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郭衛東
(作者系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10年來,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提出的基本原則、重點任務、戰略目標、重點開發區域、增加資金投入的四條政策、改善投資環境的四條政策、擴大對外開放的四條政策、吸引人才和發展科技教育的四條政策指導下,西部12個省區市和3個欠發達地區,抓住西部大開發戰略帶來的一系列機遇,在縮小東、中、西部地區差距,加快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一,西部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西部地區的高速公路建設、國道公路建設、通縣及通往村鎮的公路建設;鐵路干線及復線建設、城際快速鐵路建設、大型客貨運輸及中轉樞紐工程建設;國際航空港及支線機場建設;跨境及跨省的重大輸油輸氣管道建設;骨干通信網絡建設;大型水電、火電、風電、光伏電站建設;一批重大城鄉及農業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建設;大型調水及水利樞紐工程建設;一批重要的水源工程、輸水供水工程和污水處理工程建設;一批城市垃圾發電、垃圾處理、危險固體廢物處理工程建設;一批重大的城市基礎設施改造、城市新區工程建設;一批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文化旅游產業開發區、產業集中區和能礦資源及原材料產業基地、能源化工產業基地、裝備制造產業基地、航空航天產業基地、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服務外包及軟件產業基地、新能源及新材料產業基地、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基地等,一大批涉及基礎設施的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園區、重要基地建設,在西部十二省區市和三個欠發達地區均取得了巨大成就和輝煌業績。

按照國家10年前提出的力爭5~10年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西部開發有一個良好開局的目標,已基本實現。僅陜西一個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已超過2500公里;整個西部地區已超過2萬公里;西氣東輸管道及西電東送骨干電網建設已超過數萬公里。西氣東(南)送、西電東(南)送、西煤東(南)運、西油東(南)輸、南水北調、青藏鐵路等重點工程相繼建成和續建,已成為全國上下關注的大事。西部一大批基礎設施和重大工程建設,為西部成為支撐我國在國際空間和未來百年繼續保持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能礦資源基地、重要原材料基地、強大的傳統及新能源產業基地打下了堅定基礎。
第二,西部在生態環境建設上取得巨大成就。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10年來,按照江澤民同志在《關于陜北地區治理水土流失建設生態農業的調查報告》批示中,提出要“再造一個山川秀差的西北地區”,通過西部大開發再現西部“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的生活美景和退耕還林政策提出的目標,西部地區在退耕還林,發展設施養殖、生態產業、林產經濟,特別是林果產業、茶桑產業、食用菌產業、畜牧產業,加快林權制度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


整個西部地區在中央退耕還林、林權制度改革和惠農支農政策的支持下,廣大農牧民群眾退耕還林(草)發展生態產業、畜牧產業和現代農業產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以陜西吳起縣為代表的一批西部生態脆弱的地區,已通過發展工業、生態產業、現代農業、畜牧及肉制品產業等,由老少邊窮縣一躍發展成為西部強縣。在西部的黃河、長江的中上游地區,在一批重大生態環保工程,特別是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廢氣治理,重點污染地區和重點污染企業環保工程建設、環保設施運行監控,重點流域水污染綜合治理,重要水源地涵養工程,重點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長防林及三北防護林建設,特別是在三江源生態治理、滇湖生態環境治理、渭河污染綜合治理等方面,經過10年國家和地方政府大規模持續投入,西部生態環境在重點區域已得到明顯改善,森林覆蓋率逐年提高,重要流域水質污染情況逐年好轉,大江大河沿岸的生態自修復能力和江河的自凈化能力逐年提升。不少荒山沙漠變成了森林、草地,甚至成為生態森林公園和重要的生態產業基地。
由于西部10年的大規模生態環境工程建設,西部一大批重要城市的人居環境大大改善,從而為吸引國內外人才、技術和資本進入西部,創業投資,開發資源,發展產業創造了重要條件。
第三,產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10年來,西部地區在國家產業政策和重大項目布局傾斜的支持下,一批能源礦產資源開發、能源化工產業、鋼鐵、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汽車、能源化工裝備、電力及輸變電裝備制造、電子電器產品制造、軟件及服務外包等高新技術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特色旅游產業、文化會展產業、現代農牧產業、農牧產品深加工及食品產業、傳統及現代服務業等重大項目,有的已經建成,有的正在開工建設。這些重大產業化項目的建設大大加快了西部資源轉化的力度,使西部以優勢資源為依托的產業鏈、產業集群、工業園區、城市新區正在形成。資源開發和深度轉化項目,從總體上大大加快了西部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縮短了與東部沿海地區的差距。
第四,科技文化衛生事業為代表的各項社會事業得到了長遠發展。西部開發10年來,西部地區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社會保障等各個領域,在一批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的推動下,軟硬件設施都得到了大大改善。一些事業單位逐步改變了有錢養人無錢干事、想干事條件差待遇低的落后狀況。西部以西安、成都等省會城市為中心的大城市及其周邊地區,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大學城、民辦教育基地、高技術研發基地、高技術產業園區、科技產業示范地已經崛起,有些已經走全國前列。以陜西正在實施的“十大民生工程”,城鄉社會保障工程、新農村建設、重點鎮建設、城市新區建設、舊城改造工程和城鄉安居工程建設為代表的,一批重大西部民生和社會事業工程項目建設,大大提升了廣大西部地區人民群眾的社會福利水平,改善了西部地區,特別是廣大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的生活基礎、生產條件和生存狀況。雖然,與東部比,西部的社會發展還有很大差距,但軟硬件設施正在逐步改善。

