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楠
(中南民族大學 經濟學院,武漢 430074)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以金融保險業、商務服務業為代表的生產性服務業逐漸取代消費性服務業,成為策動城市經濟增長、體現城市經濟職能、塑造城市空間結構以及帶動區域發展的重要力量。國際經驗指出,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和高管理水平的生產性服務業是服務業的主體,也是反映和判斷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武漢是中部地區的核心城市,其發展面臨著由規模擴張向功能性發展轉變。生產性服務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核心與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能在多大程度上促進武漢市經濟增長,以及生產性服務業內部哪些行業作用最大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以往的文獻更多的是對武漢市服務業的整體狀況進行分析,較少對武漢市生產性服務業狀況進行單獨分析。鑒于數據的獲得性,本文選擇產業規模、就業規模、內部結構變化三個方面對武漢市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綜合實力作出基本評價。所有數據均來自于歷年《武漢市統計年鑒》。
2002年武漢市生產性服務業產值占到服務業產值的63.5%,占GDP的32.05%,到2004年下降為59.09%和30.76%。雖然武漢市生產性服務業已占服務業近一半的比重,其發展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了一定的地位。但從2004到2007年,其產值占服務業的比重一直穩步在58%的水平,其產值占GDP的比重一直穩步在30%的水平,并沒有得到更大的發展。
從統計數據來看,武漢市生產性服務業內部各行業之間的發展存在較大差距,傳統的交通和批發零售業占第三產業50%以上的比重,而具有極強外溢性,對于技術創新起著關鍵作用的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及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等知識密集型的新興生產性服務業只占有11%的水平,這與武漢市科研數量和高水平人才數量居全國首列的地位嚴重不符。金融保險業從2006年開始提高到16%的比重,這與近幾年政府重視武漢區域金融中心建設是分不開的,目前包括招商銀行、交通銀行在內的國內一些金融機構已經開始在光谷地區布點建設單個功能金融后臺服務中心或綜合性運營中心。
從2003年到2007年,武漢市生產性服務業就業人數減少6萬人,占服務業的比重從2003年的21.43%降到2007年的15.61%。其中,批發和交通傳統生產性服務業就業人數占比超過60%以上,批發業從2003年的29.7%下降到2007年的24%,交通業從2003年30%上升到2007年的37%,房地產業基本保持4%以上。但值得關注的是,金融業始終保持在9~10%的左右,但受經濟的影響在2006年降到8.65%。而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等知識密集型行業從2003年的26%降到2007年的22.8%,人才流失情況較嚴重。
從以上這些指標來看,武漢市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增速趨緩,占GDP比重穩步不前。就內部結構來看,以交通和批發零售為代表的傳統生產性服務業始終占主導地位,成為主要吸納勞動力的行業;以計算機、地質勘查業為代表的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發展嚴重滯后,就業占比呈下降趨勢,但金融業自2006年開始發展迅猛。
本文利用武漢市1995~2007年統計年鑒的有關數據,對武漢市生產性服務業對武漢經濟增長的貢獻進行實證分析,并通過其內部不同的行業對于武漢市經濟增長貢獻的比較,客觀地分析武漢市生產性服務業的影響和作用。
鑒于統計口徑的統一和數據時間上的可比性,同時參考生產性服務業的實際內涵,本文所指的生產性服務業主要包括:交通運輸、倉儲郵電通信業;批發和零售貿易;金融和保險業;房地產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業和地質勘探業。本文數據選用的均是產出總值而非各項的增加值。為了消除物價變動對數據的影響,本文以第三產業價格總指數對數據進行了消漲處理,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本文采用年度數據,樣本區間為1995~2007年。鑒于統計數據的原因,無法將餐飲業數據從1995~2001年數據中剔除,只好進行保留,但該數據量不大,對整體研究效果影響較小。經濟的增長狀況采用人均GDP來度量,用agdp表示,單位為億元,以1995年為基期,用人均GDP指數換算得到實際人均GDP數據。武漢市生產性服務業的生產總值用ps表示。數據來源于各年《武漢市統計年鑒》。用Eviews5.0軟件進行定量分析。
本文采用ADF檢驗進行序列的單位根檢驗。
由表1可知,原水平序列都是非平穩的,而一階差分后都變成了平穩序列。Δlnagdp在10%顯著水平下是平穩序列,因此這些變量都是I(1)的,滿足協整檢驗的前提條件。
通常有兩種方法用來檢驗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一種是E-G兩步法,另一種是Johansen極大似然估計法。本文運用E-G兩步法進行協整檢驗,根據AIC信息準則和SC準則,各組變量選取的滯后期都是1,首先用OLS對lnagdp和lnps進行靜態回歸,lnagdp為因變量,lnps為自變量,回歸方程如下:
Lnagdp=a0+a1lnps+Ut(1)
對殘差序列Ut進行平穩性檢驗,Ut的檢驗值小于顯著性水平為10%的臨界值,這說明agdp與ps之間確實存在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生產性服務業生產總值的增加會提高人均國民收入0.86個單位。接下來,建立誤差修正模型來描述變量短期波動與長期均衡之間的影響關系。由式(1)可知,誤差修正項序列為:

