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富春,劉華鑫,梁 偉
(甘南縣水務局,黑龍江甘南 162100)
甘南縣隸屬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縣城距齊齊哈爾市67 km,地處大興安嶺南麓,嫩江中游沖擊平原右岸。全縣轄區面積4 792 km2,其中縣屬3 560 km2。境內有5鎮5鄉2個國營農場,95個行政村、611個自然屯,有耕地19.8萬hm2,總人口37萬人。2000年被中國特產之鄉組委會命名為“中國向日葵之鄉”,是國家級綠色葵花生產基地、全國節水灌溉示范縣。
作為全國節水灌溉示范縣,在省水利廳、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幾年節水灌溉事業取得了巨大發展。近幾年甘南縣節水灌溉面積發展情況見表1。

表1 節水灌溉發展情況表
甘南縣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54.5 mm,屬降水低值區。嫩江、諾敏河、音河、阿倫河是甘南縣的主要河流,均源發于大興安嶺南麓,屬嫩江水系。縣內有大型水庫1座,興利庫容1.61億m3;中型水庫1座,設計庫容2 100萬m3;小型水庫12座,總計設計庫容668.2萬m3,深水井228眼,供水能力998.6萬m3,淺井28 400眼,設計供水能力3.751億m3,村鎮供水工程38處,供水能力333萬m3。
地表水資源量約36億m3,現狀年實際用水量近1.6億m3,開發利用率為4.4%。地下水可開采量約為4億m3,現狀年實際開采量為1.21億m3,開采率為30.3%,水資源總量40億m3,實際開發利用總量2.82億m3。開發利用程度7%,地表水資源量利用率非常低。
根據《甘南縣水資源發展規劃》[1],甘南縣水資源利用總潛力約為10.3億m3,其中地表水潛力7.4億m3,地下水開采潛力約為2.79億m3。由此可見,甘南縣發展旱田節水灌溉潛力巨大。
目前,全縣現有水源淺井28 400眼,主要用于抗旱保苗,由于其出水量較小,無法滿足灌溉需求,因此,發展節水灌溉急需擴大深井數量。
現有的示范區,由于設備老化,水源井老化等問題,無法按原設計正常運行,急需更新改造。其中有112眼水源井目前只能采用白龍灌,大量的水資源浪費在輸水過程中(田間滲漏和蒸發)。其灌溉水利用率大大降低。水源井更新改造和修復配套設施成為保證原有試驗示范區節水灌溉發展的重點[2]。
目前我縣節灌工程管理機制還不健全,管理措施還不完善,工程老化、個別工程損毀現象仍然存在,跑、露水現象仍時有發生,間接增大了旱田節水灌溉用水量,降低了灌溉水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程灌溉面積的最大化。
作為全國節水灌溉發展示范縣,農民用水戶對節水灌溉技術的效益認識較高,但過多前期投入讓大多數農戶無法接受,農民用水戶的意識還停留在早期的卷盤式、鋁合金管道移動式噴灌時期。近幾年,陸續發展的適于農戶個體經營運作的,小型涂塑軟管移動式噴灌和膜下滴灌形式還沒有在我縣進行試驗示范及推廣[3]。
旱田節水灌溉發展的規模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旱田作物生產效益的制約。近些年來,旱田糧食價格的不斷上漲,使旱田生產效益不斷提高,但是玉米、向日葵價格多年來一直停滯不前,生產資料價格卻持續上漲,提高了旱田作物生產成本,相應降低了旱田的生產效益,極大地影響了群眾發展節水灌溉的熱情,成為我縣旱田節水灌溉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目前,大慶市發展的玉米膜下滴灌模式已基本成型,應組織農民參觀學習,加大試驗示范力度,組織農民參加試驗示范基地建設,使農民從分意識到節水灌溉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高效性[4]。
2)聘請節水灌溉專家,對農民用水戶進行現場培訓與管理教育。建立健全管理機制,組織管理人員參加業務培訓。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為農民用水戶提供前期水源井配套,以提高農民自主購買節水灌溉設備的積極性[5]。
[1]甘南縣水務局.甘南縣地下水規劃[R].甘南:甘南縣水務局,2005.
[2]李英能,黃修橋,吳景社.水土資源評價與節水灌溉規劃[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8.
[3]劉作新,高鵬.東北半干旱區節水農業應用基礎與節水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4]黃冠華.節水農業理論與實踐[M].北京:水利水電出版社,2000.
[5]崔毅.農業節水灌溉技術與應用實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