國家在最近出臺的應對金融危機持續推進西部開發戰略有關政策措施中,表示國家將繼續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對西部的各項社會發展事業,特別是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生態環保和社會保障等基礎性建設項目,將進一步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力度,使廣大西部地區的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促使西部地區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經濟快速持續發展。
第五,在西部地區,國家已就環北部灣、關中-天水、成渝經濟區發展,出臺或正在研究出臺一系列規劃與支持政策,提出在西部地區重點打造三大戰略高地、一批重大產業基地和重要經濟增長極。為此,國家還針對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廣西、云南等省區出臺了專門的支持加快發展的區域性政策。這些規劃和政策的陸續出臺,已經和必將對推進西部地區內部各區域、各板塊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在新一輪發展中處于更加有地利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當然,在我們回顧總結西部開發取得巨大和輝煌成就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西部大開發戰略在推動西部快速發展的同時,國家也陸續出臺了支持東北振興、中原崛起和東部沿海持續快速發展的一系列區域性的政策措施,東中部地區發展早發展快,發展的基礎好實力強,發展層次高,經濟總量和產業規模已遠遠超過西部,從數字計算的三大區域GDP和財政收入的總量占比、人均占比,西部仍然發展相對滯后。
我們要抓住國家持續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機遇,抓住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環北部灣經濟區規劃、成渝經濟區規劃出臺和一批支持西部省區市的重要政策出臺的機遇,圍繞編制“十二五”規劃,進一步細化國家出臺的區域性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抓緊研究規劃帶來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機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循環經濟、節能減排和兩型社會建設的新要求,充分利用國內外一切先進技術成果,不斷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吸引更大企業、大集團、大資本進入西部,高起點打造一批千億元、百億元產業聚集區、產業集群、產業園區和產業基地。第二,按照西部絕大多數縣通高速、通鐵路,鄉村通公路的要求,繼續加大西部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要圍繞西部的重要能礦資源開發、生態旅游資源開發、重大工程建設,超前規劃一批產業路,為基地、產業、園區、景區、項目建設創造條件。第三,要抓緊組織專家就青藏高原西線調水工程、引漢濟渭、引嘉濟渭工程、黃河上游水權置換調水工程、大流域攔洪水庫工程、梯級水電綜合開發項目、重大供水工程項目、重要的水源地涵養工程項目等,繼續組織專家謀劃論證一批大項目,力爭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為改善我國南北、東西和流域的水資源分布不均狀況,打破資源富集地區發展資源開發和深度轉化產業、向產業鏈高端發展長期存在的水資源制約,使這些缺水地區在新一輪發展中抓住機遇形成新的區位優勢。第四,要繼續加緊謀劃一批新的機場、油氣及液體化工管道、城市地鐵、城際快速鐵道、城市建設等一批重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特別是城鄉民生工程和科技教育事業、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社會保障事業方面的基礎性建設工程項目。第五,在西部以煤、油、氣、鹽、有色金屬、黑色金屬、非金屬等礦產資源高度富集地區,在加大資源開發力度的同時,要高度重視發展下游深加工產業,要向產業鏈經濟和產業集群方向發展,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沿產業鏈向前沿產業、高端產業、新興產業發展。第六,西部省區市和各級政府要抓住各種機遇,在體制、機制創新,在區域性綜合改革試驗、試范基地建設方面,要大膽爭取,率先試驗,爭取改革的試錯權、先試權,從搶先改革試驗示范中獲得發展的先導權、主動權,在改革創新中贏得新的發展活力、發展動力和發展機遇。第七,西部十二省區市和三個欠發達地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擴大對外開放力度,在邊境口岸建設、內陸口岸建設、國際港務區建設、保稅區建設、空港和臨港產業基地建設、沿江產業新區建設、重大物流園區建設和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中,要進一步放寬視野,放活思路,通過各種方式和合作平臺,爭取戰略合作伙伴和戰略投資者。要敢于與大國、大集團、大企業合作,瞄準國際一流水平進行規劃和建設。
實施西部大開發50年的宏偉戰略目標是一個長期過程。我們必須要有長期準備,甚至要經過幾屆班子、幾代人的努力。在當前,我們西部地區的各級政府,首先要通過研究編制“十二五”規劃,并爭取將謀劃的一批重大項目納入國家規劃,進而在“十二五”努力付諸實施,掀起推進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新一輪高潮,以項目帶動戰略加快縮小東西部地區的發展差距,為推動國家的區域均衡發展、和諧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我們西部地區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