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全面推進良種選育工作
本刊訊 日前,筆者從西藏自治區農科院了解到,自治區農科院大力開展農作物良種選育工作,在提高農作物產量、改進農作物品種的良種選育工作上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目前,根據新品系原種繁殖量和示范面積大小,自治區農科院已經申報審定和認定的新品系20份,即將申報審定和認定的新品系20份。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農科院著重開展了冬春青稞、冬春小麥、甘藍型和白菜型油菜、豆類作物、馬鈴薯、蕎麥、飼料等作物親本材料的收集、引進與鑒定,雜交組合的配制,雜交后代各世代的田間篩選與鑒定,品系觀察與鑒定,新品種栽培技術配套試驗,育成新品種的原種繁殖與大田試驗示范等工作。在青稞品種選育上,針對藏青320、喜馬拉雅19號等品種進行改良,自治區農科院選育了一批增產15%以上,抗倒伏、廣適應、優品質的新品種,育成了早熟、高產、抗旱(寒)青稞品種。在油菜品種選育上,大力培育“三高、雙低或雙零”的油菜品種,為“年河三縣”等海拔相對較高的農區選育了“雙低”甘藍型、早熟、抗寒油菜新品種,油菜雜種優勢利用研究實現了新突破。在小麥品種上,加大冬小麥高產、優質新品種育種力度,加強冬小麥早熟、高產品種選育,為農區套復種飼草等作物與糧草集約化生產創造有利條件。此外,引進和選育出了高產、優質、抗病的馬鈴薯、豌豆、蠶豆、蕎麥等特色作物新品種以及高產、優質、抗病的玉米、甜菜、箭舌豌豆、燕麥、小黑麥等作物新品種。
青海省工商局全力維護玉樹
地震災區市場穩定
本刊訊青海省玉樹縣4月14日發生強烈地震以來,青海省工商局組織全體執法人員投入市場監管,防止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秩序情況的發生,保證抗震救災物資質量合格、供應充足,全力維護災區市場及災區大后方市場的穩定。
4月16日上午,青海省工商局召開會議,就加強市場穩定、確保災區市場供應進行專題安排部署,要求干部職工從大局出發,樹立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切實發揮好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職能,確保災區市場穩定。
針對市場巡查中發現的個別商戶抬高食品批發價格的苗頭,青海省工商局組織人員在全市各市場、商場張貼提示,公示了監督電話。同時,組織人員做經營戶的思想工作,防止哄抬物價、囤積居奇等違法行為發生,要求經營戶充分發揮“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人道精神,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恪守職業道德,確保運往災區的食品、日用品等物資貨真價實、質量安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全力支持抗震救災。
新疆設施農業災年發展態勢較好
本刊訊今年一季度,新疆以溫室為主的設施農業生產經受了去年12月以來的寒潮、大雪、降溫、沙塵暴等災害性天氣嚴峻考驗,依然呈現出較好發展態勢。據統計,全區一季度設施農業投入生產面積61.82萬畝,比上年同期增加1.7萬畝,增幅2.8%。其中溫室面積50.1萬畝,比上年同期增加9.9萬畝,增幅24.6%;受災害性天氣影響,拱棚面積僅為11.72萬畝,比上年同期減少8.2萬畝,減幅為41%。
去年12月,自治區農業廳在吐魯番地區召開設施農業冬季生產觀摩會以后,全區設施農業深冬生產和供應能力進一步增強,深冬設施農業生產面積13.78萬畝,產量21.21萬噸,比上年增加3.14萬噸,增幅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