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嶺
6月28日,美國最高法院以5比4的投票結果就“芝加哥禁槍令是否違憲”公布裁決,判決書稱憲法中有關公民享有持槍自由的條款同樣適用于各州和地方法律。這意味著目前美國各州及地方有關槍支管制的法律可能面臨挑戰。最高法院同時指出,一些長期以來實施的槍支管理法令,如禁止罪犯或精神病患者持有武器,禁止在學校、政府機構等“敏感場所”攜帶武器等,不應受到質疑。
16世紀,當第一批歐洲人來到北美大陸后,當時的社會非常松散,面對野獸和來自印第安人的襲擊,槍支在保障人身安全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以后的美國獨立戰爭和西部邊疆的開拓中。槍支再次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美國憲法第二條修正案規定:“管理良好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州的安全所必需的,因此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得侵犯。”不少美國人認為,槍支是民眾對抗暴政最后的手段,擁有和攜帶槍支的權利,和言論自由一樣,應被視為最珍視的個人權利之一。
公民普遍有持槍權利對保證美國社會的自由、穩定和發展起重大作用。美國曾出現坐在輪椅上不能走動的80多歲的老太婆拿出手槍擊斃入屋搶劫犯的事,也曾出現6歲的小孩在他父母被闖進家中搶劫的歹徒打昏后拿出手槍擊倒歹徒的奇跡。
公民普遍有持槍權利,當然也給美國社會帶來一些問題。每當美國出現校園槍擊慘案等事件時,“禁槍派”就會大做文章。也因此,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美國各州便陸陸續續出臺了一些地方法律和法令,加強對槍支的管理和管制。但同時美國有48個州規定公民有權攜帶槍支。顯然,相對于潛在的專制政府、軍人獨裁的風險,大多數州都做出了選擇。畢竟,任何權利的獲得和使用都是有代價的。
美國人是否有權持槍這一問題的背后,反映的是這樣一系列帶有普遍意義的問題:人民應不應有自保的權利?政府是不是萬能?每個進人政府和軍警的精英們乃至國家領導人是不是十全十美而且是不是絕對不會變質?人民有沒有廢除、建立、管理、控制和更換政府的權利?民間應不應有反抗暴政的力量和反抗外來侵略的力量?
周邊風云
美俄“間諜戰”風云再起
美國司法部6月28日宣布,10名俄羅斯間諜嫌疑人相繼被美方逮捕,另有1人在逃。這些人員被指代表俄羅斯在美國執行深入“潛伏”任務,負責秘密收集情報,并試圖“滲進”美國政府決策圈。俄外交部則稱。“間諜丑聞”毫無根據,并對其中的細節提出了質疑,比如一名30多歲的“俄羅斯間諜”竟然還在使用流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隱形墨水技術傳遞信息。知情人士稱,為了讓這場頗有“冷戰味道”的間諜風波早日落幕,美國和俄羅斯可能通過在第三國“交換俘虜”的方式來快速了結此事。
古巴大規模釋放政治犯
據英國《衛報》7月8日報道,在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特羅和西班牙外長莫拉蒂諾會談后。古巴政府已經同意釋放52名政治犯,并允許其離開古巴,其中5人將在近日獲釋,并且與家人一同前往西班牙,剩余的47名將在今后幾個月內陸續獲釋。如果這個釋放政治犯的消息得到證實,這將是1998年以來古巴政府最大規模的釋放政治犯行動。一些分析家稱,這將有助于改善美國和古巴的關系。
歐盟批準了限制銀行家獎金新規
7月7日,歐盟議會批準了一項限制銀行家獎金的新規則。根據最新規則,銀行被要求將40%到60%的獎金延遲3到5年支付,且所有當前獎金中的一半必須以股票或其他與銀行業績聯系的證券支付。其結果是,對于任何獎金,銀行家們最初將只能得到20%至30%的現金。這也是世界各地此類限制中最嚴格的。這條法規將在歐盟27個成員國中的大部分國家生效,并有望在今年冬季的發放獎金期間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