王俊博成立中華網絡公司(隔年改名“中華網龍”),由呂學森、劉裕敏主導網絡游戲開發,但王俊博千叮囑萬交待,絕對不可以說出他有投資,否則立刻停止投資。王俊博說:“我也擔心其他工作室跑來要錢說要投資,我哪來這么多錢?”
戰群俠貼近市場
2001年,“中華網龍”正式推出第一款自制的網絡游戲《金庸群俠傳》,上線人數突破10萬人,但后2年推出的《戀愛盒子》、《東方傳說》、《卡巴拉島》等幾款游戲,表現都不佳,2005年更虧損1.43億元,股價最低到17元。
經過幾年的摸索,“中華網龍”最后發現,網絡游戲還是要結合華人熟悉的武俠小說和漫畫,用戶接受度比較高。
2006年,智冠推出以黃易小說為背景的《黃易群俠傳》,用戶一舉突破15萬人,成為當年最夯的游戲;2008年的《武林群俠傳》,用戶也有12萬人,“中華網龍”總經理呂學森、副總劉裕敏二位創始人身價也大漲,身價都超過6億元。
放代理策略授權
但產品太晚推出,大陸市場被后發的金山、盛大、新浪、網易等大陸廠商分食,王俊博說:“在2000年時,臺灣的網絡游戲市場比大陸走更快,但2002年后,大陸公司自己找韓國廠商取得代理權,臺灣廠商沒產品跟上,規模越做越小。”
在臺灣市場,王俊博擅長通過通路鋪貨,或者自己辦雜志宣傳產品的手法,“大陸玩家習慣到網吧玩游戲,網吧的經營復雜度高,需要大量人手在網吧安裝游戲、販賣點數卡、貼海報,是臺灣業者不擅長的行銷方式。我們后來發現,繼續撐下去,可能連褲子都要當在大陸了。”
今年初,王俊博將自制的《吞食天地二》,授權給大陸“盛大”代理經營,外界認為智冠把大陸市場拱手讓人,但王俊博認為這是另一種進入市場的做法:“授權給別人經營賺更多,為什么不?”
抓預算量入簡出
在臺灣幾家上市游戲公司中,智冠以預算抓得緊、費用最精簡而出名,這些行事風格,全來自王俊博的影響。
2002年,匯豐直接投資有限公司(香港匯豐集團子公司)計劃投資智冠,匯豐直接投資董事陳伯昌回憶說:“第一次與王俊博吃飯,當時有5個人同席,王俊博喜歡喝可樂,但只點了3罐,平均倒在5個人的玻璃杯里。”這件事讓他感受到王俊博對錢的謹慎,智冠員工也透露:“董事長北上開會還是住公司宿舍、搭計程車通勤。”
王俊博對執行細節也高度要求,某次記者會上,王俊博遲到半小時,一進場就跟大家抱歉說:“不好意思,我剛去看電視廣告的剪接。”
對于自己拼命三郎的工作習慣,王俊博也坦承:“身體沒以前好了。”朋友提醒:“不是說60歲要退休?”他辯解說:“有啊,現在中華網龍和游戲新干線的人都已經上軌道了,廣告也都能做出我要求的絢麗效果了。”但當問起:“那誰來接班呢?會考慮讓在智冠子公司智樂堂工作的兒子王宣策接班嗎?”王俊博一副無所謂的口氣說:“他比較喜歡游戲開發,不一定要讓他來經營。”接班人這個敏感的話題,不但讓當年逐鹿中原的三國君主絞盡腦汁,千年后的今天,也考驗王俊博的智慧。
(編輯/王克峰)
海外星云 2010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