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迅
如果出賣肉體是墮落行為,那么出賣靈魂呢?
一名14歲少女第一次援交,竟是為了買一條價值數(shù)千元的Gucci電話繩,以為賺錢容易,甘心被集團操控而沉淪,掙到的錢全揮霍散盡。少女2年后被警方拘捕時,什么都沒有了,僅剩那條電話繩。這是香港專門打擊援交活動的西九龍總區(qū)重案組總督察鐘志明披露的。他說,那位少女身心皆殘,自認人生有了無法洗去的污點,于是繼續(xù)陷下去。當下,香港警方發(fā)現(xiàn),網(wǎng)上賣淫活動已由以往集團式操控,轉為少女以個人名義在網(wǎng)上招徠,或介紹友人賣淫,從中賺取傭金。
援交,援助交際,一個源自日本的名詞。
最初,援交指少女為獲得金錢而與男人約會,并非一定有性行為,不過,現(xiàn)今已成了學生賣春的代名詞。援交是一種特殊的“雙向互動”的色情交易,少女,特別是尚未走向社會的女中學生,接受成年男子的“援助”,包括金錢、服飾、食品等物質享受,而成年男子接受少女的“性援助”。在香港,從事性工作本身并不違法。根據(jù)香港法律,任何男子與未成年少女發(fā)生性行為,或任何人唆使他人作不道德行為,即犯嚴重罪行。介紹友人從事援交并從中獲利,已屬刑事罪行,如控制他人賣淫,最高刑罰可判監(jiān)14年。
由于學校暑期臨近,少女援交個案激增。自上世紀80年代,香港少女的賣淫風氣就從未間斷,而今更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新近一份調查顯示,三分之一受訪青少年表示會考慮從事援交,其中更以男性居多,超過五成,包括11歲男童。香港基督教服務處以問卷調查訪問了588名12至20歲青年,其中478人被問及會否考慮援交,34%受訪者表示會考慮,其中55%是男性,有3名男女只是11歲。調查發(fā)現(xiàn),153人表示會考慮援交的青少年中,57%表示是想賺取快錢,難以抗拒物質誘惑是援交少女的致命傷。此外,愿意援交的理由是幫補家用,少男則較多認為是因為性享受、性好奇,比例較少女高兩成。
電視中播出一個叫“阿詩”的16歲少女,講述她3年前開始援交的經(jīng)歷。阿詩說,她在女校讀書,學校里很多同學都會援交。當她看到同學以援交掙來的錢買名牌服飾、手袋和化妝品時,便心生羨慕,自感落伍。一次,在同學提議下,她到網(wǎng)上聊天論壇找了客人。她說,與顧客交易前,會先透過電話商議“游戲”規(guī)則和性交次數(shù),每次交易收費2000港元。
援交,等同賣淫。不過,有香港學者借用日文“援交”一詞,認為援助交際并非一定是肉體交易,這是書呆子的思維。對于“少女援交”,坊間輿論大致圍繞兩個討論重點,一是感嘆道德沉淪,少女為錢出賣肉體,價值觀嚴重扭曲;二是操作安全顧慮,少女貿(mào)貿(mào)然接觸陌生人,容易身陷惡境。
按理說,香港政府的綜合援助,已經(jīng)是生活最低保障的安全網(wǎng),因貧窮而引致賣淫,并非理由。年輕男女看不起快餐店、茶餐廳、超市的低時薪,寒寒酸酸很老套,認為賣淫幾年便可以掙到錢而追尋理想。在香港這個自由社會,年輕人認為,只要沒有犯法,你情我愿,一切交易都被允許。
“賣淫只是一份工”。在香港,那些爭取娼妓合法化的團體和學者都這么說,語氣頗大義凜然,姿態(tài)頗進步文明,凡是對此有異議的則被冠為“泛道德主義者”。
香港關注性工作者組織“紫藤”,目前正為13歲至20多歲的援交女作輔導。有學校將一名13歲少女轉給紫藤,希望性工作者向少女解釋行業(yè)情況。從事性工作10年的Jade向這位新入行的少女,坦誠分析行內(nèi)實況,要她自己思考是否值得為LV手袋冒各種風險,那少女一再權衡利弊,最后金盆洗手不干。
想想也是,如果出賣肉體是墮落行為,那么出賣靈魂呢?傳媒記者將黑寫成白,為了薪水而閹割靈魂,是不是另類“援交”?如果將“援交”的定義拓闊,更涉及廣泛的人際交往,那位風水大師替億萬身家的富婆按摩收費5萬,算不算“熟男援交”?未婚的19歲藝人為40歲富豪男產(chǎn)子,算不算“玉女援交”?一些高官昨天說一套而今天又說另一套,每一套都是違心之言,這又算不算“官男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