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興智,李 丹,徐宗進,汪洪洋,于松溪
(江蘇省東海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江蘇東海222300)
鋅作為植物的必需營養元素,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鋅是植物體內許多酶的組成成分,對二氧化碳光合反應等代謝過程都有影響,能促進植物生長素的合成,對蛋白質的合成也有促進作用,還能促使碳水化合物轉化和籽仁產量的提高[1-2]。在傳統的花生栽培中,施肥主要以氮、磷、鉀肥為主[3],且研究最多的也是氮、磷、鉀肥的施用技術[4-5],硼肥和鉬肥施用技術也有較多的研究[6],而鋅肥作為花生的必需微量元素[7],相比而言就研究的很少。針對這種情況,開展本次試驗,研究施用鋅肥對花生產量和效益的影響,為推廣花生平衡施肥技術提供科學依據。
試驗設在江蘇省東海縣石湖鄉農試場。試驗地屬白漿土,土壤肥力中等,地力均勻一致,地勢平坦,能排能灌。前茬作物為大豆,單產2 250 kg/hm2。供試品種為優質大花生豐花1號。供試的鋅肥為連云港市東海縣房山鋅肥廠生產的硫酸鋅(ZnSO4·7H2O),含量為 92%。
本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次。小區長4m,寬3.33m,面積13.32m2。試驗共設5個處理,鋅肥施用量分別為:15 kg/hm2(處理1),30 kg/hm2(處理2),45 kg/hm2(處理3),60 kg/hm2(處理4),75 kg/hm2(處理5),另設不施用鋅肥為對照(CK)。
2009年5月18日播種,9月 25—27日收獲。用45%氮磷鉀復合肥(N,P2O5,K2O含量各為15%)600 kg/hm2和尿素112.5 kg/hm2作基肥,在播前均勻撒施后用旋耕機旋耕,然后劃分試驗小區,按不同處理的鋅肥用量折算后,把硫酸鋅施入各小區,并用耬耙耬勻。5月9日整地起壟,壟距40 cm,每壟種1行花生,穴距18.5 cm,每穴播3粒,留2苗,種植密度為135 135穴/hm2。5月19日進行化學除草,用50%乙草胺3 000mL/hm2對水900 kg噴霧。其他田間管理按當地的生產習慣進行。花生成熟期,每小區隨機取樣20株進行考種,最后分小區收獲、稱產,計算小區莢果的干質量。
從表1可以看出,各處理小區平均產量由高到低依次排序為:處理5、處理4、處理3、處理2、處理 1、CK。處理 5的莢果產量為 5 235.30 kg/hm2,比 CK增產 322.95 kg/hm2,增產率為6.57%;處理4的莢果產量為5 212.80 kg/hm2,比CK增產300.45 kg/hm2,增產率為6.12%;處理3的莢果產量為 5 205.30 kg/hm2,比 CK增產292.95 kg/hm2,增產率為5.96%;處理2的莢果產量為 5 197.80 kg/hm2,比 CK增產 285.45 kg/hm2,增產率為5.81%;處理1的莢果產量為5 182.80 kg/hm2,比CK增產5.51%。經方差分析,處理間產量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處理 1,2,3,4,5 的小區產量與對照之間相比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處理1,2,3,4,5 的小區產量之間比較得出,差異均未達到顯著水平(表2,3)。

表1 不同處理花生莢果產量

表3 差異顯著性比較(SSR法多重比較)
提高作物經濟產量主要是通過改善植株的經濟性狀來實現的。由表4可知,施用鋅肥可有效地促進花生植株的生長發育。處理1,2,3,4,5與CK相比,主莖高、側枝長、總分枝數、單株有效結果數、飽滿果指數、雙仁果指數、百果質量、百仁質量、出仁率都有明顯的增加或提高。處理1較對照主莖高多0.81 cm,側枝長多0.84 cm,總分枝數多0.1個,單株有效果數多1.41個,飽滿果指數高0.8個百分點,雙仁果指數高3.24個百分點,百果質量多1.0 g,百仁質量多0.5 g,出仁率高0.5個百分點。處理5較對照主莖高多1.75 cm,側枝長多1.79 cm,總分枝數多0.9個,單株有效果數多2.39個,飽滿果指數高2.07個百分點,雙仁果指數高6.00個百分點,百果質量多2.5 g,百仁質量多2.0 g,出仁率高1.5個百分點。

表4 不同處理花生主要經濟性狀表現
由表5可知,施用鋅肥處理比對照不施鋅肥處理的單位面積花生產值有顯著增加,但是,隨著鋅肥用量的增加,產值并沒有明顯增加。在施用鋅肥的5個處理中,處理5的產值最高,折合單位面積產值為26 176.5元/hm2,比對照產值增加1 614.75元/hm2;處理1的產值較低,折合單位面積產值為25 914.0元/hm2,比對照產值增加1 352.25元/hm2。然而,從純收益方面分析,則以處理1新增純收入最高,為1 262.25元/hm2,其新增純收入與新增投入比達到14.03,比處理2,3,4,5 分別高出 7.10,9.60,10.86 和 11.44。因此,從新增純收入與新增投入比考慮,花生施用鋅肥,以公頃施用15 kg硫酸鋅最為經濟有效。

表5 經濟效益分析
平衡施肥是作物優質高產栽培重要技術措施之一。采用平衡施肥技術不僅能增加產量,還能獲得較高的產投比[8],這項技術在一些作物推廣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增產效果和經濟效益[9]。因此,在重視氮磷鉀肥施用的基礎上,配施適量的鋅肥,可以進一步提高花生平衡施肥技術水平,以達到增產增效的目的。
通過上述試驗結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施用鋅肥能明顯改善花生植株的產量性狀,增加單株有效莢果數和果質量,提高莢果產量和經濟效益,增產幅度為5.51%~6.57%,增加純收入 1 142.25~1 262.25 元 /hm2;(2)鋅肥作為基肥施用,以每公頃施15 kg硫酸鋅最為經濟有效。施用方法最好采取春季耕耙時和有機肥混拌鋪施[10];(3)花生增施鋅肥,投入少、增效大,在生產上有著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
[1] 浙江農業大學.植物營養與肥料 [M].北京:農業出版社,1995:161-164.
[2] 張君,張潤生,張勝.鋅肥對向日葵干物質積累和籽粒灌漿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09,24(1):189-193.
[3] 孫彥浩.花生高產種植新技術 [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139.
[4] 萬書波.中國花生生產與科研動態[J].花生學報,2001(4):11-13.
[5] 封海勝,張思蘇,萬書波.氮、磷、鉀配施對花生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花生科技,1992(4):12-14.
[6] 杜應瓊,廖新榮,何江華,等.施用硼鉬對花生生長發育和產量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2(2):229-233.
[7] 山東省花生研究所.中國花生栽培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147-148.
[8] 余常兵,李志玉,廖伯壽,等.平衡施肥對花生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影響[J].湖北農業科學,2010(6):1307-1309.
[9] 衛春智.平衡施肥試驗與應用 [J].山西農業科學,1998,26(2):54-57.
[10] 蘇興智,徐軍.優質花生高產高效種植技術[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