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樂韻


無論從作案手法還是行動的利落程度看,這次暗殺都像是摩薩德的手筆。
一切發生得神秘而遽然,就像好萊塢電影情節一般。
2010年1月20日,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高官馬哈茂德·馬巴胡赫,在抵達迪拜一天后,神秘死于一家豪華酒店的客房內。一周之后,迪拜警方公布調查細節,認為馬巴胡赫死于暗殺,而且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是幕后主使。因為,無論從作案手法還是行動的利落程度看,這次暗殺都像是摩薩德的手筆。
一個菜鳥的低級失誤,一群高手的掩人耳目,好像間諜小說里的情節。有時候,現實卻比小說更神奇。
把他干掉
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北部郊區的一座小山上,有座不起眼的棕褐色小樓。那里就是摩薩德的大本營。這個秘密的情報機構,同美國中央情報局、英國軍情五處、蘇聯時期的克格勃被公認為全球諜界四強。
馬巴胡赫遇刺后,警方和媒體馬上聯想起他曾在1989年策劃綁架殺害兩名以軍士兵。英國《星期天泰晤士報》甚至爆料說,暗殺行動是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最終拍板的。
1月初,兩輛黑色奧迪A6駛進摩薩德本部,64歲的摩薩德局長梅爾·達甘拄著手杖,領著總理和一名將軍進了一間會議室。
達甘18歲從軍,50歲退役,手杖是其負傷后的“勛章”。2002年8月,以色列總理沙龍任命達甘為摩薩德領導人。在達甘辦公室的墻上,掛著一張照片:一個德國黨衛軍軍官用來復槍指著一名猶太老人的頭,這個老人正是達甘的祖父。這張照片無言地反映了達甘的態度:猶太人要為了生存而自衛。“我們要變得強壯,運用智慧,保衛自己,永遠不要讓大屠殺重演。”
這名鷹派領導人策劃的行動包括:2008年2月12日,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利用汽車炸彈暗殺黎巴嫩真主黨二號人物伊邁德·穆格尼耶(Imad Mughniyeh)。盡管以色列對穆格尼耶之死始終諱莫如深,但是外界卻深信這是摩薩德所策劃的最大膽最精細的秘密行動之一。同年6個月后,摩薩德聯合特種力量,再次在大馬士革出手,負責敘利亞與黎巴嫩真主黨之間聯系的穆罕默德·蘇萊曼(MohammedSuleiman)在其地中海海濱別墅的后花園遇刺——當蘇萊曼的保鏢們緊盯著別墅前門的時候,一只小帆船緩緩靠近別墅,幾乎沒有任何異響,蘇萊曼已經頭部中彈倒地。
伊朗與哈馬斯的聯系日益緊密,成了達甘最近的心頭患,馬巴胡赫非除不可。會議室內,坐著一些重量級人物。根據摩薩德掌握的情報,馬巴胡赫正計劃前往迪拜,在那里的酒店動手是最好的機會。特別行動小組已利用特拉維夫一酒店作為模擬點,秘密進行了沙盤推演。在聽取情報組的簡報后,內塔尼亞胡授權摩薩德實施行動:“以色列人民相信你們,祝好運。”
1月19日上午10:05,阿聯酋航空EK912航班從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起飛。如摩薩德所預計的,馬巴胡赫在這架飛機上,用的假名是Abual-Abd。情報處懷疑,他準備從迪拜前往伊朗的阿巴斯港,安排向加沙運送武器的事宜。
當空客A330飛上藍天向南飛行時,49歲的馬巴胡赫應該看到了地面上清真寺的宣禮塔。在參與哈馬斯組織之前,他就多次前往迪拜,卻不會想到,這一次踏上的是死亡之旅。
開始行動
機場不遠處,一名摩薩德特工注視著EK912的離開。確認馬巴胡赫已用假名登機后,這名特工用已預付話費的奧地利手機通知了在迪拜的團隊:目標已上路。
當馬巴胡赫于當天下午3時17分到機場的時候,摩薩德特工們早就在那里守候。他們于19日凌晨分別從巴黎、法蘭克福、羅馬、蘇黎世等地提前飛抵迪拜。據迪拜警方公布的信息,暗殺者盜用了6個英國人、3個愛爾蘭人、1個德國人和1個法國人的身份制作了假護照,還冒用那些“失主”名字申請了美國信用卡。
