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記者 王非
低矮的小樓,泥濘的道路。道北地區成街連片的低洼棚戶區曾經是西安“臟亂差”的代名詞。2007年10月,大明宮遺址公園作為國家“十一五”大遺址保護重點示范工程正式啟動。隨后的三年多來,西安市政府對遺址區3.5平方公里的企事業單位、居民樓、城中村進行了拆遷安置。盼望改變城北落后面貌的道北人積極配合。這項涉及面廣、人口多、情況復雜的大拆遷得到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其速度之快、社會穩定、群眾滿意度高在西安實屬罕見。2010年國慶節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盛大開園后,一座道北新城將在含元殿旁拔地而起。
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發展。近年來,西安市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解放細想,變“有多少錢干多少事”為“干多少事籌多少錢”,使城市面貌和人居環境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在曲江新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2007年10月26日,西安市委、市政府又作出了一項重大決策,斥資1400多億元,啟動大明宮遺址公園保護改造項目。這一西安市最大的城市改造項目由經驗豐富的曲江團隊負責。

新城區八府莊村民張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由于種種原因,大明宮遺址區基礎設施薄弱,社會公益事業欠賬較多,居民生活水平相對偏低,戶均住房僅20多平方米,一二十家共用一個水龍頭。拆遷前,村民住房價格每平米2000多元,沒有房產證,不能交易;靠集體土地出租,人均年分紅1000多元。拆遷后,安置房周邊商品房價格每平方米4700元左右。持有房產證,可上市交易;靠集體門面房收入,人均年分紅2000多元,比過去翻一番。城中村尚且如此,相對貧困的棚戶區群眾生活改善的程度將更大。
為保護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同時促使西安整個城北地區面貌發生根本變化,西安市對大明宮遺址區周圍19.16平方公里實施了“整體拆遷,整體規劃”,建設周期到2012年。目前,已完成遺址公園范圍88家企事業單位、6個城中村、2.5萬戶共13萬余人、430萬平方米房屋的拆遷安置,創造了西安市舊城改造史上的一個奇跡。截至2009年底,坑底寨村650戶居民的整村拆遷及遺址公園范圍內的建材市場的拆除已經完成。同時以坑底寨村拆遷為突破口,全面推進了自強村、聯志村、先鋒村的拆遷工作。
大明宮遺址地區改造采取政府主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機制,既發揮了政府的領導協調職能,又解決了拆遷安置的資金問題。西安市政府將大明宮遺址保護區19.16平方公里土地的開發經營管理權交給曲江管委會,曲江管委會按照西安市統一規劃全額籌資拆遷建設。工程啟動實施后,首先成立了以西安市委書記孫清云、市長陳寶根為組長,規劃、房管、國土等相關部門和大明宮遺址區所屬四城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隨后,大明宮保護辦,制定了《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實施方案》,劃分事權,夯實責任。
由于西安市各級部門積極行動的優勢,使改造開展的一路順暢。規劃部門對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及周邊的建設項目實施超前規劃,加強巡查,遏制了違法建設行為;房管部門大力支持,派出工作組并現場辦公;教育部門對拆遷戶子女入學視同本地生源,無條件接收;信訪部門對拆遷戶反映的問題深入摸底,及時化解了各類矛盾。