將其代入誤差修正模型并用OLS法估計其系數,得到agdp和ps之間的誤差修正模型為式(3)和(4)。


表1

表2

表3

在誤差修正型中,被解釋變量的波動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短期波動,一部分是長期均衡。ecmt-1為滯后的誤差修正項,其系數大小反映長期均衡關系對短期波動的調整力度。從模型的誤差修正項系數估計值來看,武漢市人均GDP的短期波動偏離長期均衡時,生產性服務業產值能以-0.337098的調整力度將非均衡狀態拉回到均衡狀態。而當生產性服務總值的短期波動偏離長期均衡時,生產服務業與人均GDP之間的協整關系將以較大的力度(0.562402)將其拉回均衡狀態。
隨著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內部的各個行業也在迅速的成長,但內部各行業對經濟的貢獻作用是有差異的。本文擬采用脈沖響應函數的方法分析生產性服務業內部各行業對人均GDP增長的貢獻的動態過程,以此進一步探討武漢市生產性服務業的影響和作用。
本文用 trs、pf、fin、est分別表示武漢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零售貿易業、金融業和房地產業的生產總值。數據區間同上,數據同樣來源于各年《武漢市統計年鑒》。在上文的總量數據中,我們包含了餐飲業數據,但在內部行業研究中,我們將lnpf序列排除在外。對lntrs、lnfin和lnest進行平穩性檢驗,ADF單位根檢驗結果如表3,檢驗結果顯示全部序列都是一階差分平穩序列。
利用VAR模型,我們分別對 lnagdp、lntrs、lnfin和lnest 4組變量建立VAR自回歸模型。通過Johansen協整檢驗法(具體過程略)可知,lnagdp與lnest不存在協整關系,lntrs與lnagdp只存在一個協整關系,而lnfin和lnagdp至少存在一個協整關系。在下列各圖中,橫軸表示沖擊作用的滯后期間數(單位:年),縱軸分別表示響應幅度,實線表示累計脈沖響應函數,虛線表示正負兩倍的標準差偏離帶。
從Table1、2可以看出,當武漢市人均GDP提高1個百分點時,金融業在1期就提高0.036個百分點,而且這種正的沖擊會一直持續下去,影響力度也越來越大。如在第10期,agdp對fin沖擊的結構響應增加為0.12,累積響應達到0.81。相比較而言,人均GDP對trs的作用要小些,脈沖響應曲線呈N型。當其發展水平提高1個百分點時,滯后2期就能夠帶動本市的人均GDP提高0.05個百分點,而且這種正的沖擊會一直持續下去,trs對agdp沖擊的結構響應有一定的波動性。
從Table3、4可以看出,當金融保險業發展水平提高1個百分點時,在滯后1期即第2期就能夠帶動本市的人均GDP提高0.0068個百分點,而且這種正向的沖擊會一直持續下去,影響力度也越來越大。如在第10期時,fin對agdp沖擊的累計結構響應達到0.135。即武漢市金融保險業發展水平受到某一沖擊作用發生變化時,能夠給人均GDP造成同向的影響,而且這一影響的持續時間較長、作用力度也較大。相比較而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對人均GDP的作用要小些,脈沖響應曲線呈N型。當其發展水平提高1個百分點時,滯后3期才就能夠帶動本市的人均GDP提高0.008個百分點,隨后開始下降,到第5期trs對agdp沖擊的結構響應減為0。第6期后開始產生持續的正向作用,但到第10期,其累計結構效應只有0.04個百分點。