假護照,是間諜行動中的必要元素。這不免讓人想起電影《諜影重重1》中,失去記憶的特工伯恩循著縫在身上的瑞士銀行賬號,打開屬于自己的保險盒,發現一堆各國護照,每份護照名字不同,但都貼著他的照片。
2月18日,迪拜警察局局長Dhahi Khalfan說,調查發現,有些護照曾在迪拜被使用過。大約3個月前,特工在假身份的掩護下跟蹤馬巴胡赫去迪拜。2個月前,他們又跟蹤過一次。
走下飛機的馬巴胡赫在機場取好行李走到出口處,招了一輛出租車去附近的布斯坦羅塔娜(Al-BustanRutana)酒店。一個歐洲樣貌、30出頭的女人看著他離開,然后給暗殺小組發送了加密信息。這個手持愛爾蘭護照、化名Gail Folliard的女人,也是警方公布的嫌疑人中唯一的女性。
迪拜是個繁華的經濟中心,卻也是策劃陰謀之地,據說伊朗特工在那里就很活躍。迪拜的酒店常常成為間諜們接頭的地方。去年,前車臣指揮官Sulim Yamadayev就在迪拜海濱豪宅的地下停車場里被槍殺,警方懷疑是7名俄羅斯特工所為。
暗殺馬巴胡赫行動的關鍵在于如何圍堵目標,而且最好是在他獨自一人的時候。行動小組分成幾個小隊,一隊負責監視,一隊負責放風,一隊負責下手。
馬巴胡赫走進了酒店大堂,辦理入住手續,據以色列最近的報道,他當時特意要了一間沒有陽臺的房間。這時,一名緊挨著馬巴胡赫的特工偷聽到了目標的房間號:230。兩名穿著網球服的人跟著馬巴胡赫走出電梯,確認了他入住的房間。
當天傍晚時,馬巴胡赫離開酒店,兩名特工尾隨其后。晚上8時30分左右,馬巴胡赫返回酒店。迪拜有著強大的閉路電視系統,馬巴胡赫與尾隨者的出入行蹤大多被攝像頭記錄了下來。據一名以色列知情人士透露:“行動小組已經十分留意(避開)迪拜的閉路電視,但他們對迪拜警方重組資料的能力感到驚異。”但暗殺者究竟如何進入馬巴胡赫的房間、房間里發生了什么,目前仍然是個謎。
警方根據現有證據,得出兩種可能:第一種,馬巴胡赫外出后,有4名特工潛入了他的房間,伺機行事。據稱馬巴胡赫離開房間后,有人重設了他房門上的電子鎖。
第二種可能性是,馬巴胡赫返回房間后,有人誘使他開了門。或許就是那個戴黑色假頭套的女特工,扮成酒店員工叫開了馬巴胡赫的門,然后其他特工強行進入房間。
任務完成后,特工們離開房間重新鎖上了門,并掛上了“請勿打擾”的門牌。幾小時內,這群人喬裝打扮后四散而去,飛往巴黎、南非等地。根據錄像資料,一名特工起初出現在酒店大堂里時是穿西裝的禿頂男人,再度出現時就成了有濃密黑發的眼鏡男。在另一段錄像中,當晚8時52分,戴著太陽帽的女特工和一個戴著氈帽的男人一同離開酒店。整個行動不超過19個小時。
沒有人覺出異常,直到第二天馬巴胡赫的妻子打電話給哈馬斯官員詢問丈夫的情況,因為他一直不接她的電話。酒店方面這才警覺起來,跑到房間去查看。
現場沒有搏斗的痕跡,房間里有一些治療高血壓的藥。馬巴胡赫看上去就像睡著了一樣,但他再也醒不過來了。附近醫院的醫生馬上被叫了過來,初步斷定是,這個巴勒斯坦人很可能死于心臟病突發。
到目前為止,馬巴胡赫究竟是怎么死的,還沒有定論。迪拜警方說,他是窒息而死,也有說法是他被注射了某種藥物。有消息稱,在他身體上發現了眩暈槍的槍傷,還有鼻血的印跡。
在加沙和大馬士革,延續40天的哀悼活動開始了。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說明是摩薩德所為,哈馬斯卻認定摩薩德就是幕后黑手。
刺殺余波
暗殺事件曝光后,以色列方面既不承認也不否認。以外長利伯曼說,“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摩薩德與馬巴胡赫被殺事件有牽連”。
然而馬哈胡赫之死,很可能會徹底摧毀巴以雙方原本脆弱的溝通基礎。哈馬斯方面近期已連番發出警告,表示將與以色列在巴勒斯坦以外的地區開戰,實行猛烈報復。不難想見,諜影之后是更多的冤冤相報。一旦報復行動升級,不但會阻礙巴以和平進程,也將嚴重拖延巴勒斯坦內部的和解。
于此同時,阿以關系可能再受沖擊,黎巴嫩真主黨已經表態與哈馬斯統一戰線,伊朗方面也更加警惕。而敘利亞借著美國欲在中東打開新局面、積極改善美敘關系的背景,口氣勢必更加強硬。
