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熹
一
回憶起那段噩夢般的日子,我現在依舊心有余悸。走進網吧那年我剛上初二。我的物理學得很好,是班上的物理科代表。不料期中考試時,因為一時粗心,成績不太理想。班主任老師不問青紅皂白,把成績下滑歸咎于我平時太喜愛天文,并在家訪時以快要中考為由沒收了我所有的天文書籍。
當時我對天文有著濃厚的興趣,卻因此屢受老師批評,于是我把希望寄托在家人身上,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當我激動地對父親談起宇宙之神奇和它帶給我的震撼時,父親簡單地拋出了一句話:過于虛無縹緲,不切實際。我再次受到了打擊。
我跟同齡人也談不來。每當我和他們探討一些社會問題,或者談人生、談哲學時,他們就對我冷嘲熱諷,有的嘲笑我是“天才”。有的干脆說我是“瘋子”。時間長了,我自己也迷茫了,我不知道自己是一個“孤獨的天才”,還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傻瓜。我沒有人可以傾訴,從此,孤獨的種子在我內心深處慢慢生根發芽。我控制不住內心的壓抑,總想找到合適的機會和適當的方式來證明自己。正在此時,一些長期上網的同學告訴我,網絡游戲《星際爭霸》里的世界很不一般,這正好迎合了我的心理。在同學的誘惑下,失意的我終于踏入了網吧的大門。
第一次走進網吧,那里的環境給了我極壞的印象。網吧設在地下室,這里燈光昏暗,四周煙霧繚繞,眼前坐滿了年紀與我相仿的人,有的在發狂地叫喊,有的東倒西歪地躺著,還有的弓腰塌背緊貼顯示器……我感到渾身不自在,玩了一會兒就離開了。
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在門口我撞見了班主任。老師因此得出了新結論,她武斷地批評我,成績下滑原來也是由于上網所致。此后,被免去物理科代表的我越來越不被老師看好。這件事在家里引起了軒然大波,父親第一次狠狠地罵了我。而當時那些在網吧的同學卻對被冤枉的我深表同情。突然間,我感到被理解。漸漸地,我開始跟他們走近了。
于是,我再次踏進了網吧。
二
不知渾渾噩噩地過了多長時間,我突然發現自己面臨無法升高中的危險。面對現實,我急得發慌,心中充滿了痛苦和悔恨。由不得我想太多,抓起陌生的課本,揣著一顆十萬火急的心,我開始與時間賽跑。這一次,我鄭重發誓,一定要戒掉游戲,并祈求上天賜予我好運。或許真是我的決心打動了上蒼,我居然僥幸跨越了中考,晉升高中。
緊張拼搏之后,我就被意外的小小勝利沖昏了頭腦。淡忘了當初一定要戒除游戲的誓言后,我的網癮再次死灰復燃。接下來的高中生活,可謂是我有生以來最陰暗、最恐怖的記憶。
為了彌補我初中時的弱項英語,也是父母出于對我的信任,家里費盡周折給我買了一臺電腦。一看到電腦躺在書桌上,我的心就發癢。在發狂的瘋玩被發現后,我又遭到父母痛斥。盡管抱定決心要戒,但是到了學校,同學一引誘,我又按捺不住。什么誓言、良知。放學后就統統拋到了腦后。為了逃避父母的指責,我精確計算他們下班的時間,早上就冰一瓶涼水,關掉電腦后用涼水澆透抹布。稍微擰擰后就攤到電腦顯示器上。這一招還真靈,父母摸過后疑慮全消,我又開始為自己的機敏而暗暗歡喜。幾次成功后,網癮迅速上升。
舒服的日子并不長,父親見我英語沒有明顯進步,不久就把電腦的硬盤取出來拿到了單位。此時的我已經對游戲十分迷戀了。由于成績急劇下降,我被嚴格控制了放學回家的時間,但是到了家里,學習的意識早已淡漠,所剩的只有網癮。我常常空想,在紙上描畫草稿,甚至常常夢到在打游戲。幾天不玩游戲,心里就癢得難受。如果哪天放學早了,我會不顧一切地騎車飛奔網吧。但學校提前放學的日子不多,我開始不滿足于只有這點時間可以接觸游戲,為了抓緊那有限的時間上網實戰,我竟不自覺地在上課時浮想聯翩起來。
迷戀游戲使我的性格發生了嚴重扭曲,我整個人都變得空虛,我已沒有在現實生活中爭強好勝的愿望,一心只想著把游戲打好。
我的青春就這樣流逝著,虛無的快樂帶給我的是對現實與日俱增的厭煩和對遠離夢想的恐懼,以及內心深處的罪惡感。我痛苦迷茫,生命的溫度在黑暗中逐漸降低。我不得不緊緊抓住游戲,只有它才能讓我這顆孤獨的心稍稍好受些。只要坐在網吧的靠椅上,我就會得到安慰和溫暖,虛擬世界營造出來的愛,已讓我舍不得離開。
