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偉


經濟增長最快的東部地區,遭受了一個酷熱的夏季。8月1日,濟南,一名建筑工人因為中暑被送往醫院,醫生為他測量體溫時,由于體溫過高,體溫計爆裂了。
盡管濟南市城鄉建設委員會7月初就發了通知,規定高溫天氣下戶外作業施工工地須限時停工,但顯然沒人認真對待這個規定。7月31日到8月1日,濟南多人因中暑死亡。媒體統計死者至少21人,多數是建筑、環衛等行業戶外作業的工人。
什么使勞動保障的法律法形同廢紙?什么樣的目標值得以工人的生命為代價去追?。?/p>
濟南一名主管官員年初總結工作的時候說,“去年一年是濟南市歷史上拆遷力度最大的一年,共拆掉了669萬平方米的建筑。近700萬平方米是什么概念?接近一個小城市?!倍ㄔO的速度必須和拆遷的速度媲美,因為濟南市要建成“120平方公里的東部新城,120平方公里北部小清河沿線特色城區,以及210平方公里的東部現代化新城區?!?/p>
濟南并不是特例。但發展的目的是什么?正如年終《人民日報》一篇文章的標題所示:人沒了,談發展有何意義?(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