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明,葛海明,陶 旭
(江蘇省南通市紅十字救護中心,江蘇南通 226006)
心肺復蘇(CPR)的目標是盡快恢復自主循環(ROSC),心臟驟停是臨床最危險的病情,必須爭分奪秒地進行積極搶救,除進行持續胸外心臟按壓及人工呼吸機等外,藥物復蘇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近年來人們在深入研究腎上腺素(EN)時,也在不斷尋找其他有效的復蘇藥物,血管加壓素(VAP)作為非腎上腺類血管收縮劑在心肺復蘇中受到極大的關注,《2005年國際CPR與心血管急救指南》在肯定EN作用的同時,也強調了VAP的作用和希望,提供了臨床應用前景。我中心在2004年5月~2007年5月對146例心臟驟停患者進行CPR,在標準CPR的基礎上加用VAP救治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2004年5月~2007年5月我中心共對146例心跳驟停患者進行心肺復蘇,男97例,女49例,年齡16~89歲。將146例隨機分為EN組(對照組)75例、EN聯合VAP組(治療組)71例,搶救過程完整。心搏驟停病因包括:冠心病38例、猝死37例、腦血管意外18例、重型顱腦外傷16例、中毒9例、風心7例、溺水7例、中暑6例、觸電4例、休克4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病因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兩組在CPR過程中除用藥不同外,其他治療措施基本相同,如心臟按壓時間、氣管插管、呼吸機、除顫等。治療組75例急診后,立即給予搶救措施,并同時建立靜脈通道,給予EN1 mg及VAP40 U靜脈注射,如經過上述措施而心電未恢復者,持續CPR外,每隔3~5 min予EN1 mg靜脈推注。而對照組只是常規首劑用EN1 mg,以后每隔3~5 min重復上述劑量。
自主心律恢復標準:出現竇性、房性、交接性、加速性室性自搏等規則的自主心律并維持半小時以上。1 h有效率:復蘇1 h內,自主心律恢復,但血流動力學情況尚不穩定,隨時再次心搏停止。24 h有效率:心臟持續搏動24 h以上,各項血流動力學穩定。無效:經過搶救治療1 h后,無心電活動,無心律搏動。
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兩組病因分類及治療結果(例)
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n(%)]
二者都是復蘇的藥物,都能收縮外周血管而起到升壓作用,但它們的作用機制不同。EN是通過興奮α2EN能受體,引起外周血管床收縮增加血管阻力,提高主動脈舒張壓和冠狀動脈灌注壓(CPP),增加大腦和心肌血流量(MBF)。但同時激動β和α1受體使心臟產生正性肌力和正性變時作用,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臟負擔。VAP是一種肽類激素,與主要分布在血管平滑肌的V1A受體結合后發揮調節血管張力的作用。與EN比較,VAP無興奮β受體效應,不會引起心率增快、心肌氧增加。經研究發現VAP的半衰期為10~20 min,較EN要長,在嚴重酸中毒或兒茶酚胺作用較弱或無效時,仍能繼續發揮縮血管的作用,起到持續升壓的效果,維持有效的CPP和MBF,提高ROSC率。另一方面,Johansson J等[1]研究表明,VAP可顯著提高腦皮質灌流,增加腦氧合,改善腦代謝。VAP改善復蘇后動物的神經功能恢復,與EN對比能夠更好地改善ROSC后早期氣體的交換。CPR的成功因素很大程度上取決于CPP和主動脈舒張壓達到3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上,CPP才有可能達到心臟復跳的1~5 mm Hg的臨界水平[2],標準劑量EN對CPP作用不大,而大劑量的EN雖能提高CPP和自主心律恢復,但同時也增加了心肌耗氧量,降低了心排出量,造成心肌缺血、壞死等不良作用,并可使肺功能和周圍血管張力受損,從而對復蘇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大劑量的EN并未使心搏驟停患者的最終死亡率降低和改善存活者的神經功能[3]。
國內的研究也顯示,給予大劑量VAP比EN明顯提高ROSC率,縮短恢復時間,改善生存機會,但二者存活出院率無明顯差異[4]。在CPR中聯合應用VAP和EN較單用VAP或EN能顯著提高ROSC率,縮短恢復時間[5],VAP除在ROSC方面有明顯作用外,在CPR中對腦也有影響,能增加腦血流和腦部供氧,有利于神經功能恢復[6]。雖然VAP能否替代EN沒有定論,在臨床和實驗中也有了大量資料研究結果支持VAP在復蘇中有許多有益的作用,但這些作用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動物實驗使用的均是健康的動物,不同種屬及不同年齡對加壓素的反應是否一致尚不是十分清楚;另外在CPR中最佳劑量和最適宜的使用次數仍不明確,尚待進一步的研究和臨床分析對比。但作為臨床醫師在CPR時,應充分認識和重視VAP的臨床作用,不斷提高臨床搶救成功率。
[1]Johanssin J,Gedeborg R,Rubertsson S.Vasopressin versus continuous adrenaline during experiment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J].Resuscitation,2004,62(1):61-69.
[2]廖裔學,阮海林.VAP在心肺復蘇中的應用進展[J].醫學綜述,2006,12(14):892.
[3]Ohshige K,Shimazaki S,Hirasawa H,et al.Evaluation of out-if-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with resuscitative drugs ap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 in japan[J].Resuscitation,2005,66(1):53-61.
[4]李培杰,陳天鐸.心肺復蘇期間應用VAP的再評價[J].中國危重急救醫學,2000,12(12):688-689.
[5]朱華棟,于學忠,周玉淑,等.心肺復蘇時VAP的應用研究[J].中國急救醫學,1999,19(7):394-395.
[6]Wenzel V,Linder KH,Krismer AC,et al.Repeated administration of vasopressin but not epinephrine maintains coronary perfusion pressure after early and late administration during prolonged ardiopulmoary resuscition in pigs[J].Circulation,1999,99(10):1379-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