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鐵,張偉利,李云祥
(海林市水務局,黑龍江海林 157100)
長石水庫位于海林市三道關鄉長石村西4 km處,距三道關鄉8 km,控制集雨面積15 km2。該水庫于1956年開始施工,1958年竣工,為?。?)型水庫。水庫是灌溉、防洪為主,兼顧養魚綜合利用效益的年調節水庫。水庫樞紐工程由土壩、溢洪道、放水洞組成。土壩壩身均為均質壩,現壩頂平均高266.75 m,壩長220 m,最大壩高10.8 m,上游壩坡為 1∶2.5,下游壩坡為1∶2.0。該水庫2008年被列為我省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之一。
壩體滲流采用按均質壩計算浸潤線,只取最大壩高處橫斷面作為設計斷面(即:0+124斷面)。計算情況取穩定滲流期。壩體按均質土壩在不透水地基上、下游有排水設施進行計算。
壩頂寬b=4 m,上游坡 m=2.5,下游坡 m1=2.0,t=2.2 m,H=9.8 m,取ε=0.3求出縱座標軸y位置為8.82 m。
下游坡腳到縱座標軸距離計算公式為:

縱座標軸oy到壩頂上游邊線的距離,計算公式為:

在下游坡逸出點浸潤線的縱座標,按公式計算:

座標原點到浸潤線下游坡的逸出點距離,按下式計算:

壩頂上游邊線處浸潤線高h2:

浸潤線其它各點座標,其結果見表1。

表1 壩體浸潤線各點座標
逸出點高程為258.40 m,為浸潤線在壩頂上游邊線位置高程為263.80 m。
單寬滲流總量q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k為滲透系數,0.02 m/d。經計算q為0.37 m3/s。滲出點比降計算公式為:

壩身土質為非黏性土J允取0.2;J>J允,滲流不穩定。
本水庫大壩為雙層地基,上部為低限液粉,下部為花崗巖的全風化、強風化層。
由土壩設計得:

滲流不穩定,需進行防滲處理。
經計算壩頂高較原壩高266.75 m要加高0.09 m,所以本次設計壩頂高266.84 m。壩前坡1∶2.5,壩后坡1∶2.0。
對于Ⅳ級壩的長石水庫,防滲墻頂高程應高出正常運用條件下的靜水位(265.75 m)0.5 m,即266.25 m,同時不得低于非常運用條件下的洪水位266.24 m。因此,選定防滲墻頂高程為266.25 m。
根據土壩筑壩材料和壩基地質情況,壩體防滲選4種型式進行方案比選,第一方案為黏土斜墻,前面加水平鋪蓋;第二方案為高壓旋噴心墻防滲;第三方案為高壓擺噴心墻防滲,第四方案為多頭小直徑防滲墻防滲。4個方案工程量及造價比較見表2。

表2 防滲方案比選表
從以上4個方案比選看,第四方案造價較低,施工方法簡單,所以長石水庫土壩防滲采用多頭小直徑防滲墻防滲。采用ICJ-22系列樁機,設計要求抗壓強度>1.0 MPa,滲透系數K<5×10-6cm/s,鉆頭數量為4個,成墻深度控制在18 m,攪拌形成一道0.2 m厚截滲墻。截滲墻底高程達到強風化花崗巖以下0.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