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昌芹
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僅5000年左右,而從世界各地的考古發現看,地球的超時代科技文明遺案重重,令人目眩。
1992年,奧克洛鈾礦區爆出了一個震驚世界的大新聞:科學家們在這里發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史前遺跡:一個古老的核反應堆。據考證,奧克洛鈾礦成礦年代大約在20億年前,而這座核反應堆,從建成到運轉期長達50萬年之久。對這個保存完整、結構合理的核反應堆,科學家們瞠目結舌,是誰建造了運轉50萬年的這座核反應堆呢?盡管眾多科學家致力于對它觀察研究,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在南美洲的喀喀湖畔的高原上,有一片神秘古城底河瓦它克的廢墟,里面有座用整塊紅色砂、石鑿成的巨大神像,神像上刻著一幅完整的星空圖和上百個符號文字,經考古天文學家破譯:那幅星象圖竟然準確地繪下了2.7萬年前的古代星空,神像上的文字符號,記述著深奧的天文、數學知識。這些知識是現代人類用精密的天文儀器、超級計算機都難計算出來的,而2.7萬年前的人類卻能完成,真是難以想象。
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的托魯卡比宮中,保藏著一幅古代地圖。這幅古代地圖發現于18世紀初,它對地球全貌繪制得十分精確,和美國“阿波羅8號”太空船所拍的地球照片,竟毫無二致。數千年前的地球人類無人造衛星、太空船,又如何能精確地繪制出地球全貌呢?
1993年,日本考古學家和埃及專家們一起,在一座金字塔內找到一具距今5000年前的木乃伊。在木乃伊的左胸腔內,專家們發現一副類似心臟的儀器,經測定這是一個人造心臟。眾所周知,人造心臟的研究成功,在現代醫學史上至今才不到20的年時間。而這顆人造心臟在5000年以前就移植到人體內,這實在是地球醫學史上不可思議的奇跡。
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觀——秦始皇兵馬俑一、二、三號坑發掘以來,令考古學家和各方面科學家們不解的地方越來越多。其一:一把被百公斤重的陶俑壓彎的劍,當發掘者移開陶俑時,彎劍竟慢慢地復原了。兩千多年前,鐵的冶煉才出現不久,秦人是用何種技術鑄出這把千年彈性不變的劍?其二:發掘出的秦俑佩帶的刀刃上鍍有一層鉻。鍍鉻是需要電子學知識的,而鍍鉻工藝是美國科學家在1937年才發明的。秦人的電子學知識又從何而來?其三:發掘出的彩繪秦俑,其顏料均為天然礦物質,唯有紫色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經現代科學鑒定:這種紫色顏料的成分是硅酸銅鋇,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而在20世紀的80年代才由人工合成。其四:秦俑坑頂由成千上萬支粗大的圓木鋪成,一般粗為60厘米,是生長在終南山的紅松木。這幾十萬立方米的粗大紅松木,山隔水阻,當時沒有現代交通工具又無起重吊車,秦人是靠什么工具運到現場的?這一系列謎團,我國考古學家一時還找不出答案。.
超時代科技文明的謎蹤時時困擾著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美國天文物理學家萊特爾博士認為,外星文明曾滲透了地球文明,他們有能力超越時空阻隔抵達地球,以科技文明適當地幫助當時的地球人。追溯得更遠一些,可能早在地球人類尚未出現時,就有外星人活動在地球上,并為此留下了種種謎蹤。
英國的天文物理學家米萊爾克教授對超時代科技文明謎蹤,有另外一種假設。他從美俄兩國對太陽系一些行星的觀察出發,認為太陽系中有“文明三兄弟”,這就是金星、火星、地球,從宇宙探測衛星發回的一系列照片證明火星、金星上都有大量人工建筑的殘跡存在,而且金字塔居然在布局上與火星、地球、金星三顆行星遙遙相對,形成令人無從捉摸的金字塔的“主體星際布局”。因而,米萊爾克教授認為:金星、火星先于地球出現了高度發達的文明,而這些文明傳播到早期的地球上,為現代的考古學家們遺留下了極為珍貴的歷史物證。火星、金星文明毀滅后,方有地球文明的興起。相信隨著人類宇航事業的發展與進步,這些超時代文明的真相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