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進
(四川省達州市中心醫(yī)院,四川 達州 635000)
隨著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增多,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藥物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為了解此類藥物的療效,優(yōu)化治療方案,筆者對本院治療消化性潰瘍用藥的利用情況進行了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從我院計算機藥品管理系統(tǒng)中提取2006—2008年治療消化性潰瘍用藥的消耗數(shù)量和銷售金額,利用電子表格進行排序分析。依據(jù)2005年版《中國藥典》、第15版《新編藥物學》、藥品說明書來確定藥品限定日劑量(DDD),用藥頻度(DDDs)=藥品消耗總劑量/該藥品的DDD。對每年治療消化性潰瘍用藥的品種、銷售金額、DDDs進行排序。
2006—2008年,我院治療消化性潰瘍用藥銷售總金額分別為376.29萬元、503.64萬元、606.50萬元,其中注射劑分別為216.53萬元、314.02萬元、398.57萬元,分別占 57.54%,62.35%,65.72%;口服制劑分別為159.76萬元、189.62萬元、207.93萬元,分別占42.46%,37.65%,34.28%。統(tǒng)計結果見表1和表2。可見,無論是口服制劑還是注射劑,銷售金額都逐年上升,且注射劑都大于口服制劑;口服制劑種類多于注射劑,總DDDs大于注射劑,并呈逐年上升趨勢;雷貝拉唑鈉腸溶片、復方谷氨酰胺顆粒以及注射用奧美拉唑、泮托拉唑的DDDs偏高;雷尼替丁等老藥的DDDs呈下降趨勢,胸腺蛋白口服液的DDDs呈上升趨勢。
表1 2006—2008年治療消化性潰瘍用藥注射劑品種利用分析
表2 2006—2008年治療消化性潰瘍用藥口服制劑品種利用分析
藥品銷售金額及DDDs每年上升,說明就醫(yī)人數(shù)增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農(nóng)村實行新型農(nóng)村合作醫(yī)療制度后,看病人數(shù)增加,也與人們的健康意識增強有關。口服制劑品種數(shù)及DDDs大于注射劑,說明治療消化性潰瘍仍以口服制劑為主,病情較重的患者才住院給予注射劑治療。雷貝拉唑每年DDDs居首位,說明其治療消化性潰瘍能獲得滿意效果[1]。復方谷氨酰胺DDDs居第2位,說明其療效明確,逐漸為醫(yī)生和患者接受。一些老藥DDDs下降,說明新的制劑在療效等方面優(yōu)于老藥。胸腺蛋白口服液DDDs 2006年、2007年均排位靠后,2008年則位列第7位,說明新藥療效得到認可。枸櫞酸鉍鉀DDDs排序一直處于中間,說明其療效可靠,仍有銷售市場。
注射用奧美拉唑銷售金額明顯偏大,是因為奧美拉唑不僅用于消化性潰瘍的治療,也可用于外科手術等應激性胃腸反應的治療。但也不排除受醫(yī)藥營銷的影響,存在一定濫用,在我院的病歷質量檢查中就發(fā)現(xiàn)有外科用奧美拉唑存在不合理用藥的情況。
總的來說,我院治療消化性潰瘍用藥基本合理,質子泵抑制劑已成為首選,這與其他報道一致[2]。一些新制劑逐漸得到認可,更能優(yōu)化治療方案。但從銷售金額來看,存在一些不合理現(xiàn)象,需規(guī)范醫(yī)生用藥行為。
[1]孫忠實.質子泵抑制劑的新突破——雷貝拉唑[J].中國藥學雜志,2003,38(4):307 - 309.
[2]鄭 青,吳叔明,柯美云,等.雷貝拉唑與奧美拉唑三聯(lián)療法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多中心、隨機、雙盲、平行對照研究[J].胃腸病學,2002,7(5):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