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的程度就是發展的程度。海南島這個中國的熱帶海島,被稱為世界上“少有的幾塊未被污染的凈土”。建省20年之后,海南省啟動國際旅游島建設。這被認為是海南沉寂多年之后的再次發力。
海南島長期發展的愿景,一度是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的概念,不僅是對內、對外的雙重零關稅,還有一系列的制度配套設計。而現在,一個以國際旅游島為初步目標的設想已經在去年得到國家層面的批準。難以想象,一個僅次于臺灣的中國第二大島,一旦進入這樣一種由開放到發展的制度設計,會爆發出何等的活力與能量。
改革開放以來,海南的發展模式,一直是以開放促發展,試圖用足優惠政策實現跨越式發展。其“破格”行為,曾屢屢引人側目。但在海南發展的過程中,這些破格之舉,卻與無數人的夢想息息相關。在每一次制度探索的過程中,海南的歷屆執政者和無數普通人一起,用“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成長。而現在,不再試圖以激進方式完成原始積累的海南,在中國模式轉型過程中,再次沖到前面,以陽關、沙灘、海水、空氣和綠色,來勾畫和實踐在中國對外開放大格局中的新使命。
海南島的此番夢想,將要怎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