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萍 王曉慶 林 強 黃尚俊 胡 翔 唐 敏
(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重慶·402160)
茚蟲威(indoxacarb)、凱恩,商品名:安打,是美國杜邦公司近年開發的新型殺蟲劑。目前已在美國、中國等國作為“降低風險產品”登記注冊。按國內農藥毒性分級標準,屬低毒殺蟲劑。該藥劑作用機理與特點是阻斷害蟲神經細胞中的鈉離子通道,使神經細胞喪失功能,導致靶標害蟲麻痹、協調差,最終死亡。該藥劑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主要用于防治蔬菜、棉花等作物上的多種害蟲。
假眼小綠葉蟬是我國茶區主要害蟲之一,其年發生代數多,為害時間長,對茶葉產量和品質影響較大。2009年7月,作者就15%茚蟲威(SC)防治假眼小綠葉蟬進行了田間藥效試驗。現將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15%茚蟲威懸浮劑(SC),上海杜邦農化公司提供;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WP),沈陽科創化學品公司生產。
試驗設15%茚蟲威(SC)2000倍液、3000倍液、4000倍液,10%吡蟲啉(WP)2000倍液(對照藥劑),清水空白試驗共5個處理,小區隨機分組,四次重復,小區面積33m2。
1.3.1 試驗區基本情況
試驗選擇在重慶市永川乾豐實驗茶場南江2號品種茶園中進行。茶樹高80~85cm,茶蓬覆蓋度85%~90%,土壤肥力中等,按常規管理。
1.3.2 施藥器械
選用SX-18D型電動背負式噴霧器,蓬面噴霧,用液量50L/667m2,要求各小區用藥液量保持基本一致。試驗時間為2009年7月7~21日。
1.3.3 調查和計算方法
藥前及藥后1d、7d、14d,采用檢葉法于清晨露水未干前調查假眼小綠葉蟬百葉蟲口,校正防效按如下公式計算。

1.3.4 試驗茶園天敵調查
在藥效試驗的同時,采用五點取樣震落塑膜(1m2)承接法,調查藥前及藥后1d、7d各樣點茶園天敵(蜘蛛、瓢蟲)的數量變化情況。
試驗結果從表1可見,15%茚蟲威(SC)各濃度對假眼小綠葉蟬成、若蟲的快速擊倒力較強,藥后1d防治效果分別比吡蟲啉高35.56%、27.36%、24.47%;并具有較好的持效性,藥后14d防治效果分別比10%吡蟲啉高48.81%、47.58%、47.77%,經Duncan新復極差法分析,茚蟲威各濃度的防治效果明顯優于對照藥劑10%吡蟲啉的2000倍液,且達到極顯著水平。但供試藥劑內吸作用較差,對嫩梢韌皮部的蟲卵基本不具殺傷力,藥后7d田間調查時發現,新增蟲口多為初孵的低齡若蟲(室內同期試驗也證明了這一點)。
天敵調查結果(表2)表明,15%茚蟲威懸浮劑在茶園中使用對茶園主要天敵數量(蜘蛛等)影響較小,藥后1d、7d在茶園中隨處可見蜘蛛蹤跡,其數量與藥前基本沒有多大變化,且與清水對照無顯著性差異;而10%吡蟲啉在使用1d后蜘蛛數量變化不明顯,在藥后7d蜘蛛數量有一定下降。
選用15%茚蟲威懸浮劑2000~4000倍 (6.25~12.5ml/667m2),可有效地防治茶園假眼小綠葉蟬為害,若蟲期施藥,控制為害可持續時間15~20d。建議在無公害類茶園中使用,推薦使用濃度 3000~4000 倍(8.33~12.5m1/667m2),安全間隔期(參照同類殺蟲劑)暫定 5~7d。

表1 茚蟲威防治假眼小綠葉蟬田間試驗結果Table 1 The result of the field trial of the 15%indoxacarb on controlling Empoasca vitis

表2 茚蟲威對茶園主要天敵影響Table 2 The effect of the 15%indoxacarb on the main natural enemies in the tea garden
茚蟲威對茶園蜘蛛類天敵安全,供試濃度在茶園中使用后對茶樹嫩芽和新梢葉片也未發現造成藥害。而吡蟲啉對天敵(蜘蛛)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