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郝建彬
為了保護消費者對于網上商品信息全面、客觀、真實的知情權,筆者認為,有必要建立中立的第三方用戶購物評價平臺。第三方平臺建設者應該為國家非盈利、第三方互聯網管理機構或國家商業主管部門,并且自身不運營盈利性購物網站。
無論是從用戶數量還是市場規模來看,2009年的中國網絡購物市場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10年1月,CNNIC發布了《第2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09年12月底,我國網購用戶規模達1.08億人,年增長45.9%,網絡購物使用率繼續上升,目前達到28.1%,幾乎每三個網民中就有一個有網絡購物經歷。網絡購物不僅成為80后、90后群體的流行購物方式,也逐漸改變著人們傳統的生活方式。
據CNNIC監測,2009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到2500億元,較2008年增長了一倍。2009年6月,CNNIC發布《2009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研究報告》顯示,網民半年在C2C和B2C購物網站花費金額分別為1063.7億元人民幣和131.5億元人民幣。最近半年網購1~2次的網民群體達到2838萬人;購物5~10次的網民為2680萬。2009年上半年,購買過服裝家居飾品的用戶人數穩居首位,超過半數的網購用戶都在網上購買過服裝家居飾品。
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時,面對網上浩瀚如煙的商業信息,商家五花八門的促銷宣傳,很難對信息進行有效甄別,作出正確的購買選擇。網絡時代,“口碑營銷”在用戶網購中的重要性尤為突出。CNNIC公布的《2009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在網民作出購買決策時,網上買家評論在各項購買決策因素中占比43.3%,居于購買決策參考因素首位。

影響用戶網絡購買決策最關鍵外部因素(單位:%)(數據來源:CNNIC《2009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研究報告》)
目前絕大多數網絡購物網站都會給用戶提供評價功能,對完成的交易進行評價,提供給潛在客戶作為參考。這原本是購物網站提供用戶發表真實購物感受,評價商家服務質量的通道,現如今卻被少數別有用心的商家所操縱,“差評門、刪帖門、灌水門”事件屢屢發生。更有甚者,一個網絡購物用戶因為買到假貨給了商家一個差評,卻遭遇到上百個瘋狂的短信、電話威脅,給消費者帶來諸多麻煩。
這些現象暴露出我國網絡購物環境在快遞、評價及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缺陷。騷擾買家、威脅操縱信用評價的社會危害性,已經遠遠超過賣假貨本身的危害性,長此以往將影響我國網絡購物產業的健康發展。
為了保護消費者對于網上商品信息全面、客觀、真實的知情權,筆者認為,有必要建立中立的第三方用戶購物評價平臺。第三方平臺建設者應該為國家非盈利、第三方互聯網管理機構或國家商業主管部門,并且自身不運營盈利性購物網站。在這個網站上,可以針對每個知名購物網站都開設評價版塊,用戶在網購站點發布對于網絡購物相關的評價,都通過網站后臺接口在該平臺同步發布,購物網站不得對傳輸信息進行過濾,并不得人工進行任意修改內容,這樣可以保證評價信息的真實有效。
該平臺網站定期對用戶評價結果進行匯總和公布,特別是針對用戶差評,應該公布具體評價內容,并將用戶投訴反饋到如消費者協會、315網站、工商部門等相關主管單位,并且在知名報紙雜志、網站等進行曝光,以督促購物網站及商家重視用戶投訴及差評,改進自身問題,以維護網購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讓更多潛在購物用戶全面、客觀、真實地了解目標網店的評價,根據自己的判斷,作出正確的購物選擇。以此促進我國網絡購物行業健康、良性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