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靈敏
2009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要把改善農村民生作為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內容。日前,胡錦濤在河北考察時也告訴當地村民,中央將下發2010年一號文件,出臺一批新的強農惠農政策。這將是中央連續第七年以“一號文件”的形式關注“三農”問題,國家層面對“三農”的重視不言而喻。
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國家在農村教育、醫療和低保等關系農民基本生活、解除消費后顧之憂等方面有一系列動作,如提高農村學校公用經費和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助標準,對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實行免費;開展門診統籌試點,有條件的地方可提高財政補助標準和水平;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對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力度,提高農村低保標準和補助水平等等。而新年伊始,隨著農民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允許“跨省轉移”等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新舉措的實施,廣大農民在就業、社保、教育等農村社會事業領域將享有更多福祉。
但針對農民手中可支配收入較少這一擴大農村內需的最大影響因素,相應的解決辦法還不是很多。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關,實際增幅6%以上。但近年來,我國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在不斷擴大,占全國總人口70%以上的農村人口的消費所占全社會消費比重仍不到40%。
我國農民增收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工資性勞動收入,二是農業生產經營收入。從這幾年來看,農民工就業對整個農民增收的貢獻率達到40%多。2009年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農民工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在外貿出口形勢沒有根本好轉的情況下,2010年農民能否增收仍是未知數;另外,雖然目前我國對糧食及農產品實行最低收購保護價,但是農產品價格的制定整體是一個系統工程,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到農產品的實際銷售價格。如果糧食價格不能保持在合理的水平,那么種糧農民的收入就難以保證。
所以總體看來,無論是農民的種植經營性收入還是外出打工工資性收入,在2010年都存在一系列變數。而如果增收實現不了,消費市場的啟動就是鏡花水月。
胡錦濤,努力開創新形勢下黨的建設新局面
2010年1月1日出版的新年第1期《求是》雜志,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的重要文章《努力開創新形勢下黨的建設新局面》。外界普遍認為,此文除了為今年黨建工作定下基調,還對全黨同志和13億各族同胞作出鄭重的宣示:2010年將是“密切聯系群眾”年。
溫家寶:把真實情況向人民講清楚
2009年12月27日,溫家寶總理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閣就當前經濟形勢、明年經濟工作和其他問題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在約100分鐘的采訪中,溫家寶坦誠回答了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作為政府總理,把真實情況向人民講清楚,這是我的義務?!?/p>
李長春:主流媒體要向新興傳播領域延伸
2009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出席中國網絡電視臺開播儀式。他指出,主流媒體向互聯網等新興傳播領域延伸是大勢所趨,誰占領了新興媒體陣地。誰的傳播手段就更先進、傳播能力就更強大。主流媒體在加強傳播能力建設中,一定要增強向互聯網延伸的緊迫感和主動性,積極開拓新興媒體領域,不斷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
習近平:向基層黨組織書記發問候短信
2010年1月5日,全國基層黨建工作手機信息系統正式開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習近平向全國100萬名基層黨組織書記、大學生“村官”發出問候短信。系統收集匯總了全國100萬名基層黨組織書記、大學生“村官”及省、市、縣黨委組織部長手機號碼,是運用現代化手段加強黨的建設的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