西安新城、未央、蓮湖三區則以拆遷安置為己任,成立了專門工作機構,全力實施了本區域棚戶區、城中村的拆遷安置。為滿足被拆遷群眾選購現房需求,實現市場化、多元化安置,大明宮保護辦與陜西陽光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在拆遷區附近成立專門的房屋安置交易中心,免費為被拆遷戶提供一手、二手房源和房屋交易政策等相關信息。另一方面,通過招商引資的辦法解決了城中村拆遷安置問題。通過向社會公開招標,引進了國內知名房地產開發商,對遺址公園內的居民和單位,實行整村搬遷,整村安置;對公園外的居民,將原有集體土地變為國有土地后,一部分用來安置市民,一部分作為開發商的投資回報,一部分用作國有土地儲備,做到了市民、開發商和國家三方受益,三方滿意。
在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中,西安未央區對拆遷范圍內的城中村、棚戶區的拆遷安置,分別執行了西安市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相關政策,對拆遷范圍內的企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原則上實行貨幣補償。在積極執行國家政策的同時,大明宮保護辦又制定了一系列更為優惠的政策。對選擇貨幣補償的棚戶區居民,在原住房評估價基礎上上浮一定幅度,有效鼓勵了拆遷戶的積極性;對選擇產權調換的居民實行“拆一還一”、互找差價;對持有房產證的低保戶實行“拆一還一”、不找差價,安置房超出面積減半收費;對沒有享受低保的困難戶,經本人申請、所在單位證明、大明宮保護辦核實后,給予適當經濟補償。

城中村拆遷安置實行了“一村一策”。具有代表性的如八府莊村,在拆遷安置過程中,對村民原有住房的一、二層合法面積實行“拆一還一”不找差價;三層四層以上,實行殘值補償。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二馬路棚戶區3600多戶拆遷范圍內的居民有2900多戶主動與拆遷指揮部簽訂了協議。城中村含元殿村500多戶居民一周內簽訂了協議并實施了搬遷。2009年根據八府莊、含元殿、孫家灣村三個城中村和二馬路棚戶區的實際情況,大明宮保護辦積極與新城區、未央區政府相關部門協商,妥善處理了遺留問題,在短時間內迅速完成了全年各項拆遷掃尾工作。
拆的是房,安的是人。與居民搬遷同步,位于西安北二環附近的“泰和居”小區,一棟棟安置樓已經拔地而起。按照規劃,“泰和居”小區將建16棟高層,安置拆遷戶6000多戶。戶型為一室一廳、兩室一廳、三室一廳和三室兩廳,建筑面積從45平方米到105平方米不等,并配有天然氣、暖氣、綠地、廣場、小學、超市等公共設施。正在抓緊建設的還有楊家莊的“祥和居”小區、八府莊的“八府莊園”小區、百花村附近的“孫家灣花園公寓”小區,總建筑面積為80萬平方米。目前,“泰和居”已經完成了整體五層、局部九層鋼筋綁扎、模板支設和混凝土澆筑工作;“八府莊園”安置樓的地下網管鋪設工作全面完成,工程樁正在進行中。“孫家灣花園公寓”已經施工到第五層。第一批建設的這些房屋,可將3.2萬平方公里遺址公園范圍內剩余的居民和單位全部安置。由此,道北居民幾十年盼望“告別舊城,迎接新城”的愿望將變為現實。
“和諧拆遷,人性化拆遷,跟蹤服務”是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項目的一大舉措,也是西安市委、市政府對拆遷安置工作的基本要求。為如期完成安置樓建設,確保拆遷戶按時回遷,大明宮保護辦組建了安置房建設督查辦公室,全程跟蹤安置房屋建設質量管理、安全監督及資金監管工作。
在大范圍拆違結束后,大明宮保護辦按照西安市領導“安置是天大的事情”的要求,繼續開展了多項安置后續工作,以“拆遷戶回訪跟蹤”等形式,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突出問題。而在緊張的拆遷過程中,也發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家住大明宮國際遺址公園內的藝術家陳妙華,年近七旬,一家人靠親戚照料,為了給她尋找一套滿意的安置現房,工作人員不辭辛苦,跑遍西安城,找到了10多套房源供她選擇。最終陳老在西安公園北路確定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精裝房。生產村小區居民李志剛,要求過渡居住地為剛上小學的孫女找一所學校,大明宮保護辦應其要求,先后在未央區聯系了東前小學、吉祥巷小學、后宰門小學,盡管難度很大,但最終讓群眾滿意而歸。
