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姬

創業板面臨被市場邊緣化的風險。
在近日結束的第二屆中國行業領袖論壇上,最受關注的是那些創投者和IPO成功的企業家。他們一致認為,去年IPO企業雖然不多,但是下半年,量一下子躥升,因為創業板在2009年10月30日開市了。
人們的笑容似乎持續不了太久——經歷“百日維新”的創業板已從首日爆炒轉為破發潮涌,進入2010年2月更是危機四伏。先是2月第一周創業板市值縮水73.67億元,降幅4%,遠高于滬綜指和深成指的同期跌幅,破發股票也增至8只;再是首家披露年報的同花順的“盈利年增九成”被疑摻水。
財經評論員馬紅漫指出,以解決中小科技創新企業融資難問題為基礎的創業板,在“股價高企”和“以非創業階段企業為主”等陰影下,似乎和優化中國科技創業企業的發展空間沒有必然關系。而分析人士擔心,發行市盈率居高不下和股價逐漸走向破發,這些只是表面現象,更為嚴峻的問題是,創業板面臨被市場邊緣化的風險。
研究創投、私募、上市和并購的清科研究中心則樂觀地對《新民周刊》表示,2010年創業板的高市盈率漸歸理性,企業良好的創新性和成長性將帶動創業板進入平穩、良性的運行軌道,未來創業板整體漲幅值得期待。例如,虎年春節后開盤首日,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的4只新股收盤均漲8%以上,其余50只股票中有39只收盤時上漲。
也許,我們要給創業板足夠的成長時間。
退燒
創業板似乎是“燒”出來的。首批28只股票的平均發行市盈率就達到56.6倍(一般市盈率超過28倍就表示投機性泡沫);而發行價也高得驚人——最低的金亞科技11.30元,最高的紅日藥業達到了60元!
盡管“雙高”癥狀備受市場詬病,但這似乎并沒有影響創業板股票的首日瘋狂。去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上市時,平均漲幅達106.23%,有10只股票的漲幅超過100%,漲幅冠軍金亞科技上漲達到209.73%,漲幅最小的南風股份也有75.84%。市場投機者的瘋狂炒作讓買到28只新股原始股的投資者欣喜若狂,紛紛拋出手中持有的原始股,使得28只新股首日全天換手率均在85%以上,首日平均換手率為88.88%,當日收盤平均市盈率飆升至113倍。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首日的瘋狂引起了監管層的高度關注,下令對一些惡意瘋炒創業板公司股票的證券賬戶予以查封。創業板迅速冷卻。截至去年11月中旬,首批28股中已有一半以上的股票破發,除了打新命中者之外,正式掛牌交易后進入創業板的投資者中,有超過25萬人被套。
去年12月25日第二批8家創業板公司上市首日漲幅大幅收窄,多數公司的股價走勢呈現高開低走態勢。8家公司的首日平均漲幅為45.21%,其中超圖軟件漲幅最大,首日上漲64.29%,同花順漲幅最小,首日上漲33.3%。
投資者對于創業板公司股票炒作熱情的降溫更明顯地表現在后面兩批創業板公司中。今年1月8日,第三批創業板6只新股首日平均僅漲32%;1月20日,第四批創業板8只新股上市首日漲幅創新低,首日平均漲幅僅僅為23%。
如果說第一批創業板平均56.6倍的市盈率已經令人不安,那么此后而來的則是可怕:第二批8只股票平均市盈率76.48倍,第三批6只股票平均78.11倍,第四批8家公司則高達88.62倍,最近已完成申購的兩批創業板公司的市盈率分別是81倍和71倍。對此,清科研究中心擔心如此高的市盈率預支了創業板公司的成長性,也讓投資者的收益難以安全落袋。
今年1月28日,剛剛上市8天的星輝車模和臺基股份同時破發,天源迪科在4天后緊跟其后。2月3日,破發潮井噴,梅泰諾、回天膠業、朗科科技、華力創通、福瑞股份等5只創業板股票破發或是盤中跌破發行價。
此外,大量配售股解禁也讓創業板再次遭遇滑鐵盧。2月1日,首批28家公司的1.22億股網下配售限售股上市(約52.2億元)。2月1日,首批28只個股中九成逼近跌停。2天后,50只創業板個股中有34只創出上市以來新低。
虛報?
與不斷走低的股價相比,創業板公司的業績卻“十分良好”。
今年1月26日,同花順發布2009年年報,是50家創業板公司中的第一家。年報顯示,同花順全年業績較2008年同期增長94.90%,同時公司還為股東準備了每10股轉增10股派3元(含稅)的大禮包。
但隨后這份年報受到質疑。有媒體報道,同花順2009年業績暴漲的背后,有通過會計手段虛增公司利潤之嫌。因為同花順通過2009年年末大舉打折促銷,然后提前確認收入,將年末取得的營收數據計入了2009年財報,而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年末促銷的服務性收入只有很小一部分能計入2009年,大部分應該計入2010年。
雖然在報道當天同花順也發布了一份公告,否認了上述質疑,但同花順缺乏說服力的回復顯然無法得到投資者的認同,當日同花順股價跌幅超過2%。
除已經發布年報的同花順,日前還有17家創業板公司發布2009年度業績快報,雖然凈利潤都實現同比增長,但增長幅度差距明顯。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增長幅度最大的是鼎漢技術,增幅達到165.41%,每股收益為1.5元;其次是神州泰岳,凈利潤達到2.69億元,同比增長123%,每股收益為2.7元,擬每10股轉增15股派3元;寶德股份和探路者的2009年度凈利潤增幅預計分別為72.71%和68.42%,樂普醫療凈利潤同比增長44.67%。而賽為智能、漢威電子等8家公司2009年凈利潤增幅均介于30%至40%之間,紅日藥業和萊美藥業凈利潤增幅在25%左右,上海佳豪和金亞科技凈利潤增幅只有15%左右。
除了已發布業績快報的4家公司外,還有19家創業板上市公司發布了業績預告,其中2家凈利潤增幅預計超過100%,8家凈利潤增幅預計在50%以上,3家預計凈利潤在50%左右;6家略增,增幅不超過50%,其中九洲電氣和大禹節水兩家預計凈利潤增幅在30%以下。
創業板的公司信譽度已經受損,除了同花順業績的摻水嫌疑,此前億緯鋰能被懷疑變相挪用募集資金、華誼兄弟的原始股東疑似變相賣股、不具備(加盟)特許人主體資格的探路者在《招股說明書》的披露中將382家加盟店據為己有……尚未披露年報的創業板公司的業績是否有貓膩,也就很難說了。
展望
盡管如今的創業板有些令人失望,但清科研究中心還是十分看好創業板在2010年的表現。
截至2009年底,證監會已經受理了223家企業的創業板上市申請。創業板市場規模的快速擴大,能夠進一步滿足我國眾多的創新型公司融資需求和二級市場投資者的投資需求。清科研究中心預計今年將有120家企業創業板上市。隨著創業板上市企業的增多,上市資源的稀缺將得到緩解,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風險定價機制逐步發揮作用,創業板企業的高估值有望逐漸回歸理性。
此外,清科研究中心對比分析目前上市的前四批創業板企業發現,上市企業在一、二級上市的價差已逐步降低。現階段發行上市的創業板企業基本面均比較優秀,多數都為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相信優質的上市資源將為整個創業板市場的健康發展奠定扎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