另外,摩薩德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一方面,順利除掉了眼中釘;另一方面,特工們使用的英國、法國、德國、愛爾蘭等假身份讓那些西方國家很不爽。以色列與這些歐洲國家的外交風波因此而起。
英國外交部發現:6位在以色列生活的英國公民的護照都曾在機場被以色列移民局官員拿走過。被盜用身份的人強烈抗議成為了一樁謀殺案中的無辜受害者,并且擔心自己將一直與哈馬斯官員被害案牽涉下去。
迪拜警察局長已經呼吁英、法、德、愛爾蘭和阿聯酋共同建立一支聯合警察小組,對此案展開調查。據接近摩薩德的知情人士稱,摩薩德取消了在中東地區的類似行動,為免安檢標準提高而使其特工身份曝光,否則的話,達甘的工作也將難保。
在英國,有人懷疑政府事先得知了暗殺行動,還暗地里縱容事態的發展。英國影子內閣外交部長William Hague要求外交部對外公布,是何時發現英國公民的護照被盜用的。而外交部辦公室發言人則稱沒有掩蓋過事實,“迪拜方面2月15日通知我們有關英國護照的事,次日我們就通知了護照的主人。”這一說法得到了迪拜警方的確定。
以色列是英國在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英國首相布朗希望此次事件影響能盡快淡去,但是親阿拉伯的力量則不會善罷甘休,誓要掘地三尺挖出真相。阿聯酋《海灣新聞報》援引迪拜警察局長的話說,除了刺客外,哈馬斯還有內鬼,一名哈馬斯成員將馬巴胡赫的行蹤泄露給了刺客。哈馬斯已經請求阿聯酋移交與這一案件有關的兩名巴勒斯坦在押嫌犯。
事件還在不斷演化中。
▲鏈接
摩薩德
摩薩德的全稱是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它正式成立于1951年初,前身原屬外交部政治司。雖然摩薩德的許多活動,都是借助與國防軍突擊隊或西方大國情報機構的合作成功的,但人們往往把功績都算在摩薩德頭上,這就更加大了它的神秘光環。
摩薩德在官方網站上稱,組織的任務是“搜集信息,分析情報,在(以色列)境外開展特殊秘密行動”。50多年來,中東五次大戰,小小的以色列占盡上風,摩薩德功不可沒。其眼線遍布對方的中樞高層,知己知彼使以色列國防軍如虎添翼。
50年代,它首先搞到赫魯曉夫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美國公布后震動全球。60年代,摩薩德跨國跟蹤,把二戰中屠殺猶太人的戰犯艾希曼從阿根廷抓回以色列受審。1966年,摩薩餓成功策反伊拉克王牌飛行員穆尼爾,從伊拉克偷走最先進的米格21戰機。摩薩德傳奇間諜伊利·科恩打入敘利亞領導層,獲取的軍事機密幫助以色列在1967年的中東戰爭中成功占領戈蘭高地。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期間,11名以色列運動員遭巴勒斯坦“黑九月”成員殺害。之后幾年,摩薩德展開全球追擊,11名參與刺殺的巴勒斯坦人陸續從羅馬、塞浦露斯、巴黎、雅典等地被揪出,慕尼黑事件主使者阿里·哈桑·薩拉邁則在1979年貝魯特(黎巴嫩首都)遭遇汽車炸彈。
摩薩德特工
摩薩德人員總數較少,總共大約1200人。摩薩德招募特工條件極為嚴苛。候選者必須是猶太人,而且在以色列國防軍服役,特種部隊老兵和軍官是首選。他們大部分有海外背景,在北美或歐洲成長,通曉英語和多種歐洲語言,發音沒有口音。其中一些人會說阿拉伯語。摩薩德執行外人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例如,15分鐘內獲得一個陌生人的名字、住址、銀行卡號和父母姓名等信息。只有極少數人能夠通過考驗,成為特工。
2007年,第五十一屆倫敦國際電影節上放映了一部名叫《香檳間諜》的電影,公開了摩薩德麾下一些間諜的工作和秘密生活。最著名的就是伊利·科恩和人稱“香檳間諜”的沃爾夫岡·洛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