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兆鋒

今年7月,日本政府正式降低了對中國個人旅游簽證的“門檻”:將發放對象的年收入標準由過去的25萬人民幣大幅降低至6萬元。同時,持有信用卡金卡的中國公民也可以獲準赴日旅游。據日本方面測算,符合以上標準的中國中產家庭達1600萬戶,為整個日本家庭戶數的1/3。另外,日本還將在北京、上海、廣州的基礎上新增沈陽、大連、青島、重慶四處受理簽證,以方便中國游客。
讓日本政府官員笑得合不攏嘴的是,這項“旅游新政”實施不到一個月便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7月28日,日本觀光廳長官溝煙宏說,當月發放個人旅游簽證同比增加將近6倍,日本考慮進一步放寬簽證發放條件。據統計,2009年中國赴日的游客超過100萬,為6年前的兩倍多。而日本似乎遠遠不滿足,稱應繼續加大招攬中國游客的力度,力爭實現今年訪日中國人同比增加80%,達到180萬人。日本觀光廳短期“軍令狀”的目標明確,而其描繪的遠景圖更是“雄心勃勃”:2016年之前將把赴日游客目標確定為2000萬,其中中國將達到600萬,為現在的6倍。
日本經濟在經歷失去的10年陷入長期低迷后,又面臨全球金融危機的困境,豐田門更是對其經濟造成重創,中國游客的超強消費力和對經濟的帶動力成了日本暗淡經濟中的一束強光。
中國特需席卷日本
松綁政策引爆了中國游客的日本旅游熱,而由此產生的“中國特需”在日本旅游零售業方興未艾。東京著名的高檔商業購物街區——銀座因中國觀光客重新恢復活力,一擲千金購買化妝品的中國男性讓百貨店公關部人士在媒體面前談笑風生。一輛輛大型巴士剛一停靠在電子街——秋葉原的馬路邊,遠道而來的中國客人便迫不及待地直奔家電連鎖店,搶購電飯煲等H本名牌家電。這讓路過的日本民眾瞪圓了眼睛,連聲驚呼:中國人真有錢!而為廠加快吸收“中國特需”,日本全國各地也展開五花八門的推銷手段。各地的地方官員爭先恐后地奔赴上海、北京、大連進行宣傳,希望中國游客能夠在當地留下“寶貴的腳印”。四國的德島縣則大打“老鄉牌”邀請中國留學生協助地方政府制定針對中國游客的旅游線路。
“中同特需”對日本投資的拉動作用也開始逐漸顯現。據《日本經濟新聞》8月4日報道,2010年富士山所在地山梨縣的全年所有產業的同定資產投資將同比增長34.6%。針對中國游客的新增賓館投資項目對這個有史以來的第二大增幅功不可沒。而在《非誠勿擾》的外景地北海道,首批專為中國富人開發的17套別墅7月完工時都已“名花有主”,負責開發的似鳥集團還將繼續建設500至1000套“中國別墅”。三菱地所和三井不動產兩家房地產公司也在7月先后宣布將新增巨額投資,分別在成田機場和名古屋近郊分別建設購物村(OUTLET),屆時,這些名牌商店云集的商業設施將成為中國客人旅游路線中的關鍵一站。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中國游客爭奪賽中,日本的公共交通部門也是“海陸空”全方位立體作戰。針對今年停靠九州港口的中國游覽船將增加50%的情況,九州6月30日主辦了觀光船研討會,島內各縣旅游業相關人士研究探討了建設專用碼頭以及加快入境審查業務,方便中國客人。而就在同一天,一艘由天津始發的意大利籍客船抵達九州博多港,船上1450個游客中,中國籍占了99%。鐵路方面,東海道新干線正在“加班加點”地在車內以及站臺添加中文標示,九州的博多電車站則招聘了5名中國留學生,幫助包括中國游客在內的外國乘客購票以及換乘。3月剛投入運營的茨城機場與中國春秋航空合作,開通了上海——茨城包機航班。而日本第二大航空公司——全日空的網站也于近日開通中文服務,接受人民幣直接訂票。
中國客,觀光立國的一步棋
在日本眾多商店林立的“熱烈歡迎”的宣傳海報后面,越來越多商家開始把寶押在接踵而來的中國游客身上。而其更為深刻的背景則是,日本這個制造業大國長期的經濟低迷和產業結構的艱難調整。
