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義
“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蘋什么”、“糖高宗”、“棉里針”、“油你去”、“煤超瘋”……這些調侃性的網絡熱詞反映出2010年這波物價上漲的此起彼伏和瘋狂勢頭。物價上漲的勢頭也很快帶來了奇特的社會現象:到香港去“打醬油”的換城消費族,居民“海囤”,網友交流“菜奴省錢攻略”等等。
這與此波物價上漲主要體現在民眾的衣食住行有密切關系。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描述也因此是:以農產品為主的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較快,價格總水平逐月攀升,加大了城鄉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成本。
溫家寶總理曾經對網友說:“從我幾十年的政治生涯我懂得。兩個問題可以危及社會的穩定以致政權的鞏固,一個是貪污腐敗問題。一個是物價問題。”盡管民眾有著各種各樣的生活智慧來應對物價上漲。但衣食住行為主的物價上漲如果不是短期而是相對長期的現象,那么各方面面臨的壓力就會陡然增大。有調查顯示,城鄉居民的物價波動承受力下降。目前水平低于2009、2007和2006年同期水平,僅高于2008年同期水平。
從專家的意見看,主流的意見是此次物價上漲不會是短期的,有的說是三年左右,有的說是十年左右。借助此波物價上漲,各種政策主張,比如再一次提高個稅起征點,起草社會救助法等等紛紛出爐。其對政府造成的壓力也將持續增大。
一種最兇狠的意見是要抓人,就是要抓捕那些通過物價飛漲牟利的壟斷勢力。不排除政府會祭出這樣的雷霆手段。此次物價上漲,農村比城市厲害,而農民在投機勢力面前非常弱勢。但目前主要的思路還是以增加供應為主。棉花外運、煤炭充分供應、成品油敞開供應等方面都需要沖破利益的阻撓和理順價格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