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7日,在哥斯達黎加4年一度的大選中,前副總統勞拉·欽奇利亞得票46.7%,以絕對優勢當選總統,成為這個有著“中美洲的瑞士”及“花園國家”美稱的國度歷史上首位女總統,并于5月8日就職。這是哥斯達黎加在女性獲得選舉權后60個年頭中選出的首位女總統。在9位總統候選人中,欽奇利亞是唯一的女性,她并不是傳奇人物,而是一步一個臺階,由眾多因素造就出來的“實力派”選手,使得巾幗不讓須眉再次傳為美談。
傳統而略帶保守的天主教徒
1959年,欽奇利亞生于首都圣何塞一個公務員家庭,其父曾任總審計長。這是一個勤奮而充滿愛的家庭,雖不是富豪之家,但也算得上是生活無憂的中產階層。欽奇利亞是長女,有兩個弟弟,自幼獲得良好的家教和政治熏陶。她從小就讀于國立學校,是一個話語不多,勤勉而乖巧的學生,她總是坐在家里客廳舊地毯上看書、學習。欽奇利亞成績很好,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她在哥斯達黎加大學獲得了政治學學士學位,在那里她顯露了自己的政治才華。大學畢業后,她曾在經濟計劃部等部委擔任過顧問,深入地了解了哥斯達黎加政治體制和機構管理。她還繼承了外祖父的音樂細胞,并在父親的鼓勵下,成為了優秀的吉他、手風琴樂手。欽奇利亞是個戀家的人,“心中最牽掛的永遠是家”,無論工作多繁忙,她都要在每周日探望父母,全家團聚。她崇拜父親,常與父親品著龍舌蘭酒促膝談心,聽取他的忠告和建議。她與兩個弟弟相處和睦,他們在共同的音樂愛好中度過了美好的時光。欽奇利亞有過兩次婚姻,家庭平凡,情感生活較為低調。2000年,她與年長自己25歲的西班牙律師、刑法學家里科結為伉儷,育有一子。
欽奇利亞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哥斯達黎加90%以上的居民信奉天主教。欽奇利亞從小在首都南郊德桑帕拉多斯貧窮的地區長大。幼年時期恰逢天主教進行面向現實生活的改革,哥斯達黎加出現了“解放神學”和“窮人教會”。這種深切的社會意識、人道主義對她產生了很大影響,使她與天主教結下不解之緣。她與哥斯達黎加大主教關系密切,在擔任副總統期間,與教會保持了良好的溝通。她在競選中明確表示反對國家世俗化,反對取消天主教的官方宗教地位,反對墮胎、同性婚姻、安樂死等。勝選當天她即前往天使圣母大教堂,當選后,又宣布要與大主教會議共同設立專門委員會,作為新政府與教會之間的橋梁。
卓越的安全領域專家
1986~1989年間,欽奇利亞前往美國喬治敦大學留學,取得了公共政策碩士學位。留學期間,她對公共安全產生了濃厚興趣,回國后,開始致力于公共安全事業且頗有建樹。欽奇利亞先后在聯合國、美洲發展銀行、美國國際發展署等國際機構擔任顧問,從事公共安全、司法管理及改革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國際組織工作經驗及對拉美、非洲相關研究領域的專業學識。她發表了《中美洲預防犯罪的經驗》、《拉美公共安全——邁向警察一體化》、《中美洲的社會穩定與公共安全》、《厄瓜多爾司法管理》、《公民安全與刑法公正》、《中美洲的社區警察》等西班牙語、英語著作及文章數十種。
