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盛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利廳瑪納斯河流域管理處,新疆石河子 832000)
瑪納斯河流域位于天山北麓,準葛爾盆地南緣,有可耕地約46.7萬hm2,土壤多為荒漠灰鈣土和草甸荒漠土,含鹽量在1%左右,適宜種植。瑪河流域屬灌溉農業區,農業用水量占年用水量的95%。隨著工業的發展。工業用水量逐年增加,工農業用水矛盾日益突出。在有限的水量內,盡量減少輸水損失,就成了瑪河管理處的一項重要工作。瑪河流域管理處經過多年的努力,對老化工程進行改造,制定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確保閘門安全運行,充分發揮工程效益。同時,提高水位、流量等水文項目的觀測精度,不斷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提高科學管理水平,提高人員素質,合理進行水量調度,使得東岸大渠渠系利用系數達到了97%,為瑪河灌區連續13 a豐收提供了保證。

由此可以看出:渠道水利用系數的大小與上下游斷面的測驗精度是分不開的,瑪河提高測驗精度的措施有:
提高水位資料精神是從以下2個方面進行的:
在瑪河管理處實際工作中,測流斷面與基本斷面是重合的,一般設置在分水閘下游50~100 m的順直段上,不受各種建筑的紊流干擾,垂直流向,而且便于校對水位計。
水位記錄方法有人工觀測、水位計觀測及自動報3種方法:
1.2.1 工人觀測
人工觀測是目前水位觀測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用儀器記錄水位、定位和校核的依據。東岸大渠進行人工觀測時,枯水期每天4次,洪水期每天6次,其它輸水渠道如紅旗、二道樹等均為每4 h至少1次。
1.2.2 橫式自記水位計
其工作原理是:浮筒隨水位的升降而升降,浮筒輪帶動記錄筒轉動,時針控制記錄筆并在記錄紙上反映水位的變化過程。它具有記錄連續、完整、節省人力等特點,而且結構簡單、堅固,便于維修,滿足精度要求。
1.2.3 水文測報自動系統
在91 a被瑪河管理處引用在部分斷面上,它是由中心站前置機、通訊機,后臺計算機和遙測水位傳感器、信號電纜、通訊機、調制解調器、終端控制器穩壓電源等設備組成,從而構成了數據采集、處理、存儲、信號天線遠傳、接收等一套專業計算機相互網絡。水文自動測報系統的精度很高。
流量是單位時間內通過江河某一斷面的水量,是反映水量變化的基本資料,是計算渠道水利用系數的最直接數據。瑪河在做好流量測驗工作上主要有以下措施:
瑪河采用的流量測驗方法是流速面積中的流速儀測流法。它是目前國內外使用最廣泛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是評定各種測流新方法精度的標準。實際測驗中,盡可能使用LS25-1流速儀。但它底部有托盤,在小的配水渠道上不適用,另外,小渠道經閘門控制,含沙量小,用LS68也能保證精度。
瑪柯行斷面的全年測次,在《測站任務書》中已做了明確規定:流量在5.00 m3/s的小配水產的,在每年春灌期間,流量比較大,可根據實際情況,利用閘門控制水位,均勻布設測點,短期內可測出水位流量關系曲線。
在瑪河測驗中,不管歷時是60 s還是100 s,都要進行脈動誤差檢查:即在歷時起達30 s或50 s時,記錄一組數據、時間和轉數,在轉數是前者2倍時記錄時間,后者時間(即總歷時)不得超過±3 s。進行脈動檢查可以及時發現測點流速的變化情況,對儀器、測點深度變化及時進行檢查。
在1988年前,岸邊流速系數均由水文規范中的數字取得,如死水邊0.6,土渠0.7,水文的流量測驗多在天然河道中進行,瑪河渠道都是整治過的,斷面較規則,沒有現成數據。在1988年瑪河在斷面上進行岸邊流速成系數試驗。得出了符合實際的岸邊流速系數。干砌石斜坡為0.80,漿砌卵石斜坡由0.80修為0.82。
測流成果的檢查分析是“五隨”(隨觀測、隨測流、隨計算、隨校核、隨分析)中的重要內容。檢查分析成果時,發現操作上有疑問,如果時間允許,應重新觀測,又找出原因,改正或驗證原來的記錄,但是不能無根據的修改或舍棄原來的記錄。應及時增加測次或調整下一次的測驗的時機。
此項工作一方面可以檢驗資料的精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檢查出對各閘點資料進行單獨檢查時,未發現的問題,檢查方法是進行水量平衡分析,如用二站八公里東大和一站東大進行分析,二站內部的8 km水量與10 km水量分析。
瑪河管理處自1988年起,加強了資料的檢查。每年4月-11月間,每旬要對水位、流量資料測流,用秒表、儀器、測桿、水位測驗設施等做一次全面檢查,旬報資料檢查后才能上報,月報要技術員簽名,對渠道利用系數反常,儀器損壞、偽造資料等情況要做特別檢查。所有的檢查要寫出檢查報告,記錄檢查時間、內容、結果、處理方法或處理意見。水管科也常常進行抽查。年底還要進行資料整編工作,對存在問題改進事項逐個總結分析,用來指導第二年工作。瑪河管理處有一個完整的資料檢查體系。
在供水緊張的3、4月份,除按比例分水外,高度還要考慮瑪電的用水安全,供水設施的狀況等諸多因素,盡量把水輸入灌渠。
通訊在確保工程安全上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分水閘8 km、15 km等閘點都配備了電話、對講機雙重設備,各閘點電話出現故障,立即派人修理。
在閘點值班的配水員都是經過挑選取得的,熱愛水利事業,責任心強,經過處、站不斷地組織培訓,對他們進行職工道德教育及崗位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實際工作能力。
瑪河在20世紀90年代先后引進了水文測報自動化系統供水中心計算機。2001年,瑪河各閘點都配備了水情自動化系統,尤其是18 km配水點配備的閘門程控自動化系統,可在室內完成閘門的啟閉程序。
瑪河東岸大渠的渠系利用系數高達97%,為流域內工、農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1]王義忠,李唐,張霞,等.瑪河流域水利志[G].石河子:瑪納斯河流域管理處,1992.
[2]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GB50179-93河流流量測驗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