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達保險經紀有限公司 王輝
一項固定資產的投資的維持不是取決于一定區間是否有會計核算的賬面盈余,而是取決于是否擁有足夠的現金用于各種支付。在投資決策中,現金流量的狀況通常比盈虧狀況更加重要。未收現的收入不能用于企業的實際支付,而所支出的現金無論是否消耗,都不能再用于其它投資,只有將現金收回,才能用于其它支付。
利潤與現金流量都可以用來評價固定資產投資,然而由于利潤的制定依據是權責發生制,現金流量則根據收付實現制制定,一般認為現金流量評價固定資產投資更具客觀性。
首先,利潤在各年的分布受存貨計價、折舊計提、間接費用分配方法、成本計算方法等主觀人為因素的影響,反映的是“應計的現金流量”,而現金流量的分布不受這些人為因素的影響,反映的是“實際的現金流量”,更能保證對投資項目進行投資評價的客觀性。
其次,現金流量有利于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不同時點的資金具有不同的價值,在固定資產投資決策中要做到結果的準確性就必須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這就要求弄清楚每筆收入與支出款項的具體時間,而利潤的計算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并不考慮資金收付的時間;同樣,若不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在整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壽命周期內,各期利潤總額與現金凈流量總額在數量上是相等的,所以,現金凈流量可以取代利潤作為評價凈收益的指標,而且現金流量作為評價項目凈收益的指標比利潤更客觀。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這個案例來加深理解:
例1:某企業購入設備生產產品,預計設備價款33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5年,預計設備報廢變現凈收入50000元,與稅法規定的數額一致。該項目配套流動資產投資120000元。設備投產后每年預計實現現金收入240000元,經營期內年付現成本均為115000元,企業所得稅率為25%,固定資產采用直線折舊法,則該項目的現金流量見表1。
通過該表可以看出在該項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期限內利潤總計與現金流量總計均為345000元(稅前)或258750元(稅后),但每年年末可用于再投資的資金是現金流量而不是利潤,兩者并不相等。
現金流量是指在投資決策中與投資項目相關的現金流量,而相關現金流量又是企業投資某項目的現金流量與不投資該項目的現金流量之差,即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所帶來的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增加的數量,是一種增量現金流量。投資項目現金流量的估算是否合理對于固定資產投資的財務評價和最終決策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在對投資項目進行評價時還應適時注意考慮沉沒成本與機會成本。沉沒成本是指過去已經發生的成本,并不因投資方案的接受或放棄而改變,因此它不屬于增量現金流量從而在投資決策中不應予以考慮,是決策無關成本。機會成本是指在投資決策中選擇一種方案而放棄其他方案所喪失的潛在最大收益。機會成本并沒有發生實際的現金支付,但作為與投資方案相關的潛在成本必須加以考慮。另外,為了使相關的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具有統一的比較基礎,在對固定資產投資進行評價時應當使用稅后現金流量指標。
不同時間階段有不同的現金流量構成,一般有初始期現金流量、經營期現金流量和終結期現金流量三部分:
(1)初始期現金流量
初始期現金流量是指為使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而發生的有關現金流量,是項目的投資支出。投資支出一般表現為現金流出,常發生在項目前期。較大的項目投資分幾年支出。
(2)經營期現金流量
經營期現金流量是指固定資產交付使用后,在整個壽命期內因生產經營活動而產生的現金流量增量。這些現金流量通常是按照會計年度計算的,主要內容包括:a.營業現金收入的增加額或成本費用的節約額。b.各項付現成本的增量。c.各項稅金繳納的增量。
在生產經營期間,企業要進行產品(勞務)的生產和銷售(提供),既有現金流入,又會發生現金流出。因此,可用現金凈流量來表示。假設各年的營業收入均為現金收入,則每個經營年度的現金凈流量計算公式如下:
公式一:經營期每年現金凈流量=年營業收入—年付現成本—年所得稅

?
