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鐵成
改革開放30年,成績巨大,世人矚目,這些都得力于我們堅持了對外開放有效發展。在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中,沿海省份作為赤足先登和快速崛起的典范,給中國經濟的整體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也應當承認,受市場經濟發展的脆弱性與不確定因素過多影響,這30年里發展失衡問題,在“否定一切和肯定一切”中,其遭受沖擊與“破壞性”最大的是我國的裝備制造工業,特別是軍工產業。由于體制的因素和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眾多企業在如何發展和主管上級“換將”過頻中群龍無首。在自謀出路發展中,因受其主客觀因素制約和影響,特別是時刻變動的管理體制影響,軍工企業不死不活不景氣問題,至今帶有普遍性。從國家利益講,我們在努力發展經濟和大力倡導發展裝備制造業過程中,必須要面對現實來重新審視國力與軍工企業的主體地位,以此適應經濟發展與國際事務之間不斷出現的各種挑戰。
多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綜合實力的整體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在地區中的影響力也越加突出起來。然而,我們在看到自己優勢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和平發展的根基是我們有一支聽黨指揮的人民軍隊,這是國家安全、維穩、促進和諧發展的基礎,也是中國能夠樹立世界之林的先覺條件。從我國國情具體分析看,近年來,在軍工企業發展問題上,我們所遇到的實際困難與問題很多,如:體制建設不適應工業發展問題,在如何辦好企業的實際工作中由誰來引領發展,伯樂與千里馬由誰來提供,松散式的發展模式與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重復投資,重復建設現象,使得我們的工作一直在錯綜復雜與矛盾中前行。在面對境內外各種敵對勢力的干擾與破壞中,中國的執政能力建設靠的是槍桿子的支撐。應當講,中國是一個軍事大國,但是,并不能講是一個強國,在面臨各種挑戰中我們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在現階段講,民富不能就代表國強,我們必須要有清醒認識。近期不斷出現的南海問題、釣魚島問題、中印邊境領土爭議問題都需要我們時刻要樹立憂患意識。在半個多世紀的海洋、領土主權歸屬問題上,也說明我們的實力還有限 ,還不能在威懾與實際中解決這些問題。釣魚島事件日本的叫板都證明了這一點。所以,我們決不能護短,在挑戰面前,應當將國防工業的基礎地位擺到一個重要高度來認識。
從美俄兩國經濟支撐點與外匯儲備源看,80%的創匯來源依靠軍工產品對外銷售,特別是俄羅斯2010年以來,對印度、越南、中國等國軍品出口均創歷史新高。然而,從我們國家來看,由于創新能力與實際開發應用不同步,更多的軍品在國際市場上所占比重只是在價格上存有優勢,一些先進產品在國內由于各種原因束縛,一時還達不到完全裝備部隊能力。現代裝備替換周期長,軍隊需求與軍工企業發展不同步,軍工企業轉為民用、人力、物力、財力、科研過于分散,軍隊完全實現現代化建設道路還很長。究其原因,軍工產業沒有實現良性循環發展。1、由于體制作用,在市場經濟好一邊倒似的發行模式中,軍工產業“一夜間”成為改革開放到底歸誰管的重災區,多年來,在扔也不是,管也不是沉重包袱壓力下,眾多企業走上了自謀生路的漫長發展道路。改行的、半改行的、被兼并的、倒閉的,為了“養家糊口”軍工主業與精力轉位是個普遍現象。2、政府改革不定期性過多與時間過長對軍工企業的直接影響,行業歸口缺少科學與銜接,軍工產業發展與國家戰略平衡發展矛盾過多,在發展問題上,我們并沒有跳出時左時右,“一刀切”似的發展摸式怪圈,這些都直接影響到了我國軍工企業良性發展。3、由于軍工企業的發展與部隊需求是一種買賣關系,在軍費使用上和軍品生產上軍地兩家因缺少相互制約機制跟進,所以,都是造成軍工企業不能良性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有序性發展問題上,我們應當承認,軍工企業的優勢與綜合實力不能低估,除能源、鐵路、電訊等行業國家控股外,僅存的一點國有實體經濟就是軍工企業。出于形勢考慮,我們應在體制上對軍工企業有一個準確定位,將更多的軍費開支直接用到軍工企業的有效發展上。1、從國家利益看,由于軍工企業的特殊性和特殊地位要求,必須要有一支完整有效的管理體系與其相適應。行業協會與行業集團也好,受其工作局限性及權限性的制約都不可能以政府行為起到統籌兼顧、合理布局、協調發展、監管到位、應變有力、總攬全局的作用。所以,體制建設與制度建設是軍工企業良性發展的基礎。2、通過各種渠道加大軍工產品的人才培養,特別是借助大專院校的優勢,對職工隊伍定期不定期培訓,目的培養造就一批熱愛軍工事業的就業人才,以人才隊伍建設來帶動軍工產業快速發展。3、由于軍工產業的使命與特殊性原因,我們必須要建立一支有效研發體系,在加大科技創新的同時,必須實現研發生產雙軌制,即研發技術的投入必須要政府行為承擔,以此減輕企業負擔過重,做到項目開發以科研院所為重點、企業具體實施小革新小改造為輔助。4、在我們積極發展裝備制造業的同時,也要清醒看到,要盡量杜絕現行的管理體制靠“喊號子、送政策、撒票子”吆喝著別人來發展。應當看到,在公有制為基礎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中,能夠起到排頭兵與瓶領作用的軍工企業,對輻射拉動我國經濟整個層面發展潛力巨大。
綜上所述,從國家利益上講,過多依賴招商引資尋求別人來發展不利于國家核心技術有效發展,針對我國的實際情況和外部環境對中國的不斷影響,我們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更需要警鐘長鳴,在做好軍事斗爭準備中,一定要注重積極推進軍工企業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