棲鳳路20號院的韓燕,有一套20多平方米的住房,在一些優惠政策還沒有出臺的情況下,帶頭簽訂了搬遷協議。新政策出臺后,大明宮保護辦把該給的優惠都給了他。韓燕非常感動,滿懷感激地給拆遷指揮部送了一面“誠信拆遷、一心為民”的錦旗。家住道北棚戶區的朱永蓮,母女三人同住一套不足30平方米的房子,所有家當不值幾百元,兩個女兒正上大學,全家僅靠她600元的退休金維持生計。這次拆遷給她家分了一套55平方米的安置房,她卻付不起差價,大明宮保護辦負責人和新城區領導專程探望,當看到她家的窘況后不禁一陣心酸,當即表示減免一部分購房款,其余緩繳,還給了她困難補助款。
以往的城市拆遷安置,要么單純的依靠政府,要么單純的依靠市場。而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是西安市歷史上拆遷安置量最大的城市改造項目,僅第一期3.2萬平方公里遺址公園內,拆遷安置資金50多億。“這么大的項目,這么多的投資,如果單靠財政資金很難辦到”,政府部門一位工作人員說。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實施政府主導和大型城市運營商參與土地一級開發、承擔拆遷安置的模式,有效地破解了大規模拆遷操作難的問題。
城市拆遷改造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既需要政府做決策、給政策、定規劃,也需要有關部門密切配合。比如,在大明宮遺址區拆遷工作全面鋪開的時候,正好臨近學生開學,西安市教育局立即召開了六區教育局長的緊急會議,三天內便解決了拆遷子女入學難的問題。開發商深有感觸地說“大明宮建設離開政府的大力支持,拆遷工作將寸步難行”。拆遷工作不僅要解決群眾搬遷過渡、子女上學等現實問題,更要著眼于群眾的長遠生計。只有拆遷戶生活質量不下降,收入有來源,他們才能安居樂業。
政策引導是實現順利拆遷的根本,依法仲裁是解決拆遷障礙的必要途徑。在具體拆遷安置中,大明宮保護辦鑒于現行房屋拆遷評估、過渡安置標準出臺較早,與目前實際情況存在差距時,他們正視現實,采取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保障了廣大拆遷戶的合法權益,受到了群眾普遍歡迎。對個別借拆遷之際揩油、無理取鬧的被拆遷戶,采取了依法仲裁的措施,通過法律仲裁程序圓滿解決了50多戶的拆遷問題。
近年來,一些地方在資金不到位、安置沒落實的情況下,盲目搞城市建設,往往是一拆了之,一推了之,使拆遷群眾幾年、甚至幾十年得不到妥善安置,既影響了政府形象,又為以后的城市拆遷改造工作帶來了很多阻力。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堅持拆遷和安置同步,在拆遷的同時,便著手建設安置房,并備有足夠的安置資金。對選擇貨幣補償的居民,一手交舊房,一手領現錢;對選擇產權調換的居民,在安置小區進行安置;對選擇協調調換的企事業單位,積極協調規劃、國土等部門,以國家征用和市場購買等形式,尋找理想安置地,做到了企業、單位、群眾多方滿意。
拆遷與不穩定沒有必然的聯系。損害群眾利益的拆遷肯定會引起群眾不滿,影響社會穩定;尊重群眾利益的拆遷,不僅不會影響穩定,而且有利于社會和諧。今日的西安道北,已讓世人刮目相看。隨著大明宮遺址公園的建成開放,西安的新道北將更加提升宜居環境。未來的西安城北將加快拆遷改造步伐,重點發展第三產業。形成以商業、餐飲、文化娛樂等配套的商貿休閑區。位于南北主干道的太華路將被打造成精品街區,含元路將被打造為秦豫文化風情街,新的火車北客站及北客站廣場建設將直通大明宮御道的南大門。2013年以后,一個人居環境優美、外出交通便利,社會秩序良好的道北新城將呈現在世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