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文/記者 周勵
如今,在西北地區乃至全國,了解陜西涇陽縣的人們能津津樂道、倍加贊賞的肯定是該縣蔬菜產業的繁榮。因為目前涇陽是陜西省最大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西北五省區最大的蔬菜生產縣和全國重點蔬菜產地之一。
數據顯示,2008年涇陽全縣種植蔬菜36.2萬畝,其中設施蔬菜15.7萬畝;千畝以上專業村33個,萬畝以上蔬菜主產鄉鎮9個;全縣蔬菜總產164萬噸,產值突破16億元,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40%;全縣人均蔬菜收入1740元,占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5%以上。
一年四季,無論風霜雨雪,當一筐筐、一車車新鮮的涇陽蔬菜被運往全國各地時,也為當地老百姓帶來了富裕生活。而在涇陽人忙忙碌碌、幸??鞓返耐瑫r,更不會忘記17年來為涇陽蔬菜蓬勃發展費心操勞的“老焦”——陜西涇云現代農業股份公司的董事長、高級經濟師焦志學。
焦志學,涇陽縣云陽鎮人,生于1949年,中共黨員。他先后獲得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陜西省勞動模范、陜西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星火標兵個人、陜西省十佳新聞人物、第三屆中國農村十大致富帶頭人、2007陜西經濟年度人物、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陜西十大紅旗人物等榮譽,并榮獲陜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回望17年前,依靠開辦鄉鎮造紙廠而發家的老焦,是如何開拓起蔬菜行業的故事,說來還有點英雄主義情節。

那時候,堪稱當地一富、已經是以車代步進出村里村外的焦志學,覺得不能旁觀同鄉受窮,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充分論證后,曾經是一名優秀軍人的他,決定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一起在云陽地區發展以反季節種植大棚菜為主的菜籃子工程。他說:“我是農民的兒子,富了也不能忘本。種植傳統的蔬菜沒有市場競爭力,只有發展大棚蔬菜,作務反季節蔬菜才能提高土地的附加值??糠N地致富,就要發展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高效農業。”
然而,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反季節種植大棚菜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高科技、高效益”的產業,建一畝蔬菜大棚需要投入12000元。而農民一無資金,二無技術,在未見到實惠以前是不肯輕易行動的。因此,他決定以自己的企業——涇云實業開發總公司為依托,利用民兵的組織形式,把自由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
“分散種植的小農經濟有很大的盲目性?!睂Υ?,他向記者介紹:“要改變農戶分散種植局面,就需要建立蔬菜基地,扶持他們生產,就要建立專業合作社以推進農戶合作,最終形成公司、生產基地和農戶相互配合的模式。公司也必須以合同的形式確認農產品需求,之后再和農戶簽訂訂單以確認蔬菜的品種、數量、規格、要求。這樣,才能逐漸形成規模,才能形成科學化的一條龍發展?!?/p>
一派軍人作風、雷厲風行的老焦,有了成熟的思路后,立即召集公司辦公會,統一思想,決定采取“公司統一資金、統一技術、連片開發、農民自主經營”的辦法,進行大棚菜開發。
為了解決資金問題,他以涇云公司所有資產作抵押,以公司的名義從銀行給農戶貸款,明確告訴各農戶,風險由公司承擔,成功了收益歸種菜農戶,失敗了虧損由公司還債,從而解決了資金問題。
為了解決技術問題,由公司出資聘請外地及省蔬菜研究所的技術人員辦培訓班、專題講座、出技術簡報,提供技術咨詢。在此基礎上,他們成立技術協會,服務上門,隨時為農戶提供技術服務。
農戶是農業產業化開發的主體,農業方面各項產業開發都要依靠農戶這個最基本的生產單位來完成。農戶的自覺程度直接關系到產業開發的速度和效益。涇云公司為了維護農戶利益,規定農戶的任務就是自己種植,生產所得除歸還貸款外全部歸農戶所有,同時規定在市場菜價高漲時全部由農戶直銷,價格萎縮時由公司提價收購,整個運作過程中,風險由公司承擔,利益由農戶自享。這樣結合云陽實際,逐步形成了一個以涇云實業開發總公司為依托、技術協會為指導、農戶種植為基礎的“公司+協會+農戶”的云陽農村經濟新模式。
