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銳,莫山農
(廣西工學院 管理系,廣西 柳州 545006)
科技日新月異,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使得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變得極其復雜,在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諸多問題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是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中小企業要想快速、健康、可持續的發展下去,必須解決與人力資源相關的管理問題。人力資源外包的快速發展和外包市場的不斷成熟,使得中小企業可以借助外部專業力量,彌補和完善人力資源管理職能的不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業工作效率與核心競爭力。
人力資源外包就是企業根據需要將某一項或幾項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或職能外包出去,交由其他企業或組織進行管理,以降低成本,實現效率最大化。總體而言,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將滲透到企業內部的所有人事業務,包括人力資源規劃、制度設計與創新、流程整合、員工滿意度調查、薪資調查及方案設計、培訓工作、勞動仲裁、員工關系、企業文化設計等方面。人力資源外包作為一種新的企業管理模式,在給企業帶來收益的過程中也勢必有產生各種風險的可能性。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系統性評價方法,以幫助企業對人力資源外包進行客觀評價和合理選擇。而目前,企業人力資源外包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缺乏定量的分析方法,本文以數據包絡分析為基礎的DEA模型對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外包進行定量分析,最終建立定性分析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科學評價方法。
數據包絡分析(簡稱 DEA)是由著名運籌學家Charnes和Coper等人在1978年開始創建的。DEA是使用數學規劃模型評價具有多個輸入和多個輸出的部門或單位(稱為決策單元,簡記為DMU)間的相對有效性。
設有n個決策單元(相同類型的部門或者對象,即DMUj,j=1,2,…,n),每個決策單元都有 m種類型的輸入指標以及p種類型的輸出指標。這樣,有n個決策單元構成的多指標輸入和多指標產出的評價系統如圖1所示。

圖1 多指標輸入和多指標產出的評價系統
設投入指標和產出指標的權系數向量分別為
v=(v1,v2,…,vm)T
μ=(μ1,μ2,…,μp)T
對每一個決策單元,都定義一個效率評價指標

效率指標hj表示第j個決策單元多指標投入和多指標產出所取得的經濟效率。可以適當地選擇權系數u,v,使得hj≤1。
判別決策單元 DEA有效即規模效率和技術效率同時有效的C2R模型運用過程如下:
設第j0個決策單元的投入向量和產出向量分別為:
x0=(x1j0,v2j0,…,vm)T
y0=(v1j0,v2j0,…,vsj0)T
效率指標 h0=hj0在效率評價指標 hj≤(j=1,2,…,n)的約束條件下,選擇一組最優權系數μ和v,使得h0達到最大值。構造最優化模型

此模型稱為CCR模型,是最基本的DEA模型。用CCR模型評價第j0個單元的有效性,是相對于其他決策單元而言的,故稱為評價相對有效性的DEA模型。
最優化模型可以表示為矩陣形式。記


t=1/vTx0,w=tv,u=tu則化為線性規劃問題


線性規劃(P)的對偶規劃問題為
有效性判別如下:
(1)VD=θ0<1,稱決策單元 DMUj0為 DEA 無效;
(2)VD=θ0=1,稱決策單元DMUj0為弱DEA無效;
(3)VD=θ0=1s0-,s0+=0,稱決策單元 DMUj0為 DEA 有效的,即同時達到技術有效和規模有效。
若其最優解非 DEA有效,可以利用式(2)計算出它在有效前沿面上的“投影”:

式(2)提供了將決策單元轉變為DEA有效時輸入與輸出方面必須達到的目標,實現決策單元的DEA有效。
當線性規劃的最優解為 λ0-,s0--,s0+-,θ0-
設有4個決策單元,分別是企業本身(A)和可供企業選擇的三個服務外包商(甲、乙、丙),投入指標包括工人薪酬水平,支付方式和協調成本三部分。對于支付方式按照時間的長、短進行1~3賦值,付款期限越及時,賦值越大;付款期限越寬松,賦值越小。企業最終是選擇服務外包,還是企業自己進行相應的管理,是由選擇后所帶來的經濟績效所決定的,在構建DEA模型的產出指標時,將產出指標綜合為經濟績效。如表1所示。

表1 指標數據
用MATLAB軟件運算結果得:(見表2)
對非DEA有效的服務外包商,可以進一步調整其投入產出指標值使得該服務外包商的規模與技術有效。這也是DEA方法重要特點之一。對非DEA有效的服務外包商(評價單位)其投入和產出方面的改進目標值(優化值)和差距為
差距:ΔYk=Y^k-Yk
從上述分析和表3的結果得出如下結論:企業A和外包商甲的 θ0=1,且說明是DEA有效;外包商丙的不為零,說明該方案為弱DEA有效;對于外包商乙來說,由于θ0<1即不為弱DEA有效,因而也不為DEA有效的,可調整其投入產出指標,使其變為DEA有效的。 由表 2還可以看出:企業A外包商甲、乙的規模收益不變,外包商丙的規模效益是遞增的,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外包商丙如果適當調整薪酬水平、協調成本以及支付方式,將會達到最優的經濟績效,最終成為企業可以選擇的對象。
此模型適用于一般中小企業選擇服務外包商的綜合評估,模型中選用的評價指標可根據實際情況增減,評價單元也可按實際情況進行再選擇。
中小企業可通過DEA模擬的量化結果,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依據模型準確的判斷出企業選擇人力資源外包服務后所產出的經濟績效是否最優。中小企業管理者運用DEA模型不僅能為企業計算出投入、產出的最佳經濟效率指標,同時又能使企業獲得最佳的規模收益數據,從而大大提高了企業的資金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DEA模型科學的分析了各種投入、產出指標之間的關系,為中小企業制定的人力資源外包的策略提供科學依據,同時也為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實施人力資源外包決策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

表2 CCR模型運算結果
[1]Norman,Arbuckle.HR Outsourcing-A Money-saving Strategy[J].Executive Journal,2000,(3~4).
[2]Roberts,B.Rental applications[J].HR Magazine,2000,45.
[3]Brotherton,P.CPAs Add HR to the Mix[J].Journal of Accountancy,2000,190(67).
[4]Hirschheim R,Laxity,M.The Myths and Reliti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sourcing[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0,43.
[5]Cauldron,S.Contingent Work Force Spurs HR Planning[J].Personnel Journal,1994,73.
[6]肖云端,張翔.人事外包:人力資源管理的未來之路[J].經濟與管理,2008,(8).
[7]呂佳.中小企業人力資源外包決策模型研究[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8,(7).
[8]陳婷,孔美多,謝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決策模型[J].現代商貿工業,2007,(7).
[9]董青.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職能外包創新決策模型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8,(7).
[10]王國華,梁樑.決策理論與方法[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