泡沫經濟崩潰后,長期經濟低迷和通貨緊縮一直困擾著日本。而金融危機給嚴重依靠外需的日本制造業帶來的打擊遠超過了任何一個發達國家。對未來的不安讓消費者緊緊捂住了口袋,使得廠家、商家不得不降價求售。這又直接影響了經濟成長和工資水平,導致民眾消費欲望進一步降低。日本經濟陷入一種惡性循環。2009年日本兩大零售行業——超市和百貨店營業額都創造了歷史新低,而從近期來看,通貨緊縮的趨勢并沒有好轉的跡象。在全球通脹壓力隱憂漸現之時,6月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連續第16個月下降。為了拉攏本國消費者,商家除了降價似乎也開不出其他處方了。本已是巨虧的吉野家7月末扣動了降價的扳機,松屋等老對手也被迫還手。一場場價格戰的槍聲不絕于耳。
在人口減少的大趨勢下,日本對國內消費復蘇“心灰意冷”。與汽車、電機等出口產業依靠的重心由西轉東相呼應,內需拉動型的零售和旅游等行業也開始打中國等新興國家的算盤了。正如日本媒體報道,對日本經濟來說,激增的中國游客就像久旱之后的甘雨。而最近發布的三菱東京UFJ銀行發布的報告稱,中國大陸游客赴日總消費額達12.8萬億日元,超過了韓國和臺灣。
另一方面,日本的“觀光立國”戰略與本次簽證條件的放寬密不可分。日本作為一個產業大國,經濟發展嚴重依賴交通設備、電子、鋼鐵和機械四大傳統產業。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制造業的生產向海外轉移,日本國內投資長期處于停滯狀態,經濟成長活力不斷下降。而人口老齡化、少子化的加劇使得通過消費和國內投資尋找經濟增長新動力難以實現。為了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減輕對制造業的過度依賴,2003年日本制定實施了《觀光立國戰略》,成立了由各大省廳組成的“觀光立國推進總部”,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政府與地方自治體、產官學互相配合,政府主導、官民一體的旅游觀光宣傳機制。
從某種意義上說,日本的觀光立國戰略能否成功實施,關系到日本國內經濟社會結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因此,新首相菅直人在上任伊始的施政演說中也曾表示,民主黨政權將在經濟政策中堅持觀光立國方針,積極發展旅游業,特別是要吸引更多中國游客。在此背景下,日本觀光廳將在今年秋季的國會上提出法案,建議不同地區錯開時間休假,通過分散假日來發掘國內旅游需求。而對外放寬對中國民眾赴日的簽證,可以說是日本推進“觀光立國”極為重要的一步棋。
日韓爭相拋繡球
在政策面巨大的“利好”刺激下,日本旅游業最近可謂捷報頻傳。7月中旬,日本媒體興奮地披露了一條消息:中國保健食品和化妝品的銷售企業——寶健日用品公司將于10月組織萬人旅行團赴日旅行。而日本拿下這個空前大單的前后更是耐人尋味:為了與韓國一比高低,國土交通大臣前原誠司和觀光廳長官溝煙宏親自打頭陣,先后數次會見了寶健公司高層,進行政府公關。據日本官方估算,此次是有史以來日本政府承接的最大規模的海外旅行團,將有可能產生數億日元的經濟效果。
然而,韓國方面也不甘就此認輸。7月末,韓國法務部公布了《對中國游客簽證制度改善方案》,宣布從8月1日起大幅放寬中國游客的簽證條件:年收入6萬元人民幣以上者及其家屬,可獲得有效期3年、出入不受次數限制的往返旅游簽證。而律師、大學教師以及著名大學畢業生等則不受年收入的限制。而此前,只有來韓參加國際會議或學術活動的教授和專家、金卡級別以上的信用卡持有者等中國富有階層才能獲得多次往返簽證。
顯然,今后日韓兩個國家將加快善戰拳腳,向中國不斷增長的中產階級敞開大門,然后打開收銀機。
目前,組織赴日旅游的基本是由中國國內大型旅行社和日本華人旅行社聯手合作,而日本旅行社實際上暫時不能在中國境內直接從事旅游產品的銷售業務。中國人均收入即將突破4000美元,而對如此大的旅游消費市場,日本的各大旅行社早已是垂涎三尺。長期來看,日本在吸引中國游客的同時,也必將不斷要求中國進一步放寬旅游市場的準入條件,使得日本的旅行社也能夠獲得更大的利益。日本政策投資銀行關西支店的副研究員坪倉大輔表示,日本政府正在要求中國早日解禁,只有如此才能實現赴日旅游路線的多樣化。
中國相關企業應該利用客源國的優勢,以日本為舞臺,積極考慮參股、合資、收購日本的賓館、旅行社以及零售業。通過這些努力,吸收日本旅游行業管理、服務經驗,提高自身競爭力。從長期來看,市場開放終究不可避免,中國旅游行業必須為外資的全面進入做好更加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