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濤 關宏宇
(1.阿城區雙豐街道辦事處 150313 2.阿城區水產局 黑龍江阿城 150300)
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消費群體對市場的需求也正發生著明顯的變化,即由傳統的溫飽型向合理的營養型發展,同時追求高品質、高營養的消費品位正成為一種趨勢。市場上傳統的四大家魚已遠遠滿足不了人們對飲食的高要求,名特優魚類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積極引進和推廣名特優魚類既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也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趨勢。我們經過多方研究和分析市場形勢,認為當前羅氏沼蝦的養殖是發展漁業經濟,滿足市場需求的一條有效途徑。羅氏沼蝦的養殖將會加快我市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推動我市名貴水產品養殖的發展,為漁業生產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羅氏沼蝦又名馬來西亞大蝦、淡水長臂大蝦等,是一種大型淡水蝦。原產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其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蝦肉中含蛋白質 18.27%,脂肪 1.97%,且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含 8種之多,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羅氏沼蝦養殖周期短、見效快、效益高、養殖技術易掌握。我國已有 10多個省養殖推廣,現已成為我國淡水蝦類養殖的主要品種。國內外銷路好、售價高,每公斤活成蝦的價格是普通魚的 5—10倍。近幾年我們進行了羅氏沼蝦養殖試驗、示范,并取得成功,充分說明我國北方地區完全可以進行羅氏沼蝦的養殖。
1、池塘條件:每口池塘面積以 15畝左右為宜,水深 1.2m—1.5m,池形長方為好。要求光照時間長,底質為泥砂土,池底平坦且向排水口方向有一定的傾斜度,便于排干池水利于成蝦捕捉。池塘進排水系統完善,方便池塘的水體交換。
養殖用水要求無污染,透明度大于 40cm以上,pH值為 7.2—8.5,溶解氧在 4mg/L以上。同時,每口蝦池根據面積大小配備 0.75KW—1.5KW增氧機一臺。池塘在 5月末清干池水,曝曬一段時間后,用生石灰徹底清塘消毒。
2、培育水質:養殖池進水時用 80目的尼龍篩絹或聚乙烯網過濾,進水 70cm—80cm后施肥培育水質。新建池塘因底質清瘦,可選擇雞糞、牛糞等有機肥作基肥,經發酵后使用,用量100kg/畝;如果是老化池塘,因底質有一定的肥度,可用無機肥全池遍撒,氮肥用量為 1.5kg/畝—2.0kg/畝,加磷肥 200g/畝— 300g/畝,放苗前 5天加滿池水。
3、蝦苗放養:5月末或 6月初,當養殖池水溫基本穩定后,選擇晴天投放蝦苗。蝦苗體長 2.5cm—3.0cm,放養密度為 2.5萬尾/畝—3.0萬尾/畝。要求池水pH值在 7.5— 8.5之間,透明度在 25cm-40cm。
4、飼養管理:蝦苗入池后,前期由于水質較肥,水體中浮游動物豐富,為蝦苗提供了適口的鮮活餌料;后期應投喂優質全價配合顆粒飼料,投喂率按蝦體重的 5%—7%計算,以后根據蝦苗的生長,投喂率適當下調。具體視天氣、水質、蝦的活動情況而定,以蝦苗的吃食程度掌握在七成飽為宜,每天投喂 3次,可以在養殖池內設置若干個簡易飼料臺,以便檢查蝦的攝食、生長等情況。
每隔 15—20天全池潑灑 1次生石灰,用量為 20kg/畝—30kg/畝,用以調節水質。隨著池內蝦密度和投喂量的增加,根據水色、水質、攝食等情況及時進行水體交換,每次換水量為池水總量的 20%-30%。
高密度情況下,定期用 0.2p p m二溴海因全池潑灑,以預防病害。堅持每天巡塘,觀察蝦體的攝食、生長和活動情況,合理安排投喂量,并根據水色、水質情況,適時換水,每天開啟增氧機 8小時左右,做到傍晚、凌晨開機時間長,中午開機時間短,如遇天氣悶熱、雷雨等惡劣天氣可適當延長開機時間,以利于提高產量。
羅氏沼蝦經過一個養殖周期的養殖,商品蝦規格可達 12—14cm/尾,體重可達 25g左右。畝產成蝦 300kg,畝成本為 1.13萬元,畝收入為 1.98萬元,畝純利潤為 0.84萬元。

?
如此可見,羅氏沼蝦的養殖,不論在經濟效益還是在社會效益上都具有極其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