欽奇利亞自專業起家步入政壇后,始終與安全、司法領域須臾未分。1994--1998年間,欽奇利亞擔任哥斯達黎加公安部副部長、部長,是哥斯達黎加首位女公安部長。哥斯達黎加是沒有軍隊的國家,只有警察負責國內治安,欽奇利亞進行了一系列的警察現代化改革,如警察隊伍職業化,使警察不必再因政府更迭而替換;設立社區警察制度,通過居民參與實現“治安”;推動女性加入警察隊伍等,為哥斯達黎加近50年來最重要的警察改革奠定r基礎。此外,她在任期間,哥斯達黎加的警察部門繳獲了歷史上最多的毒品,破獲了重大汽車盜竊團伙,治安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欽奇利亞因此獲得了1997年最佳部長獎,樹立了雷厲風行的女中豪杰形象。治安、犯罪是哥斯達黎加社會輿論關注焦點,出色的業績令欽奇利亞成為家喻戶曉的政府官員,被評為1997年度最受新聞關注的人物。2002—2006年,欽奇利亞任國會議員,她致力于司法改革、公共安全、政治體制改革等,曾任國會司法及反毒委員會主席。2006年,欽奇利亞出任副總統并兼任司法部長,短期代理了公安部長,政績斐然,直到2008年底辭職競選總統。
2010年哥斯達黎加大選是一場主打“治安”牌的激烈爭奪戰。欽奇利亞應對得更為專業而智慧,她知道必須更深切地理解和對待與犯罪做斗爭這一“社會事業”,而不是簡單地采取強硬政策一她主張實現“治安”,重在預防,為此提出增加社會平等、幫助青年就業、成立反毒委員會,減少青年吸毒等措施,恰如其分地將中產階級的安全需求引導到其主張中,得到了青年、精英階層的支持,在策略上首先超越了以“鐵腕”著稱的競爭對手。未來4年,哥斯達黎加將由一個安全專家來治國。
總統選中的“高分”接班人
欽奇利亞雖然出身并不顯赫卻在政壇平步青云,與她和父親均在工作中與哥斯達黎加兩大名門望族結緣頗深有密切關系。她的父親拉斐爾因為對審計工作有歷史性貢獻,且善于應變政治風浪,連任哥斯達黎加總審計長長達15年(1972—1987),任內經歷了5屆政府,其中4屆為民族解放黨政府,第一屆政府是老菲格雷斯政府,最后一屆是阿里亞斯政府,這兩個家族正是哥斯達黎加的最大政黨——民族解放黨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掌門勢力。菲格雷斯父子先后任哥斯達黎加總統,執政時間長達14年,阿里亞斯是現行憲法實施以來哥斯達黎加歷史上唯一擔任兩屆總統的人。欽奇利亞的政治生涯與這兩大家族也密不可分。20世紀80年代,她首先在阿里亞斯首任政府任顧問,90年代,在小菲格雷斯政府任部長,本世紀以來,又在阿里亞斯第二任政府任副總統兼部長。
前總統阿里亞斯能連任總統,欽奇利亞功不可沒。2002~2006年,欽奇利亞任議員,在議會據理力爭,是阿里亞斯在議會最可靠的支持者之一。她四處奔走,與阿里亞斯的支持者一起前往內地尋求對前總統連任的支持。他們經常在阿里亞斯的府邸一起用餐、議事。2003年修憲成功,阿里亞斯獲得再次競選總統的資格,她也作為搭檔,成為副總統候選人。正是在阿里亞斯謀求連任期間,她與現任總統成為忘年交,被輿論稱為阿里亞斯的“學生和得力助手”。
欽奇利亞的好學和勤奮深得總統的賞識,阿里亞斯對她的評價是“誠實的領袖、杰出的天才和最勇敢的女性”,他表示將盡己所能幫助她競選總統。他們有著深深的默契和信任,在被推舉為候選人時,欽奇利亞毫無保留地說,如果我們未來能夠取得什么成績,那必定是因為我們是在阿里亞斯政府所做的基礎上取得的。欽奇利亞形象清新且享有聲望,在多次民意測驗中被認為是最有“資歷”的人。這與她多年來注意維護自己的形象,甚至為此而過于克制的努力分不開。她曾是議員候選名單的“領隊”,擔任議員期間,從不與人發生沖突,連她的競爭對手也不得不承認她擁有的不可思議的威望。欽奇利亞剛被推舉為總統候選人時就在政壇引起“轟動”,甚至有人宣稱紅地毯已經鋪就。只是等待她走上去。