不分時令、四季常鮮的大棚菜種出來了,鄉親們開始嘗到大把掙錢的滋味了。而老焦卻跟身邊的鄉親們沒什么分別,不同的是他更忙,忙著培訓蔬菜經紀人,忙著爭取項目,忙著資金、投產等等。瘦小的老焦,似乎蘊藏著無窮的精力。
老焦一直在為鄉親們的蔬菜如何賺更多的錢操勞著。他說:“在進行農產品外銷時,農產品從種植基地收獲后,還需經過加工、冷藏、運輸等多個環節才能到達終端消費。在這一過程中,現代物流貫穿于各個環節。而那時陜西物流業物流網絡覆蓋率不高、冷凍倉儲條件不好,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涇陽蔬菜向外的發展?!?/p>
市場經濟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規模經濟。因為沒有一定的規模,就很難形成批量生產,很難形成較強的競爭力,就很難立于不敗之地。焦志學從他十多年的經營探索中體會到:現代商品經濟以高速度、大市場、全方位的方式發展,鄉鎮企業也必須走規模大、檔次高、集團化的道路。
基于這種認識,1993年焦志學將云陽鎮的14家企業聯合起來,成立了涇云實業開發總公司,使企業走上了集團化的發展道路。
在集團力量的支持下,大棚菜工程迅猛擴大起來,由于實行了規模經營,蔬菜的儲存、批發、長途運輸,以及其他相關服務行業得到了較快發展,大棚從1993年的1500個,發展到現在的6000多個,農民一年的收入等于過去的40年。
云陽蔬菜批發交易市場,經過幾次擴建,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個占地150畝,年銷售蔬菜100多萬噸,年交易額高達8億多元,堪稱西北地區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和全國定點蔬菜批發市場。
近些年,在焦志學的影響下,參照云陽鎮模式,涇陽縣各鎮紛紛效仿搞起了大棚蔬菜,開發建設各種蔬菜基地,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基本實現了規?;N植、標準化生產,形成了市場帶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化格局,蔬菜產業呈現出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2009年,該縣計劃再建設20個高效設施蔬菜示范基地。
從事蔬菜產業17年來,焦志學帶動當地群眾建蔬菜大棚、市場、冷庫、育苗示范基地,使企業所在地涇陽縣云陽鎮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蔬菜生產銷售集散地,使涇陽縣成為了全國蔬菜標準化示范縣。當地菜農人均蔬菜收入達5000元以上,群眾80%以上的收入來自蔬菜產業。
涇陽蔬菜的名氣越來越大,當地菜農就越來越富,富了的鄉親們給老焦送去一塊匾,上面寫著:致富路上的帶頭人。
從1971年至今,老焦幾十年如一日,使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陜西涇云集團下轄企業8個,擁有固定資產3.8億元,流動資金7800萬元,現有員工4500人,其中科技人員335人,主要從事設施農業、農業開發、蔬菜種植、銷售、加工、乳制品、建筑建材、化工塑料、農業科研、花木果菜、農資貿易等生產經營,是集科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大型企業集團,也是國家技術監督局命名的蔬菜標準化示范區的龍頭企業和中央財政部、農行、農發行扶持農村產業化龍頭企業及國家科委命名的全國星火計劃示范企業。
與共和國同齡的老焦,依然精力充沛,不斷開拓。在他的領導下,集團開始瞄準涇陽縣是優質釀酒葡萄栽植優生區的優勢,與省科委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合作,從法國引進優質釀酒葡萄種條,在該縣開發第二大產業——優質釀酒葡萄,現已栽植10000余畝。目前,集團正在抓緊籌建萬噸干紅干白葡萄酒及蘋果酒生產線,該項目已經省發改委批準立項,并列入國家星火生產線項目。
對于自己的許多種榮譽,老焦對2005年獲得的“中國農村十大致富帶頭人”倍加珍惜。在驕傲之外,他感到責任重大。他說,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讓他對發展涇陽農產業更加有信心,沒有理由不努力!“一個人能花多少錢?剛開始是為自己掙錢,做到一定程度,就是一種責任,老百姓信任你,把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只能往前沖!”
生命不息,奮斗不止,人生的價值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