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邀參加第四屆海內外華語創作筆會,我來到蘇北大平原的江洲水城。
這天的活動內容是頒獎和名家講壇。主持人、江洲日報的L社長宣布:請江洲市分管文教的副市長S致歡迎辭。一位身穿深藏青套裝、風韻猶存的中年女性快步走上臺來。她沒有講稿,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舉手投足,訓練有素,像百家講壇的學者和教授,親切自然。
我看到一雙熟悉的美麗的大眼睛!她竟然是我家曾經的房客榴芳!老天爺似乎特別垂青她,歲月并沒有在她臉上留下太多的痕跡,眼角的皺紋卻增加了她的風姿和魅力。
我的思緒飛回三十多年前,飛回少女的花季,往事一幕幕從眼前閃過……
我對江洲最初的概念,來自我家曾經的房客。正值我15歲的豆蔻年華,老屋住進一家江洲人。男主人是老實本分的職員,女主人是清爽能干的職業太太,有一個大我一歲叫榴芳的女兒。說是在五月出生的,取意于“榴花芬芳”。一家人操著類似揚州口音的家鄉話。
俗話說,揚州出美女。而這個揚州近鄰江洲走出來的女孩,也是水靈靈逗人喜愛。眉目俊俏的榴芳,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兩條又粗又黑的辮子長長地拖在腰間,簡直就像當年風頭正勁、漂亮動人的電影演員尤嘉。
少女時代的我一直想不通,家境很一般的榴芳為什么常常有新衣服穿。我羨慕她逢年過節的新裝,嫉妒她漂亮的靴子套鞋……榴芳高中畢業時,其父病逝,其母經人介紹到軍區大院當保姆,榴芳作為知青下放農村,于是搬出我家的老屋。這才聽鄰居們議論說,小榴芳早有婆家了!是老家江洲的復員軍人,她上學的費用全是婆家負擔,每月寄15元給他們家……
我驚詫極了!什么年代了,怎么會這樣?這算不算童養媳?榴芳滿意嗎……
當簡潔熱情的歡迎辭結束后,她邁著堅實的步伐走下臺時,我離開座位迎著她走去。
榴芳的奮斗史,將是絕好的小說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