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葉新

溫家寶總理是具有悲憫之心和人文素養的人。所以他常含淚水,所以他言辭動人。他的公開演講或即席答問,每每引用自己或別人的詩句,文采斐然,詩意盎然:“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寥廓而深邃;那無窮的真理,讓我苦苦地求索、追隨。”“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都傳誦一時。即便在嚴肅刻板的政治報告中,也有一些情意甚濃的警句格言,令人遐想。孔子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溫家寶言之有文,所以行之遐邇,這在高層官場中實為少見。
最近溫家寶總理有句話,卻并不因為文采,也不因為詩意,而是因為這句話的內容引起廣泛熱議。2月12日他在虎年新春團拜會上說:“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信言不美,至言不繁。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他又重復了這句話,而且這次是在最高權力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再次宣告的,是代表中央政府鄭重陳說的,是要印制在“國情咨文”式的重要官方文件上的,可見此時此地重復此話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何謂“尊嚴”?2月27日,溫家寶總理和網民在線交流時有所闡明,他說:一,每個公民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都賦予自由和權利;二,國家的發展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三,整個社會的全面發展必須以每個人的發展為前提……要給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說得很好,容我補充幾點以附驥。我以為:
一、若要讓人有尊嚴,首先讓人有金錢。
中國政府如今有的是錢,中國的GDP已雄踞前四名之內,國家的鈔票大大的有,連美國也向中國借錢。但中國老百姓有錢嗎?中國的人均GDP如何呢?據學者劉植榮先生研究,中國的人均GDP竟在世界排名第99位,而我們最低工資在世界183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在了第158位,甚至低于32個非洲國家的最低工資。盡管中國百姓的生活水準有所提升,但總體來說還是“國富民窮”!據《瞭望》報道,脫貧依然是非常嚴峻的任務,中國貧困人口尚有4000多萬,這個數字是否“縮水”值得懷疑;即便準確,也可能此處脫貧,另處又貧;甚至貧未脫,反而更加貧,致使貧困人口越來越多。如果很多貧民沒錢讀書,沒錢買房,沒錢就醫,哪來尊嚴?更遑論社會底層的農民和農民工,尊嚴何在?如果大部分剛畢業的大學生,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但住的是蝸牛屋,甚至是螞蟻鋪,怎能奢談尊嚴!政府要藏富于民,而不是與民爭利,才是利民利國之道,也是人民能有尊嚴的物質基礎。
二、若要讓人有尊嚴,必須讓人有民權。
“民權”是孫中山“三民主義”的核心,在大陸為敏感辭匯,所以絕跡多年,連收辭最為完備的權威辭典新版的《辭海》竟然也不收此辭,10多年以前我們還諱言通行世界的“人權”一詞,所以封殺“民權”,也順理成章。而如今“人權”已經喧騰于口,見諸報章,“民權”也剝去意識形態的硬殼,不再視為洪水猛獸。其實民權就是公民在政治領域里事有的民主權利。廖仲愷有個通俗的解釋,他說“民權在法律上說,就是人民有不許別人侵犯他的身體、言論、信仰、住居、集會種種自由的權。”我們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五條也有類似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對于尊嚴而言,自由比民主、比平等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