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閆峰 趙紅麗 李向華 張興華
防疫工作的深入開展,以及不住院治療效果的肯定,世界衛生組織貸款一部分菌陽病人的免費治療,使大慶地區肺結核總住院人數明顯下降,但老年肺結核患病率反而有增多趨勢,筆者于2004年曾統計1992~2004年12年間我院收治的60歲以上老年肺結核為290例,而本次統計2005年12月30日~2008年12月30日的三年時間,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結核病人數即為361例,為進一步了解老年肺結核病人發病特點,臨床特點,治療效果等,現報告分析如下。
1.1 資料來源 本文收集1992~2004年,以肺結核住院治療的年齡在60歲以上的病人290例為老年組(1),男性212例占73%,女性78例占27%,男∶女為2.8∶1,年齡最大為88歲,290例中60~69歲226例占77.9%,70~79歲57例占19.7%,80歲以上7例占2.4%,收集2005年~2008時間三年內我院收治的60歲以上的肺結核病人361例,為老年組(Ⅱ)男性286例占74%,女性93例占26%,男∶女為2.9∶1,最大82歲,361例中60~69歲225例占62.3%,70~79歲127例占35.2%,80歲以上9例占2.5%。
1992~2004年12年間的前六年老年肺結核占住院總人數比例1.5%,后六年老年肺結核比例3.8%,而2005~2008年三年間老年肺結核比例占15.54%,呈明顯上升趨勢。
1.2 肺結核類型 老年Ⅰ組和老年Ⅱ組均以浸潤性肺結核居多,老年組慢纖洞型肺結核1992~2004年占33.1%,而2005~2008年占14.1%,詳見表1,對比。
1.3 并發癥與合并癥:老年Ⅰ組290例有合并癥者204例,占70.3%,合并癥種類23之多,老年Ⅱ組361例有合并癥者257例,占71.2%,種類有20余種之多,具體詳見表2。
數據表明慢纖洞型病人顯著減少,兩組有極顯著差異,P<0.01;胸膜炎組有顯著增多趨勢,兩組有顯著差P<0.01。

表1 兩組肺結核類型比較

表2 兩組合并癥種類的比較
根據上述數據表明糖尿病有明顯增多趨勢,經統計學處理有差異,P<0.05;氣胸有明顯減少趨勢,經統計學處理有顯著差異,P<0.01。
痰菌陽性率:經過圖片、集菌、痰培養三種方法查痰中的結核菌,Ⅰ組陽性率為42.8%,Ⅱ組陽性率為20.2%,兩組比較P<0.01(x2=38.70)有極顯著差異,Ⅱ組陽性率低與標本不合格,檢出技術有相關性。
治療效果:Ⅰ組治療有效率達86.5%,Ⅱ組治療有效率達92.2%,后者高于前者5.7%,P<0.05(x2=5.643)有差異。
隨著全球老齡化及全球肺結核回升趨勢,老年肺結核病曾逐年增多趨勢,在我國肺結核患病年齡高峰上升到60歲以上的老年組[1]。
綜合分析本文資料,可見老年肺結核有以下特點:①老年肺結核病曾逐年增多趨勢,由Ⅰ組的占病人總數1992~1998的1.5%,1999~2001的3.8%,增至2005~2008年的15.54%;②年齡以60~69歲居多,Ⅰ組此年齡段占33.9%,Ⅱ組占62.3%;③男性多于女性,男∶女Ⅰ組為2.8∶1,Ⅱ組為2.9∶1;④多以咳嗽、氣促、心悸等非特異性癥狀為首發癥狀,而少見結核中毒癥狀;⑤老年組合并癥與并發癥多,Ⅰ組占70.3%,Ⅱ組占71.2%,種類多達二十余種。
幾點變化:①慢纖洞型肺結核1992~2004年占33.1%,而2005~2008年慢纖洞型肺結核只占11%,有減少趨勢;②胸膜炎組1992~2004年占2.7%,2005~2008年占14.1%,有增多趨勢;③合并癥:1992~2004年合并糖尿病的占1.7%,而2005~2008年的占5.3%,有增多趨勢;④合并氣胸的1992~2004年的占7.2%,而2005~2008年占2.1%,有減少趨勢;⑤菌陽率:Ⅰ組陽性率為42.8%,Ⅱ組陽性率為20.2%,明顯減少,⑥治療效果:Ⅰ組治療有效率達86.5%,Ⅱ組治療有效率達92.2%,后者高于前者5.7%。
近年老年肺結核增高的原因:①老年人體質弱,營養狀態不佳,及中青年時期的病治療不徹底有關[1];②老年人胸腺退化,使T淋巴細胞亞群組成變化CD4+減少,導致細胞免疫功能下降,一部分人PPD陽性減少;③老年人呼吸器官進一步退變,加上基礎疾病的存在,通透性發生改變,結核桿菌易侵入并得以繁殖。
關于早期治療的重要性:①老年肺結核合并癥與并發癥較多,易掩蓋結核癥狀而延誤診治,發病部位不典型,易漏診或誤診,有時缺乏規范管理易成為社會尤其是家庭的重要傳染源,故應提高警惕;②隨著有效抗結核藥物的聯合應用(多三種以上藥物),雖較青年組比較療效不及青年組,但較1992~2004年的老年肺結核效果比較明顯高于前者,且遷延型Ⅳ型肺結核有明顯減少,老年肺結核患者最好選用3種敏感的藥物,可望達到有效而副反應少的效果,我們在治療中體會,必須同時治療合并癥,使合并癥及并發癥得以控制,抗結核才能得到滿意的效果。
[1] 何家榮.實用結核病學[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73.
[2] 黃秀芬.老年肺結核80例診治分析[J].中國誤診雜志,2009,9(15):3687-3688.
[3] 李萬志,田荊芳,宋立彬.老年肺結核288例臨床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08,30(3):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