根據以上關鍵指標分析和實證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結論:
(1)武漢市生產性服務業已占服務業的半壁江山,但從占GDP比重和對就業的貢獻來看,綜合實力不容樂觀。其發展始終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況,對勞動力的吸納作用大幅下滑,特別是對高層次勞動力的吸納作用不強。
(2)武漢市生產性服務業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在這種均衡關系的調整下,當經濟進入上升階段,生產性服務業的生產和消費就會隨之顯著增長,而當生產性服務業的增長加快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經濟的發展。即生產性服務業生產總值增加1個單位,會提高人均國民收入0.86個單位。
(3)生產性服務業內部不同行業對經濟增長貢獻作用不同。實證分析發現人均GDP在金融業的沖擊下的響應速度較快且效果明顯,但在交通業的沖擊下效果不明顯,且容易產生波動。這與服務業內部勞動生產率差距較大有關。進入2003年以后,武漢市服務業進入擴張性發展階段,服務業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但在生產性服務業內部,勞動生產率差別顯著。以2007年為例,金融、保險業勞動生產率為19.89萬元/人,而交通運輸業只有1.173萬元/人,遠低于第三產業平均水平10.02萬元/人。
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是社會分工與專業化深化的結果,其重要性來自于它對經濟增長效率的直接推動和影響。本文從下列5個方面提出政策建議:
武漢市應在現有服務業發展規劃基礎上,搞好生產性服務業國有企事業單位改革改制,將相關單位真正推向市場,并鼓勵做大做強;放寬生產性服務業準入門檻,培養本地中小企業;鼓勵我市新設或遷入機構總部或地區總部;吸引和鼓勵服務業機構高管人員來漢發展;支持服務業發展創新,為服務業企業給予資金獎勵、房租或購房補貼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
應根據生產性服務業的行業差異和武漢市各地區的差異,充分發揮各地區的經濟地理條件,統籌規劃,從實際出發確定各地區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方向、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把各類生產服務業落到恰當的空間,避免無序、重復建設、競爭過度、效益不高的現象。
武漢市應積極把握國際產業轉移新趨勢,把服務外包培育成拉動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新增長源,加強與起步較早的城市合作,例如大連軟件園和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合作組建了“武漢光谷軟件園有限公司”。
此外,區域競爭的核心將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金融資源的競爭,誰先搶先形成區域金融中心,誰就搶占了先進,贏得了區域發展的主動權。武漢市應積極吸引外資銀行進入,促進武漢城市圈金融一體化,并輻射中部,做中部的金融中心
現代生產服務的人力資本、知識資本密集性特征決定了人才對生產服務業尤其是高端生產服務發展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出臺各項優惠政策,留住現有高層次人才;另一方面要要有計劃的在武漢高等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增設急需的信息服務、金融、保險、商業服務業等專業;鼓勵國際合作辦學,培養國際化的高級人才;重視領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工作;完善生產性服務業人才信息庫和人才服務機構建設,
應完善服務業統計調查方法和制定相關指標體系,消除目前服務業的統計缺陷,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將服務業核算納入經濟普查制度;二是對生產性服務企業和個體經營單位開展經常性抽樣調查;三是建立服務業生產者價格指數。
[1]畢斗斗.生產服務業發展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2[尚于力.京、滬生產性服務業比較研究——基于產業關聯與空間分布的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3]周振華.城市轉型與服務經濟發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肖林,王方華.中國都市圈服務經濟與全球化競爭戰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徐學軍.助推新世紀的經濟騰飛:中國生產性服務業巡禮[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