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曉
(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婦產科 安徽 蕪湖 241000)
宮頸癌手術創傷大,術后并發癥多,尿潴留是常見并發癥之一。其發生率約為 4.39%~44.91%[1]。減少尿潴留的發生,使患者盡快恢復膀胱功能,術后護理干預是很重要的。我院2007年 10月 ~2009年 10月收治 120例宮頸癌患者,對其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宮頸癌患者 120例。分期:Ⅰb期 68例,Ⅱa期 52例。其中鱗癌 92例,腺癌 28例;年齡 25~66歲。所有患者均無泌尿系統疾病。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 60例,其中Ⅰb期 32例,Ⅱa期 26例;觀察組 60例,Ⅰb期 36例,Ⅱa期 26例。兩組患者均行廣泛性子宮切除術及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理分期、腫瘤惡性程度、麻醉及手術方法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干預方法 對照組常規術前準備及心理護理,術后患者留置尿管 10~14d,按保留尿管常規進行護理,第 7天起改為3~4h定時開放 1次,術后 10~14d遵醫囑拔出尿管,囑患者自解小便,拔管后 4~6h行 B超測定殘余尿量。觀察組在入院時即開始實行護理干預,措施有:心理疏導、盆底肌訓練、腹肌鍛煉、個體化放尿、拔管時機。①護理人員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增強患者的信任感、依賴感和安全感,及時發現患者心理問題,根據患者年齡、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講解有關宮頸癌知識,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預防措施,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取得患者及家屬的配合。②盆底肌肉訓練。縮肛運動:指導患者在不收縮下肢及臀部肌肉情況下自主收縮會陰及肛門括約肌[2],每次 6~10s,共 30次,然后再快速一縮一舒 200次,在早、中、晚及睡前各做一遍;術前 3天即教會患者,術后第 4天開始進行床上臥位狀態的尿道、陰道、肛門括約肌的收縮與舒張鍛煉,每天不少于 3次,每次持續時間不少于 5min。隨著身體康復,自選體位并適當增加訓練次數和持續時間。排尿中斷盆底肌訓練:每次排尿分幾段排盡,即排一下忍一下,鍛煉膀胱內外括約肌、逼尿肌的收縮和協調能力[3];術后7天,夾管開始配合縮肛運動,根據患者實際身體狀況,局部加強鍛煉。③腹肌鍛煉。有規律地鍛煉腹肌,即呼氣時收縮腹肌,吸氣時放松腹肌,每天練習 3~4次,每次 5min,時間同縮肛運動。可根據情況采取臥位、坐位、站位 3種體位進行,以不感到疲勞為度。以避免術后體弱使腹肌的力量減弱,腹壓變小,影響排尿。④個體化排尿。即根據每個患者的尿意或膀胱充盈度來決定放尿時間,并且循序漸進,第 7天開始夾管,夾尿管第 1天患者自覺有尿意,即開放尿管放尿;第 2天慢慢延長時間,即自覺有尿意時再堅持憋尿15min,然后再開放尿管放尿,放尿的同時提醒患者參與排尿[4]。⑤拔管時機。大量研究顯示,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充盈或有尿意時拔管比膀胱空虛及無尿意時拔管效果好。觀察組患者術后 10~14d膀胱充盈時或有尿意時拔除尿管,囑患者多飲水排尿,4~6h后排空膀胱行 B超測定殘余尿量。
1.3 療效評價標準 尿潴留的診斷標準主要依據殘余尿的測量。治愈標準是術后 2周患者恢復自主排尿,且殘余尿≤100mL[5],反之為尿潴留。
1.4 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兩組患者拔管后殘余尿量、尿潴留發生情況比較,見表 1。

表1 兩組殘尿量、尿潴留發生情況比較
3.1 尿潴留發生原因 ①宮頸癌廣泛切除盆腔淋巴結時,切斷了膀胱側窩中來自盆壁的副交感神經纖維,易引起膀胱麻痹[6]。②術中廣泛剝離膀胱,使膀胱血供受損,造成膀胱肌麻痹。③術后尿道括約肌的反射性痙攣,以及患者情緒緊張等因素。雖然術中支配膀胱的神經可能受到某些影響,但在手術前后進行有意識的會陰部、盆底肌肉及腹壁肌肉的舒縮鍛煉,能使支配膀胱的神經得到一定的恢復,阻止膀胱肌肉的萎縮,加強尿道括約肌的作用,促進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復。
3.2 護理干預的意義 心理護理可以幫助患者緩解心理壓力,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縮肛訓練及個體化排尿訓練對膀胱功能恢復起到促進的作用。正常膀胱的排尿功能是靠膀胱和尿道括約肌的協同作用完成,術后支配膀胱的神經受損導致膀胱麻痹,引起排尿功能障礙。術后及時指導患者進行規律性、漸進性的提肛訓練,可以鍛煉盆底及會陰部肌肉,增加尿道筋膜及尿道括約肌的張力,增強逼尿肌與括約肌的協調性,利于排尿。術后個體化放尿使留置尿管患者的排尿模式與正常排尿相似,膀胱的貯尿與排尿功能得到繼續發揮,促進膀胱功能的恢復促進自主排尿。莊秋英等[7]報道,定時開放結合個體化放尿術后 7天開始行留置導尿定時開放,在輸液時或進食液體多時,指導患者有尿意時即放尿,平時1次/4h。放尿時指導患者自行操作,坐在痰盂上或進廁所,利用意念法,患者感覺自己排尿一樣。夜間由護士放尿,避免患者擔心錯過放尿時間而睡眠不佳,或在睡眠過程中膀胱過度充盈但無尿意時影響膀胱功能恢復。與常規護理相比較,結果患者殘余尿≥100mL者明顯減少。本組資料顯示通過以上護理干預,宮頸癌患者術后尿潴留的發生率明顯降低。
[1]鄭修霞,夏海鷗.婦產科護理學[M].第 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53
[2]夏海鷗.婦產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30-236
[3]胡艷飛,胡桂芬.子宮廣泛切除術后尿潴留行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14(8):1103
[4]丘錫堅,黃亦武.個體化放尿在宮頸癌根治術留置尿管病人中的應用觀察[J].護理研究,2006,20(8):2210
[5]張志毅.婦癌臨床手術學[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136-137
[6]蘇應寬,劉新民.婦產科手術學[M].第 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148
[7]莊秋英,范麗君,路玲芳.個體化排尿訓練對宮頸癌術后尿潴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5,19(11B):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