公式二:年所得稅=(年營業收入—年付現成本—年非付現成本)*所得稅稅率
用T代表所得稅稅率,用固定資產年折舊代表年非付現成本,將公式二代入公式一,可得:
公式三:年現金凈流量=年營業收入*(1—T)—年付現成本*(1—T)+固定資產年折舊*T
可見,因折舊計入成本、減少利潤從而可以起到減少所得稅稅負的作用(每年少繳納的所得稅額為“年折舊*所得稅稅率”),這種作用稱為“折舊稅抵”或“稅收擋板”。
(3)終結期現金流量
終結期現金流量是指投資項目經濟壽命最后一年的現金流量增量。一般來說,項目的終結期是以該項目的設備到期報廢為依據確定的。該期現金流量一般包括兩部分:該年的經營現金流量增量和非經營現金流量增量。前者與經營期現金流量的計算方法一樣,后者則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a.固定資產清理報廢的變現凈收入。
b.相關的稅收支出。如固定資產報廢時殘值收入大于稅法規定的數額部分應上繳所得稅(形成現金流出),反之抵減所得稅(形成現金流入)。
c.墊支營運資本的收回。在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壽命終結時,在初始期作為現金流出而投入的營運資本會以現金流入的形式收回,而且在終結點一次性回收的流動資金應等于各年墊支的流動資金投資額的合計數,因此,營運資本在固定資產投資的現金流量分析中應當注意分別在項目初始期和終結期對其進行兩次考慮,否則會使得投資決策出現錯誤。該時期的現金流量一般表現為現金流入。
企業估算現金流量的目的是為了評價某投資方案的經濟可行性,并以此進行方案的優選。現金流量的估算方法一般有現金流量的全額法和現金流量的差額法兩種。現金流量的全額法是指分別計算出各投資方案項目期內每期現金凈流量的一種方法;現金流量的差額法是指計算出兩個互斥投資項目投資期內各期的差量現金凈流量的一種方法,顯然,該方法運用條件之一是互斥投資項目的投資期要相同。
現舉例說明現金流量的計算:
例2:某企業計劃進行某項投資活動,需要原始投資10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750萬元,無形資產投資50萬元,流動資產投資200萬元,全部投資的資金來源均為自有資金。該項目建設期為2年,經營期為l0年,固定資產投資和無形資產投資分2年平均投入,流動資金在項目完工時(第2年年末)投入。固定資產使用壽命為10年,到期凈殘值50萬元,符合稅法規定,按直線法計提折舊;無形資產從投產年份起分10年攤銷完畢;流動資金于項日終結時一次收回。預計該項目投產后,年營業現金收入600萬元,年付現成本200萬元,所得稅稅率25%。該方案各期現金流量控全額法計算,計算過程如下:
(1)固定資產年折舊額= (750—50)/10=70(萬元);
無形資產年攤銷額=50/10=5(萬元)
(2)初始期各年的現金流量均為現金流出(以負號表示)

(3)經營期每年凈利潤= [600—200—(70十5)]x (1—25%)=243.75(萬元)
(4)經營期每年現金凈流量均為現金流入NCF3—11=243.75十70十 5=318.75(萬元)
(5)項目終結期末的現金流入NCF12=318.75十200十50=568.75(萬元)
需要說明的是:在固定資產投資決策的計算過程中常假定投資支出發生在年初,如涉及固定資產的投資發生在建設期的第一年年初,墊支的流動資金支出發生在建設期的最后一年年末即為投產日,本例中t=0就表示為建設朗的第一年年初,t=2表示為建設期的最后一年年末,既是項目完工日又是投產開始日。至于經營期的凈現金流量則往往假定發生在每年年末。總之,現金流入的時間為年末而現金流出的時間則為年初。
在固定資產投資決策中,對現金流量的分析是其基礎以及中心環節。相比于利潤來說,現金流量在固定資產投資評價中更具合理性,且現金流量是企業可使用的實際資金。現金流量一般由初始期現金流量、經營期現金流量和終結期現金流量三部分構成。
[1]王芳.現金流量表分析[J].商業會計,2008,(04)
[2]張麗靜.通過現金流量透視企業利潤[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01)
[3]晏尼莉.現金流量分析[J].對外經貿財會,2006,(05)
[4]多艷平.現金流量表財務分析探討[J].現代會計,2009,(02)
[5]劉英軍.企業財務的現金流量管理分析[J].企業經濟,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