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奇清
“緩舞花飛滿,清歌水去長。”有時緩慢比疾速更見況味,更有魅力。
有一個舉子進京城赴考,書僮為他擔書。一天,他們途經一個歷史名城。看看天色也不早了,便欲住店。不曾想,各個旅館客已爆滿。他們只得出城另尋旅店。
因為害怕出不得城,他們慌忙行進。途中,舉子問路邊的一位老者:“老伯,請問,城門尚有多遠?在天黑城門關閉之前我們能否出得城去?”老者仔細打量了他們一會兒,說:“慢則能,快則否。”那舉子以為老人有些糊涂了,便催促書僮快行。
城門已經在望了,不料書僮一個踉蹌,頓時撲倒,書本四散開來。當他們慌亂中整理好時,城門已重重地合上了。此刻,那位舉子才不得不佩服老者的高明。
其實,那位老者當時已經發現了主仆二人的焦急與浮躁,而浮躁不安是人們走向成功的大忌。
有些人為走得越快目標離自己就會越近。殊不知,急忙中往往最容易出錯。
“別著急,慢慢走”,它會使得我們紛亂的思緒回歸明晰,焦慮的心境得到安寧,浮躁的心境回歸淡然。它會讓我們牢牢把握前進的大方向,讓我們繞過前進中的障礙,讓我們的步伐更堅實而有力。
“別著急,慢慢走”,或許比別人走得更好更遠。
肖進摘自《海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