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一
有此關系,發(fā)生金融危機是正常的,不發(fā)生金融危機才是不正常的。
西方有一個寓言,說的是金融衍生產品像一艘船。船下水之前,圍觀者打賭:賭小船是否能夠達到彼岸,航速多少,想到什么賭什么。開壇設賭者(相當于賭場老板)恰恰是這艘船的造船者,知道該船是否有可能到達彼岸、是否漏水、有何隱患。造船者口風甚緊,沒向其他下賭者披露半點消息,而且自己也混在人群中下賭。這個造船者就是高盛,小船就是高盛所烹制的金融衍生產品。
金融衍生產品也叫金融期貨產品,有時又叫金融創(chuàng)新產品,實質與輪盤賭沒有本質區(qū)別。高盛的金融衍生產品也有不同的名稱,有的叫“算盤”(abacus),古樸風雅,有的叫“林中狼”(timberwolf),比座山雕還要響亮。但不管叫什么名字,都是用來賭博的。就像小老婆有的時候叫偏房,好聽一點叫如夫人,皇帝的小老婆叫貴妃,但小老婆就是小老婆。
造船與別人就船的質量對賭,就有了利害關系的問題:造船者或許聲稱,事先已經向對方披露了船的情況。可能嗎?如果造船者如實披露船的情況,那雙方還有什么可賭的?如果媒人事前知道男方或女方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卻沒有披露給另一方,這是危害很大的利害關系。高盛以善于把握和處理利害關系而自豪。高盛既為客戶做財務顧問(相當于“購物導游”),又向客戶出售自己炮制的金融衍生產品,然后還要與同一客戶買賣自己制造并出售的金融衍產品。這就是金融創(chuàng)新產品的實質:一種亂七八糟的亂倫關系。有此關系,發(fā)生金融危機是正常的,不發(fā)生金融危機才是不正常的。
金融衍生產品還包括資產證券化產品。典型的資產證券化(securitization)是將債務變成證券向眾多投資者出售,而且許多情況下使其從公開的賬面上神秘消失。資產證券化的要害是將貸款轉換為證券。貸款合同是一對一的關系,而證券則是很多人之間的交易,有點打大仗、打夜仗、打亂仗的意思。貸款是貸款人與借貸人之間的合同關系。而證券投資者與發(fā)行人之間素昧本身,如果發(fā)生糾紛,通常是侵權官司。但華爾街銀行還嫌不亂,又將此類資產移至帳外,俗稱影子資產(shadow asset)。根據美國會計規(guī)則的變動,2009年年底之前,影子資產將放入賬內。影子資產中有許多不良貸款,而此類不良資產一旦曝光,銀行有會出現新的虧損。花旗集團的賬外資產約為8500億美元,調入賬內之后必須增加420億美元的準備金。
資本市場的亂倫關系產出的是畸形金融衍生產品。無主精子庫授精后生出來的后代,不知道相互之間的關系,很容易出問題。金融衍生產品也一樣,誰也搞不清其中的關系,至少是公司外的人搞不清楚。金融危機之后,金融衍生產品就賣不出去了。
如果金融衍生產品的票面價值是100美元,銀行自稱其平均價值是91美元。但市場上買家只愿意出70美元,政府補貼買家之后它們也只愿意出70美元。21美元的落差無法彌補,所以那些要命的問題資產還是賣不出去。銀行自定的問題資產的價值與其經濟價值之間的差距實在太大。但是如何沒有亂倫關系,資本如何能夠迅速繁殖?資本市場如何能夠蓬勃開展?
亂倫關系并沒有到此為止。2008年9月21日,經美聯儲批準,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搖身一變,成了銀行控股公司,可以直接獲得美聯儲的貸款。作為交換條件,美聯儲本該對兩家公司進行監(jiān)管,公司的資本和負債率也將受到嚴格控制。但實際上高盛的經營模式仍然是豪賭。這又是一種亂倫關系。既然以美聯儲為靠山,那就應該停止豪賭;美聯儲的錢是納稅人的血汗錢,如果是為商業(yè)銀行儲戶擔保還情有可原,不能為券商豪賭擔保。
賭博有兩類人永立不敗之地:一類是開設賭場的老板,一類是資金雄厚者。但華爾街不滿足于靠雄厚的資金賺錢,還要在資本市場的各種關系做文章,故意制造多種“亂倫”關系,以便穩(wěn)操勝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