如同預料的那樣,我的高考以慘敗告終。再次面對譏笑和責罵,我只有無聲地嘆息。我難道真不在乎嗎?這是我想得到的結果嗎?我不知道,還有什么比失去兒時的夢想更可惜的……
同學們迎來了無限的光明,我卻仿佛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父母傷心,我不甘心。不久,我參加了復讀班。
由于家遠,我在學校寄宿。在緊張的學習氣氛下,我不敢懈怠。每當網癮泛上心頭,我就告誡自己這是復讀,不能再次失敗。我盡力時刻保持著清醒。依舊是獨自一人,依舊被網癮撓得心癢,周遭環境依舊,但我不想重蹈覆轍。
由于我基礎比較差,成績上得比較慢,我不得不晚上加班加點去水房或廁所看書,同屋的幾個學生卻說我的舉動叫他們無法入睡。我極度失落,一股邪念沖上我的腦門兒。我需要發泄,在空虛中我才能感覺到快樂。終于,心底最后一道防線被沖破,我帶著一肚子怨氣進到網吧,在痛苦中發泄著。一觸碰鍵盤,我的網癮就被勾起,再一次玩得昏昏沉沉。
風暴終于來臨了。由于我的成績上升幅度很小,心中的怨氣越來越多而又無法與人訴說。我終于選擇了極端的解決方式——離家出走了。
三
冥冥之中,似有神靈相助。離家出走的途中,在天津巧遇一位老人,我懷著期望被理解的心情與他交流了很久。老人的教誨漸漸解開了我的心結,他的開導使我理解了父母對我的愛,我開始體會到父母的良苦用心,要求嚴格是因為對我期望太高,而我卻總是使父母失望。長期以來,我封閉著自己的心靈,逃避現實,為的是使自己不再受傷。但我沒有意識到,這種做法,一直在讓周圍愛我、關心我的人更加痛苦。
短暫的一日之旅,使我收獲了“心靈的雞湯”。父親正如我早就期盼的那樣,真誠地包容了我,至此,我這顆在大海深處漂蕩多時的心靈終于觸碰到陸地。
我終于徹底想明白了。上上網、打打游戲、解解悶并不是壞事,但沉湎于其中就難免迷失在虛擬世界里。我們畢竟是現實生活中的人,在網絡世界中獲得的快樂越多,在現實中失去的也就越多,這絕對不是我們所期待的結局。在網絡世界,一切光榮和成功都是虛幻的,它們在現實中甚至連影子都不曾有過。即便自己在網絡世界成為最強大的英雄。在現實中也不可能有任何意義。
四
現在回顧戒游戲的感受,我想說,戒掉網癮能有多難?只要有兩個條件就可以做到,一是動力,二是環境。
沒有目標的人生沒有意義,目標太高的人生也顯得過于虛幻。我學會了給自己定一個生活中要經過奮斗才能達到的目標,帶著父母的鼓勵和支持,使自己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相信經過這樣的努力,一定會給自己充實的喜悅,也將會為自己鍛煉出這種精神而感到欣慰。
第二個關鍵因素是環境,社會的環境、學校的環境都非常重要。作為80后的一代人,我們沒有吃過什么苦,沒有受過大的挫折,心理很單純,很容易被傷害、很容易被誘惑。我時常在想,假如當初老師不是那樣簡單地“冤枉”找,我會走向網吧嗎?假如網吧當初不允許未成年人進入,我和同學們能接觸到形形色色的網絡游戲嗎?假如有適合青少年玩的游戲,我會陷在打斗升級中不能自拔嗎?假如當初老師、父母能多聽聽我的真實想法,而不是拿一張成績單來衡量我,我會那么叛逆和自閉嗎?
幸運的是,我受到了環境的困擾,也因為環境的變化而獲得新生。天津之行后,父親常常主動與我交流,他不再以長輩的身份來壓制我,而是開始和我做朋友。在父親的支持下,我堅定著自己的意志,豐富著自己的生活,離網絡游戲越來越遠。在沉迷于網絡的那段日子里,我也逐漸感受到政府對網吧的管理越來越嚴格、越來越規范。現在大型網絡游戲都加裝了防沉迷系統,游戲時間超過5小時就沒有任何收益了。雖然這套系統聽說還有缺陷,但畢竟邁出了網絡游戲管理的重要一步,至少想無休止地玩游戲是很難了。我想,政府管理越來越到位,家長的關心越來越多,我們離網癮就會越來越遠。
北國之樹,年輪很清晰,卻很少有人懂得,正是因為它忍受著嚴冬的煎熬,才有年輪的不斷增加。如此孕育的樹木,一定能夠茁壯成長。人也是一樣的,經過漫長的困苦和煎熬,就能不斷強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