前總統的良苦用心催生了未來的女總統。早在大選前兩年,阿里亞斯總統就透露了支持欽奇利亞競選的愿望,并開始造勢??偨y府公開副總統日程,增加上鏡率,提升副總統形象;媒體把欽奇利亞包裝成“政界的成功女性”;宣傳她在安全和司法領域的巨大成就;2008年3月8日,阿里亞斯刻意公開表示希望能將總統綬帶傳給一位女總統,阿里亞斯曾對身邊的人說“要支持她,我的繼承人必須是個女性,哥斯達黎加已經準備好了迎接一位女總統,而欽奇利亞正具備了“領導才能、責任感和奉獻精神”。阿里亞斯一旦心中有了目標,他身邊的人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執行。贏得阿里亞斯總統的支持也就等于贏得了民族解放黨及總統所代表的利益集團的支持。
沒有高舉女權旗幟的女總統
20世紀上半葉前,拉美女性尚在為獲得選舉權而奮斗,新世紀前后,她們在拉美政壇不斷嶄露頭角,20世紀90年代以來拉美已產生6位民選女總統。目前,哥斯達黎加是拉美女性參政比例最高的三個國家之一,女議員比例達到39%,基本達到哥斯達黎加選舉法規定的40%。雖然欽奇利亞只在屈指可數的演講里談到女性權益,并且堅決反對墮胎,但她卻提出了消除就業性別歧視,緩解生育與就業的矛盾,增加幼兒看護中心,減輕育兒壓力,應對家庭暴力等務實措施,滿足了女性選民的期待,使她得到60%的女性選票。
欽奇利亞是一位優雅、訓練有素的女性。她思想縝密,三思而行,話語不多,言談謹慎,是一位實干型的領袖。她的生活也較為簡單,穿著講究,喜歡首飾,卻不過分化妝,極度簡約、低調的貴族風“香蕉共和國”及美國第一行政女裝“安·泰勒”是欽奇利亞熱衷的女裝品牌。她有超凡的工作能力,學習是她一生的愛好,即使身居要職,仍堅持擔任哥斯達黎加大學政治學院及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的客座教授。這位來自普通家庭的兢兢業業的女性即將成為書寫哥斯達黎加新歷史的首位女總統。而今,她的準內閣里已有三位女部長,分別是外貿部長、農業部長和經濟部長。欽奇利亞的當選會激勵更多平凡女性通過努力獲得成功。
溫和務實的新政府
哥斯達黎加人均GDP約5600美元,教育水平處于拉美前列,社會求穩心態較為普遍。欽奇利亞主張在延續現政府成功內外政策的基礎上“繼續前進”,平靜地變革,建設全民共同的幸福家園。她表示將更關注社會民生,以安全為施政重點;將教育投入提高到GDP的8%,擴大助學金覆蓋范圍;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拓展自由貿易市場;提高國家的經濟競爭力,發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環保型產業;提高低收入者養老金;推進道路港口機場等基礎建設。她還請求美國支持哥斯達黎加發展航空事業,生產衛星配件,使哥斯達黎加成國際空間站的首個拉美合作伙伴。然而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尚未結束,欽奇利亞在發展經濟、應對有組織犯罪等方面必將面臨嚴峻挑戰。
2007年,欽奇利亞擔任副總統期間,哥斯達黎加政府作出同中國建交的歷史性決策,成為中美洲地區唯一與中國建交的國家。欽奇利亞本人對華友好,看中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巨大市場,表示希望能在剛剛結束談判的中哥自由貿易協定框架內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往來,這將是哥斯達黎加開拓西半球以外貿易市場邁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