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湘玲
當油價漲破每桶140美金時,據說全世界的生活都隨著油價起伏。“全世界嗎?”
“不,那個在山丘后面的小村莊就不會。”不是因為他們身處桃花源,而是村里的人自己產能源。
位于德國下薩克森省的南邊又南邊,名叫云得的偏僻村落,有75%的家庭暖氣是從家里常年種植的作物與養殖的牛糞沼氣所供應。云得不只是德國第一個生物質能村,據稱也是全世界的學習對象,不僅來自各國的取經團體絡繹不絕,村里主事者的演講邀約,也從波羅的海的小村落一直排到紐約。
兩座頂著銅制圓頂的沼氣發酵槽,一座是用來發酵沼氣的反應器,另一座則藏有發電機。在發電廠的另一側,則是用木屑與廢棄木料當燃料的暖氣廠,旁邊還有備用的燃油暖氣設備。就算有意外發生,在冬天也不能有人凍著。
我們也不能忘了提到云得小村的靈魂人物——前村長奧古斯特·布蘭登伯格先生的故事。這位今年77歲的老先生,在他村長任期內,將所有村民整合到同一陣線,不怕阻礙地貫徹這整件事情。他們用堅定的信心、務實的態度,還有比喝幾瓶啤酒多一些的時間……
事情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

20世紀90年代末期,卡塞爾大學的學者希望能夠在德國打造出一個完全使用永續資源供給能源所需的烏托邦,而云得小村就是他們認為適當的地點。在那個時候,云得村的這里與那里,的確到處都有沼氣發酵設備;不過,可沒有人會這么“瘋狂”地希望,讓整座村落都用玉米與動物的糞便來取暖。然而,因為農村經濟的不景氣,麥子的價格已經降到谷底,所以非常需要新的市場動力。所以,改變應該也是一個機會!
50年后,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在氣候變遷的背景下,我們如何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很快的,發展生物質能變成了云得村民必須進行的實踐。因為前村長布蘭登伯格先生堅信:每一位村民都要從一開始就了解事情的始末,而且每一個人都必須獨立做出決定。于是,在一個召開說明會的晚上,云得村村民建立了共識,也建立起云得村共同的未來——在場的所有村民都舉手贊成這項“瘋狂”計劃。
布蘭登伯格先生嚇了一大跳。然后,微笑接受。而事情就這樣開始了。
在燃燒木屑與廢棄木料的暖氣廠里,烈火熊熊,工作人員一大早就從農家收回新鮮的糞肥,儲存槽里堆滿了用白色塑料袋捆卷好的青貯飼料,用來發酵沼氣的反應槽中汁液翻騰。在這整座發酵沼氣的設備里,就像是一頭大牛反芻的生理作用,要好好看顧、隨時補充材料——每天需要填入30立方米的糞肥與35噸的青貯飼料。
所以,云得小村的油井是長在4條腿上的。云得村民喜歡開玩笑說:“住在云得的人有怪癖,他們都用大便來發電。”用沼氣產熱所發的電,足以提供當地居民所需用電的2倍,以及過冬所需的足夠的暖氣。而且,由于整個設計規劃中都有考慮到個人使用狀況,如果節省著用,還可以省下不少錢。
除了云得之外,德國后來也陸續出現好幾個這樣的村落——在想象自己未來50年的生活狀況之后,決定將腐朽轉化為能源……